湿态粉丝杀菌工艺的研究

摘要:湿态粉丝成品在保存过程中存在微生物腐败,易粘结成团和透明度降低等问题。本研究探讨不同水分活度对湿态粉丝贮藏一段时间后的影响,确定最佳水分活度;高温高压对湿态粉丝进行杀菌的可行性;对湿态粉丝的保鲜工艺研究,比较真空包装和常规包装对湿态粉丝品质的影响。对贮藏后湿态粉丝品质的评价分为感官评价和微生物指标检测,感官评价主要从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和口感这四个方面来评价,微生物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的检测。

火腿盐替代协同强化高温成熟工艺及肌肉蛋白质水解规律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工艺时间、工艺温度、腌制用盐量及氯化钠替代比例四因素为实验因素,在强化高温成熟工艺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测定工艺过程中的盐分、TN、NPN、PEN等含量变化分析其蛋白质水解规律,并以蛋白水解指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优化工艺.结果表明:金华火腿新工艺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活性和水解产物PEN含量与环境气候条件密切相关,P.I.%的增量在高温成熟阶段最高,后熟过程中缓慢下降,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强化高温成熟优化工艺为: 31-35℃,15天、 36-38℃,55天;用盐量5.0%;发酵成熟时间110d

猪血和鸭血凝胶质构差异研究

摘要:动物血液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全血凝胶产品也是我国传统食品,多年来备受人们喜爱,因此十分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阐述了对猪血和鸭血凝胶质构差异的研究,对不同浓度氯化钙处理的猪鸭血凝胶进行硬度、回复性、胶粘性、弹性等质构属性的差异,并且进行了保水性,感官评定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猪血和鸭血在质构方面有多项明显差异,并且鸭血的保水性比猪血要高,两者的微观结构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感官评定结果也表明猪血凝胶和鸭血凝胶有着很多差异,同时人们对鸭血的接受度大于猪血。

瑞士乳杆菌MB2-1发酵乳流变学特性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瑞士乳杆菌MB2-1生长特性及乳清蛋白对酸奶流变特性的影响,利用流变仪测定不同乳清蛋白添加量的粘度、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变化。还用扫描电镜(SEM)对凝固型酸奶的凝胶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乳清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酸奶的粘度由14Pa*s增加到27Pa*s,但在高剪切速率下不同样品的粘度又接近相同;在动态流变结果中,当温度升高到80℃时,每个样品的G′约降为原来的1/4,但加入乳清蛋白后,G’整体提高一个数量级,由原来的2.6×102增加至1.9×103;酸凝乳

甜椒成熟衰老期间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摘要:以甜椒果实“红方”为实验材料,对其果实总蛋白制备方法、蛋白提取液的pH值、总蛋白的上样量、IPG胶条的pH范围及等电聚焦程序进行条件优化,建立了适用于甜椒果实总蛋白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提取液为pH7.8的改良酚提法制备的甜椒果实总蛋白、17cm pH5-8的IPG胶条、上样量1200 μg进行66000VH等电聚焦和垂直凝胶电泳,经过考马斯亮蓝G-250胶体考染后得到可用于进一步质谱分析的电泳图谱,图谱中总蛋白点达到700以上,蛋白点分布均匀、背景清晰、分辨率高,能满足后续质谱分析的需

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品质和冷害的影响

摘要: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5,10,20mmol/L)处理采收后的水蜜桃果实,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并通过对其褐变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硬度、出汁率、Vc 含量、总酚含量、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分析测定,研究外源甜菜碱处理对水蜜桃果实在 (0±1)℃冷藏期间的品质和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桃果实在(0±1)℃下经过 4 周贮藏后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果实品质下降。5和20mmol/L甜菜碱处理虽然能使果实正常后熟软化,一定程度的缓解果实冷害症状的出现,但是总体效果不明显;10mmol/

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摘要:活性氧近年来被认为是果蔬衰老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处理对桃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未作处理和甜菜碱处理的桃果实为实验对照对象,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总酚为指标进行测定,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甜菜碱对桃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效果。实验表明,甜菜碱处理对调节桃果实活性氧代谢有明显效果。

纳米改性PVA基复合材料对洁蛋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

摘要:为有效提高聚乙烯醇(PVA)的成膜阻湿与抑菌性能,在PVA基膜材料中添加纳米SiO2、TiO2及TAIC,利用响应曲面试验方法研究纳米SiO2、TiO2对PVA基涂膜包装材料成膜透湿性能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纳米SiO2、TiO2与TAIC对成膜透湿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随TAIC添加量的增加,涂膜材料成膜阻湿抑菌性能随着纳米SiO2和纳米TiO2比例的适当增大而提高。回归优化的最优组,纳米SiO2添加量0.04g/100mL,纳米TiO2添加量0.05g/100mL,TAIC添加量2.42g/

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液稳定性的低场核磁共振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肌原纤维蛋白及植物油形成的乳液及热诱导凝胶进行研究。实验从鸡胸脯肉中提取肌原纤维蛋白,用低场NMR研究肌原纤维蛋白及植物油形成的乳液及热诱导凝胶的T2弛豫性质。同时用离心法测量肌原纤维蛋白及植物油形成的热诱导凝胶保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 WHC)。NMR拟合后得到水中4个组分,合并为3种状态即不可移动水、可移动水和自由水。乳化液加热形成凝胶后,部分可移动水迁移

膳食纤维添加量对狮子头食用品质的影响

摘要:根据食物有机搭配可改善制品的营养、感官和质构品质的基本原理,综合狮子头及麦麸膳食纤维原料的特点,开展麦麸膳食纤维在狮子头中的应用研究。膳食纤维作为一类功能性营养素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肉品加工中,以优化组成成分、强化营养、提高产品出产率及延长货架期。麦麸膳食纤维的添加可改善肉质品的功能特性,并为开发利用小麦加工副产品,以及研制健康功能型肉制品开辟新途径。本文研究了添加麦麸膳食纤维到狮子头中对狮子头食用品质的影响,并优化了添加比例。

茶鲜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一种QuEChERS提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鲜叶中敌敌畏、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杀螟硫磷、三唑磷等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采用含1%乙酸的乙腈溶液超声提取,适量N-丙基乙二胺(PSA)、C18和石墨化碳黑(GCB)混合填料净化,GC/FPD检测,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有机磷农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1~4.0 mg/L范围呈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025~1.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茶鲜叶中7种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6.9 %~9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