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陷阱及防范
摘 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制度和监察力度的不断完善,其公司内部的收益操纵问题已经日益显露,而本文在对当前上市公司内部的收益操纵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引发此类问题的关键原因还在于经济、政治两方面利益的驱动,故而为了详细探究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陷阱并给出相关的防范措施,本文便从上市公司进行收益操纵的内部原因、进行收益操纵需要满足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和我国推行的政策)以及进行收益操纵之后的公司的可得利益(主要包含了可得利益和成本的比较)这三个方面的基础上出发,阐述了收益操纵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陷阱,并且根据这些陷阱,本文从企业自身方面,以及当前我国政策方面,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式,以供参考。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1.2 国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3
2 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常见方法 4
2.1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动机 4
2.2上市公司利益操纵的方法 4
2.2.1利用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 4
2.2.2 伪造单据、虚构经济业务 5
2.2.3 随意选择长期投资的核算方式 5
2.2.4 信息披露不充分 5
3 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陷阱——以嘉凯城为例 7
3.1 嘉凯城集团简介 7
3.2嘉凯城收益操纵行为解读 7
3.2.1 嘉凯城进行收益操纵行为的原因 7
3.2.2嘉凯城收益操纵行为暴露的原因及惩罚措施 7
3.3嘉凯城收益操纵的具体行为 8
3.3.1虚构自身的经营收入 8
3.3.2预支自身的未来收入 8
3.3.3储备当期收入,伪装收入性质 9
3.3.4歪曲分部收入,夸大收入规模 9
4 嘉凯城上市公司收益操作防范策略 11
4.1改革确认准则,丰富基础理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识别预警信号,改进审计方法 11
4.3扩大审计范围,完善聘任机制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上市企业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见很多问题,受到很多来自外界的干扰,本文针对会计界对当前上市企业进行普遍分析的结论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上市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利用虚假企业信息来进行利益操作的行为,而这种上市企业的普遍现象,其实从某些方面上来说已经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导致这些普遍现象的原因,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当前上市企业利用公司的收益对普通群众或者使用财务报告的专业人士进行误导。本文以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将实际调查中所得的企业财务数据与嘉凯城对外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利润操纵问题,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建议和策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1.2 研究意义
利用公司的收益情况来影响相关的财务报表的错误方法,在当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司决策中已经十分常见,也正是因为越来越普遍以及危害的严重性,这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的行为已经越来越被各方人士所关注,故而如何在当前经济的大环境下,防范这种问题的出现,维护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国家相关部门准确把握国家经济情况打下坚实的基础,已经成为了当前会计界研究的一个重大方向,也是迫在眉睫的必然方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王福英,陈敬珍(2012)的研究报告主要是从会计的相关报表(财务指标方面)开展,首先是对当前国内外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法,例如所谓的资产虚构、关联交易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是由于公司内部治理缺失和外部监管不力等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结论,并提出针对这一结论,王福英,陈敬珍(2012)提出自己相关的建议,如利润操纵的防范上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行政和法律监管)、会计行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并且呼吁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检查。
黄慧(2013)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原会计准则下操控收益的手段以及新会计准则在处理下操纵收益的实际效果,并且经过分析,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操纵收益的情况出现,同时在其研究中参杂了部分如何有效的在当前大环境下利用相关新准则进行杜绝操纵收益的实际方法。
李扬王国刚 王军 房汉廷(2012) 针对股市收益操纵现象以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防范方法,其方法主要是基于法规、体制、报表提出的。
姚佳婷(2016)采用实证分析法对收益质量与现金流分析后指出,虽然自1990年之后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且我国跟随着这股发展浪头不断地完善自我制度,但是依旧存在着企业进行相应收益操纵而导致股票市场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且提出了股票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国内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学者黄慧对原会计准则下操纵收益常见手法的研究,指出新会计准则遏制了收益操纵行为,并揭示了我国会计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防范收益操纵行为的措施。他的研究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值得我们借鉴。但在姚佳婷的智富时代中我们看到了股票市场的尚不健全,他也提出股票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他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给予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
1.1.2 国外研究现状
Steve Albtrecht(2012)从操控收益的含义及动机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有关企业舞弊的三角理论知识,其三角分别为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此理论是当前公认的最能直击本质的理论。
Bowman和Navissi.F(2014)这两人从资产收益率着手进行研究,发现非正常收益都会引起企业的收益操纵,而自行列支的应计项目时选择性列支是企业的进行收益操纵的主要方法之一。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创立的内部人控制理论(Insider control Thcory),他用实证检验了利润操纵的存在性以及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
Boston (2012)在《会计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针对美国税收改革法案的最低税收制度,其相应公司做出相应反应的文章“盈利管理与公司可选择最低税收”,这篇文章中点明了:盈利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使用的一套工具,相关企业企业,会主观应计部分进行篡改,从而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D.Igan,M.Pinheiro(2012)搭建了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并且指出管理层对于公司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性。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1.2 国外研究现状 2
1.3研究方法 3
2 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常见方法 4
2.1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动机 4
2.2上市公司利益操纵的方法 4
2.2.1利用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 4
2.2.2 伪造单据、虚构经济业务 5
2.2.3 随意选择长期投资的核算方式 5
2.2.4 信息披露不充分 5
3 上市公司收益操纵的陷阱——以嘉凯城为例 7
3.1 嘉凯城集团简介 7
3.2嘉凯城收益操纵行为解读 7
3.2.1 嘉凯城进行收益操纵行为的原因 7
3.2.2嘉凯城收益操纵行为暴露的原因及惩罚措施 7
3.3嘉凯城收益操纵的具体行为 8
3.3.1虚构自身的经营收入 8
3.3.2预支自身的未来收入 8
3.3.3储备当期收入,伪装收入性质 9
3.3.4歪曲分部收入,夸大收入规模 9
4 嘉凯城上市公司收益操作防范策略 11
4.1改革确认准则,丰富基础理论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识别预警信号,改进审计方法 11
4.3扩大审计范围,完善聘任机制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上市企业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遇见很多问题,受到很多来自外界的干扰,本文针对会计界对当前上市企业进行普遍分析的结论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上市企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利用虚假企业信息来进行利益操作的行为,而这种上市企业的普遍现象,其实从某些方面上来说已经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导致这些普遍现象的原因,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当前上市企业利用公司的收益对普通群众或者使用财务报告的专业人士进行误导。本文以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将实际调查中所得的企业财务数据与嘉凯城对外公布的数据进行对比,挖掘数据背后存在的利润操纵问题,进而提出防范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建议和策略,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1.2 研究意义
利用公司的收益情况来影响相关的财务报表的错误方法,在当前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司决策中已经十分常见,也正是因为越来越普遍以及危害的严重性,这种严重破坏市场经济,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判断的行为已经越来越被各方人士所关注,故而如何在当前经济的大环境下,防范这种问题的出现,维护财务报表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国家相关部门准确把握国家经济情况打下坚实的基础,已经成为了当前会计界研究的一个重大方向,也是迫在眉睫的必然方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王福英,陈敬珍(2012)的研究报告主要是从会计的相关报表(财务指标方面)开展,首先是对当前国内外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常见手法,例如所谓的资产虚构、关联交易以及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是由于公司内部治理缺失和外部监管不力等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结论,并提出针对这一结论,王福英,陈敬珍(2012)提出自己相关的建议,如利润操纵的防范上建立相关的监管机构(行政和法律监管)、会计行业以及相关中介机构、并且呼吁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检查。
黄慧(2013)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原会计准则下操控收益的手段以及新会计准则在处理下操纵收益的实际效果,并且经过分析,新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操纵收益的情况出现,同时在其研究中参杂了部分如何有效的在当前大环境下利用相关新准则进行杜绝操纵收益的实际方法。
李扬王国刚 王军 房汉廷(2012) 针对股市收益操纵现象以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防范方法,其方法主要是基于法规、体制、报表提出的。
姚佳婷(2016)采用实证分析法对收益质量与现金流分析后指出,虽然自1990年之后的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发展较为迅速,且我国跟随着这股发展浪头不断地完善自我制度,但是依旧存在着企业进行相应收益操纵而导致股票市场出现问题的情况,并且提出了股票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
从国内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学者黄慧对原会计准则下操纵收益常见手法的研究,指出新会计准则遏制了收益操纵行为,并揭示了我国会计领域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防范收益操纵行为的措施。他的研究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值得我们借鉴。但在姚佳婷的智富时代中我们看到了股票市场的尚不健全,他也提出股票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他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给予相应的具体解决措施。
1.1.2 国外研究现状
Steve Albtrecht(2012)从操控收益的含义及动机方面出发,提出了一套有关企业舞弊的三角理论知识,其三角分别为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此理论是当前公认的最能直击本质的理论。
Bowman和Navissi.F(2014)这两人从资产收益率着手进行研究,发现非正常收益都会引起企业的收益操纵,而自行列支的应计项目时选择性列支是企业的进行收益操纵的主要方法之一。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创立的内部人控制理论(Insider control Thcory),他用实证检验了利润操纵的存在性以及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
Boston (2012)在《会计研究杂志》发表了一篇针对美国税收改革法案的最低税收制度,其相应公司做出相应反应的文章“盈利管理与公司可选择最低税收”,这篇文章中点明了:盈利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使用的一套工具,相关企业企业,会主观应计部分进行篡改,从而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D.Igan,M.Pinheiro(2012)搭建了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型,并且指出管理层对于公司稳定有序发展的重要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