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数据采集处理和识别系统研究(附件)【字数:10660】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 1
1.2课题研究意义 1
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2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3
2.1云服务 3
2.1.1云服务简介 3
2.1.2 常用云平台 3
2.2 PHP 语言 5
2.3微信公众号 5
2.3.1微信公众号概述 5
2.3.2 微信公众号的类别 5
2.3.3 微信公众平台高级功能模式 6
2.4 数据采集处理识别技术 6
2.4.1 OCR 技术 7
2.4.2 语音识别技术 8
第三章 系统设计 9
3.1系统介绍 9
3.2系统设计原则 9
3.3整体结构设计 9
3.4模块设计 11
3.4.1公众号模块 11
3.4.2 服务器模块 11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3
4.1公众号的实现 13
4.1.1公众号的注册 13
4.1.2 公众号基本功能的实现 14
4.2 服务器的搭建 17
4.2.1 申请新浪云应用 17
4.2.2 公众号服务器的搭建 20
4.3 数据处理 22
4.3.1 数据的存储 22
4.3.2语音识别 24
4.3.3图像处理 26
结 语 29
致 谢 30
参 考 文 献 31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已经采用计算机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和操作,从而使得我们对于数据的生成、采集、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数据量也在不断俱增。信息时代数据即是财富,而堆积如山的数据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1][2]。现今是信息和技术相融合的新时代,人们利用手机、计算机、智能手环等智能终端,不断地发送和接收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数据的增加导致海量数据的产生,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就需要我们能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从而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3]。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希望能有新一代的计算机技术来获取有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会因为大数据的到来而不知所措。而数据的智能采集处理和识别技术能对。
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取有效的数据[4]。云平台是互联网时代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数据共享和处理的平台[5]。本系统是通过云平台来非常方便快捷的获取、传输数据,借助数据处理识别技术进行数据的分析,提取有效的数据,再借助云服务反馈给用户。
1.2 课题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获取信息也越来越快捷。在网络发展之初,传统行业+互联网[6],使得对于信息的处理更加快捷,但仅仅是作为一种能使日常工作变得简洁的一种工具,并非不可或缺。而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离不开互联网。现在被称为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传统行业,现今互联网是作为传统行业的基础,离开网络便无法运行[7]。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举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我们的思维方式也需要有一个改变,互联网思维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生的[8][9]。众所周知的摩尔定律告诉我们每十八个月电脑芯片的处理能力就能翻一倍,也就意味着技术的不断进步[10][11]。需求推动着科技的进步,正是因为数据的激增需要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才使得芯片集成度的猛增。互联网的普及,也就意味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到来[12][13]。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可伸缩的廉价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这是受到广泛认同的云计算的定义,是由中国云计算专家刘鹏教授给出的。大数据是作为互联网发展到现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象或特征,在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下,面对海量的数据,我们也能通过处理识别得出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大量的数据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中[14]。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相辅相成,大数据正是数据的激增产生的,而云计算使得信息可以脱离硬件,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处理。大数据是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它的特色正是在于能挖掘海量的数据信息,并能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使用,但同时它必须依托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或虚拟化技术[15][16][17]。
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无处不在,智能手机、计算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我们已经无法脱离网络和信息化服务,而云服务的出现更是将其推向一个高峰[18]。本系统结合时下广泛应用的智能终端、云服务和数据处理识别技术,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从而得出用户所需要的数据。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智慧数据采集处理和识别系统是一种基于最新通信技术的应用系统,其核心思想在于使用智能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进行通信。智慧数据采集处理和识别系统是利用 PHP 编程技术,使用微信公众号作为媒介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多用户之间数据的协同云分享和云处理。
第一章绪论,简单介绍了系统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相关技术介绍,是对本系统研究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如微信公众平台、云服务(本系统使用的是新浪云平台),使用的开发语言以及数据处理和识别技术的相关介绍。
第三章 系统设计,主要阐述了本系统的整体架构,简单描述了系统的实现过程以及系统的两大模块。公众号模块,作为交互界面,负责数据的采集和反馈;服务器模块,对于数据处理识别。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主要是对于系统功能的展示,包括前端的交互界面(公众号)以及后台服务器的实现和本地数据处理的结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