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网络覆盖优化方案的设计

摘 要所谓智能小区就是将建筑智能化技术与现代居住小区充分结合,从而使小区的功能得以向不同的空间扩展延伸。实现智能小区的首要条件就是通信的全覆盖。然而,由于小区建筑环境和分布情况的影响,部分区域会出现信号盲区、屏蔽区、和阴影区,不能满足居民移动用户对通信需求的满足。本文通过对当前智能小区网络通信现状的调研,结合案例详细阐述如何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对网络覆盖情况进行优化,通过室内多通道技术的应用、室外天线方案的优化调整,实现智能小区信号的全面覆盖,平衡小区室内外通信信号强度,使智能小区的网络信号达到最佳状态。
目 录
一、引言 5
(一) 研究背景 5
(二) 研究目标 5
二、智能小区网络覆盖优化整体思路 6
(一)案例概述 6
(二)项目调研 6
(三)项目设计整体思路 7
三、智能小区室外分部系统优化 9
(一)美化天线覆盖 9
(二)BBU+RRU组合 10
(三)天线的型号和角度的调整 11
四、 智能小区室内分布系统优化 11
TDSCDMA多通道技术 12
无源天馈系统的优化 13
室内外分布系统协同优化 13
网络覆盖优化结果测试 14
(一)优化前网络状况检测分析 14
(二)优化后网络状况检测和数据分析 15
总结 16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智能小区已成为当前居民居住的一种新型模式。智能小区的总体构成包含多学科技术领域,是一种多领域、多系统协调结合的综合应用,尤其是随着智能建筑在全国各大城市建设的数目日益增加,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小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各式各样的智能小区布局各有独自的特色,没有绝对相同的方案,但其绝大多数由多栋高层,小高层,低层建筑组成。配有公园、超市、休闲设施、数量很多的电梯和地下车库等等。由于智能小区的楼宇都比较高并且结构复杂,所以基站的信号在传输的过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中很容易受到建筑物巨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信号的减弱。另外,现在建筑物基本材料多为混凝土钢筋等建筑原材料,由这些材料组成的建筑物墙体对通信信号的传播影响很大。此外,透射信号的衰减是影响信号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智能小区部分区域会出现信号盲区、屏蔽区、和阴影区,不能满足居民移动用户对通信需求的满足。
研究目标
本文拟以苏州JZHD小区为案例载体,通过调研小区通信覆盖现状及智能小区覆盖要求,结合室内外协同优化技术,制定智能小区网络覆盖优化的具体方案。预期设计目标是:
1)使室内信号的外泄受控比例≥90%;
2)PS384 FTP应用层下载速率>350kbps;
PS384 下行BLER≤10%;
HSDPA下载速率>1Mbps。
二 智能小区网络覆盖优化整体思路
(一)案例概述
苏州JZHD公园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智能小区,主要由20栋高层住宅、商业用房等建筑组成,为园区稀缺的高端精装修房,是一个典型的智能小区代表。
实地调研后发现,此小区的网络覆盖情况并不是很好。小区的住户经常会发现在小区的电梯间里,手机信号很微弱,大多数情况下手机状态是无服务,导致很多住户在乘电梯期间,通话会被中断同时不能接打电话也不能收发微信,在经过对该小区的实地考察后发现,很多地下停车场除了电信有一格信号外,其余电信运营商的状态均为无服务。实践证明,仅有一格的信号的电信也是没有办法支持用户的通话服务。此外,调查中还发现,紧挨着的两个小区地下停车库的信号覆盖情况差别都很大。可见,地下停车库信号的强弱和小区的地理位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之所以存在手机信号盲区的问题,是因为各新建小区的楼宇密集,阻碍手机信号传递。因此,为了解决信号强度差及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让室内外信号能够保持同步速率,进行科学的网络覆盖优化显得格外重要。
项目调研
进一步进行实地调研可以发现,该智能小区的建筑分布多为多排多栋建筑物为主(如图1所示),建筑间距较大,建筑群内由于大楼间相互遮挡,形成很多网络覆盖的阴影区。
图1 JZHD小区建筑总体分布图
该小区各区域的网络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JZHD小区各建筑区域网络情况调研表
区域
网络信号覆盖情况
室内
外泄受控比例≤90%
墙角厨房卫生间等区域经常接收不到信号
周六周日节假日信号明显比工作日差
室外
受天气等各种因素影响时好时坏,与室内信号差值大于10db
低、中层建筑物区域
低层区信号很不好,楼层越低信号越差,甚至很多地方没有信号。
高层建筑物区域
经常信号丢失导致拨号断线,只有把手机靠在窗前信号才会好点。
电梯、地下室等
电梯、地下室更是成为信号的屏蔽区,基本全天候无信号。
从上述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
1.低、中层这些区域在智能小区的居住环境中,占了大部分的比例,因此人口密集,通信用户量很大,导致通话时间会相对集中。建筑物的密集导致无线信号容易受遮挡,这就造成了当前智能小区的低层区信号很不好,楼层越低信号越差,甚至很多地方没有信号,从而引发大量居民的投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txgc/81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