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5300teu集装箱机舱下平台轮机生产设计(附件)【字数:18158】

摘 要摘 要生产设计是设计、工艺、管理为一体的高度统一,它直接影响船舶建造的周期、成本和质量。区域设计是先进的设计理念,根据船舶结构、分段划分和其他综合因素考虑,划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人负责,完成该区域的设计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某5300TEU集装箱船机舱下平台轮机生产设计流程。在现代造船模式的大背景下,以区域设计思想为指导,首先对该区域内单元划分、设备布置和管路放样做好梳理理解工作;然后运用Tribon M3软件,根据规范设计要求进行简单的放样布置工作;随后,结合船东和各专业间要求,对相关部位进行修改调整;最后,结合CAD、BOM等软件进行图纸的抽取、修改工作,以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从而完成整个机舱下平台区域的生产设计工作。本课题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某5300TEU集装箱船机舱下平台进行轮机生产设计,加深对生产设计、区域设计理念的理解,以达到经济、高效、绿色环保造船的目的。关键字机舱,下平台,生产设计,区域设计,管路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 国内外造船业的发展 1
1.2 生产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2
1.2.1 生产设计简介 2
1.2.2 船舶生产设计现状 2
1.2.3 船舶生产设计发展方向 3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
第二章 5300TEU的基本介绍 5
2.1 5300TEU基本介绍 5
2.2 5300TEU机舱下平台舱室介绍 5
2.3 5300TEU机舱下平台设备介绍 6
第三章 5300TEU机舱下平台区域规划设计 8
3.1 前期准备 8
3.2 设备布置 9
3.2.1 设备布置原则 9
3.2.2 设备定位 10
3.3 下平台区域管路规划 11
3.3.1 该区域管路系统 11
3.3.2 该区域管路规划布置 12
第四章 5300TEU下平台区域管路放样设计 13
4.1 管路系统放样简介 13
4.2 下平台单元划分 14
4.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单元划分原则 14
4.2.2 单元设计 16
4.3 管路系统的放样布置 18
4.4 典型系统的放样 20
4.4.1 放样前准备 20
4.4.2 淡水冷却系统的放样 21
4.4.3 管子的取段 23
4.4.4 管路附件的选择 23
4.4.5 管路支架的选择 25
第五章 区域协调 27
5.1 专业内工艺性检查 27
5.2 专业间协调 27
5.2.1 与开孔的协调 27
5.2.2 与电缆托架的协调 28
5.2.3 与维修空间的协调 29
第六章 下平台区域安装阶段划分 30
6.1 托盘管理 30
6.1.1 托盘划分 30
6.1.2 小区域划分 31
6.2 管系安装阶段 31
6.2.1 分段预埋 32
6.2.2 分段预装 32
6.2.3 分段合拢 33
6.2.4 区域合拢 34
第七章 施工图纸 35
7.1 出图前准备 35
7.2 零件图 35
7.2.1 管子零件图 35
7.2.2 支架制作图 35
7.3 安装图 36
7.4 托盘表 36
7.4.1 内场制造托盘表 37
7.4.2 外场安装托盘表 37
结 论 38
致 谢 39
参考文献 40
第一章 绪 论
1.1 国内外造船业的发展
船舶制造业同其他制造业一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1]。信息技术在造船行业的应用,原有的粗犷型造船模式早与已发生改变,现代造船模式应运而生,造船向着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全球化方向发展。20世纪50年代,日本将生产设计的概念引入船舶制造业,从船体入手,发展到舾装,进而形成完整的“造船生产设计”。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其他欧洲造船强国也相应加入,成组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也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技术。现如今,国外先进造船厂已形成一套以3D数字化模型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设计、结构分析、工艺设计、产品数据管理,以及数字化造船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异地协同设计为理念的造船模式,按照设计、管理、生产一体化的原则,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全面提高中间产品壳、舾、涂一体化设计的完整性和中间产品工程管理信息的完整性[2]。近些年来,世界造船强国不断加强对船舶造船数字化投入,致力打造数字化造船模式,集产品开发到后期维护于一体。在已经完善下的以成组技术为指导的现代造船模式下,美、日、韩等造船强国当前又正以AMT理论为指导开展21世纪生产模式的研究和发展[3]。
进入21世纪,我国造船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善,船舶在设计生产过程的设计理念和生产制造过程的工艺技术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计算机辅助软件,如瑞典的TRIBON,美国的CADDS5,西班牙的FORAN,并自主研发具有自主产权的设计软件SB3DS(船舶制造三维设计系统)、EFSPD(东欣船舶产品设计系统)。在实际生产管理方面,学习日韩造船模式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现代造船模式。现阶段,我国船舶制造业逐渐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方式,向着现代化造船方向努力。在船舶设计、生产、管理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中间产品完成率大幅提高,单元模块化造船范围逐渐扩大,产品制造精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在生产设计、设计的内容和引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企业管理方法上仍比较落后,各企业的强化工程管理尚未达到科学水品。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船舶海工篇中指出,船舶领域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一是实现产品绿色化智能化,二是实现产品结构高端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