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附件)
截止目前,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全国企业的99%以上,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占有资源少、实力不强,普遍存在一些制度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很难顺利发展,其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尤为重要,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甚至还影响整个行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不容忽视。 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入手,阐述中小企业的内涵、地位及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特点的探究,其次列举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出现的比较明显的几个问题,接着本文又根据每个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现状 1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
2.2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2
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5
4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6
4.1 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持 6
4.2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6
4.3 投资产业方向不明确,缺乏科学的投资策略 7
4.4 财务控制能力不强,风险意识淡薄 9
4.5 财务人员问题 9
4.6 财务管理制度混乱 9
5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9
5.1 加大政府的鼓励与扶持力度 10
5.2 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0
5.3 面对市场,采用科学投资策略 12
5.4 严格财务控制,提高风险意识 12
5.5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重视财务人员问题 12
6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13
6.1 对佳美口腔的简要介绍 13
6.2 佳美口腔务管理案例与分析 13
6.3 值得借鉴的经验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在中国,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是企业的所有者,规模较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注册资本少,因此在经济市场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新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过程中,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增多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是如何界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本文研究与分析的重点。
2 中小企业的现状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称谓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1]。
表21 我国企业划型标准
时间
划型标准
企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企业人数
大、中、小型企业三类
1962年
固定资产价值
大、中、小型企业三类
1978年
综合生产能力
大、中、小型企业三类
1984年
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能力
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类);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类)和小型四类六档
1992年
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能力
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大类
1999年
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大类
2003年
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
中、大、小型和微型企业四类
2011年
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中、大、小型和微型企业四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已经历经了8次变化,如上表21所示,2017年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依然是根据2011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由于本文最后研究的案例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是根据从业人员进行划分的,下表为医疗卫生行业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
表22医疗卫生行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指标名称
从业人员
中小微型企业
300人以下
中型企业
100人及以上
小型企业
10人及以上
微型企业
10人以下
2.2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分布在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科技的突飞猛进,使传统产业渐渐转型升级为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利用其灵活的特点,渐渐地于第三产业崭露头角。因此,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
2.2.1 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自由企业经济激烈角逐中,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占据我国企业总数中有高达99%的占有率,对促进国民经济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60%,下表23为1995年到2015年20年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内在要求。由于其本身就具有从初创、发展、稳定、衰退或不断发展的过程,有的进展成大型企业,一些仍居于中小企,还有一些企业衰落消亡,而新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因此,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这个大舞台上一直存在,具有顽强的存活力。
表2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 单位:%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生产
第二生产
第三生产
1995
100.0
8.7
62.8
28.5
1996
100.0
9.3
目 录
1 引言 1
2 中小企业的现状 1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
2.2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2
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5
4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6
4.1 缺少国家政策的支持 6
4.2 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6
4.3 投资产业方向不明确,缺乏科学的投资策略 7
4.4 财务控制能力不强,风险意识淡薄 9
4.5 财务人员问题 9
4.6 财务管理制度混乱 9
5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9
5.1 加大政府的鼓励与扶持力度 10
5.2 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10
5.3 面对市场,采用科学投资策略 12
5.4 严格财务控制,提高风险意识 12
5.5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重视财务人员问题 12
6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分析 13
6.1 对佳美口腔的简要介绍 13
6.2 佳美口腔务管理案例与分析 13
6.3 值得借鉴的经验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在中国,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往往是企业的所有者,规模较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注册资本少,因此在经济市场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新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过程中,研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增多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是如何界定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本文研究与分析的重点。
2 中小企业的现状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的称谓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它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大企业而言的概念,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1]。
表21 我国企业划型标准
时间
划型标准
企业类型
20世纪50年代
企业人数
大、中、小型企业三类
1962年
固定资产价值
大、中、小型企业三类
1978年
综合生产能力
大、中、小型企业三类
1984年
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能力
特大型;大型(分为大一、大二两类);中型(分为中一、中二两类)和小型四类六档
1992年
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能力
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大类
1999年
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大类
2003年
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
中、大、小型和微型企业四类
2011年
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中、大、小型和微型企业四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已经历经了8次变化,如上表21所示,2017年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依然是根据2011年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由于本文最后研究的案例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是根据从业人员进行划分的,下表为医疗卫生行业对于企业规模的划分:
表22医疗卫生行业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指标名称
从业人员
中小微型企业
300人以下
中型企业
100人及以上
小型企业
10人及以上
微型企业
10人以下
2.2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分布在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分布在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科技的突飞猛进,使传统产业渐渐转型升级为高技术产业,中小企业利用其灵活的特点,渐渐地于第三产业崭露头角。因此,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
2.2.1 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自由企业经济激烈角逐中,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占据我国企业总数中有高达99%的占有率,对促进国民经济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60%,下表23为1995年到2015年20年间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内在要求。由于其本身就具有从初创、发展、稳定、衰退或不断发展的过程,有的进展成大型企业,一些仍居于中小企,还有一些企业衰落消亡,而新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因此,中小企业在世界经济这个大舞台上一直存在,具有顽强的存活力。
表23 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 单位:%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生产
第二生产
第三生产
1995
100.0
8.7
62.8
28.5
1996
100.0
9.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