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周四下跌效应吗?中国证券市场的研究(附件)

年 月 日 摘 要本文是在行为金融学领域下以丁蟹效应为逻辑基点,对部分投资者的投资心理进行研究。鉴于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整个股票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股票,利用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对上证综指、上证50、沪深300收益率的均值、方差、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周末不开盘,而且采用T+1到账方式,所以投资者会选择在周四卖出,确保周五可以到账,这样,周五周六周日可以进行其他投资,赚取资金。在对比结果下,若未出现周四下跌,则证明股票市场较完善的。若出现,则证明该论题具有现实存在性。为我国经济形势下,经济学者了解中国股票市场提供新的研究, 为我国经济的平稳提出合理建议。
目 录
一、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国内研究现状 2
(二)国外研究现状 2
三、对现象的分析 3
(一)股票市场过度具有投机性 3
(二)不规范的主体行为 3
(三)股票市场功能不健全 3
(四)政策驱动的负效应 3
(五)专业性人才匮乏 3
(六)投资者的金钱观念太强 4
四、研究设计 5
(一)研究假设 5
(二)研究来源 5
(三)研究方法 5
五、数据分析 6
(一)对上证50指数进行数据分析 6
(二)对沪深300指数进行数据分析 8
(三)对上证综指进行数据分析 10
六、结 论 14
(一)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周四效应 14
(二)中国股票市场存在集体行为的博弈,存在行为经济现象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一、研究背景
现今,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朝着世界先进的金融大国行列进军,我国的股票市场的世界化趋势更是突出。自从1993年起,我国的证监会允许个别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到如今,国内上市公司高达1500余家;股民数量更是突破1.2亿大关,持仓投资者超过5000万户。日益健全和完善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市场法律法规,政府及相关宏观调控部门更是对股票市场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与优厚待遇,各类福利政策都在为股票市场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从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固然沪深股市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在各个层面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股票市场是一个被不断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国外学者对股票市场“周内效应”的研究更是百家争鸣。自从发现周一收益率较低的现象起,吸引大批学者对此进行分析研究。随着各研究内容加入,从股票到期货、期权、债券、汇率、基金研究的方向也不断更新,诸如,收益率到换手率、波动性、首次公开发行工、市盈率等角度。但因国内的股票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能参考的现实数据并不多,同时,中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对市场具有波动性影响,导致部分股票市场数据无参考价值,故中国在此方面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Keim(1988)指出,尽管现有的资产定价模型不能准确解释现象,但这并不表示一定中国股票市场异象从萌芽开始起步,到现在走过了坎坷三十几年,期间的股票市场不断进行阶段完善,投资规则不断健全,市场监管不断加强,较起步有了跨越式的发展。股票市场的设立和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具有巨大意义,对国有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更深层次发展。纵观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坎坷之路:自萌芽之日起就注定是一个艰苦奋斗过程。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解如如(2008)使用1997年至200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的1550只股票日成交量作为样本数据,以虚拟变量研究为科学方法。
中国股票市场在宏观上“周内效应”并不显著,但在进行小规模分组后,沪市存在正的“周三效应”,深市存在负的“周一效应”和正的“周三效应”。
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一月效应”、“假日效应”等表现形式均大同小异。因此,能够正确论证“周内效应”的理论模型,而且将可以被类比地推用与于其他效应的研究,对加深股票市场的认知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市场收益率与收益的波动性有极大影响,投资者情绪变化是影响市场收益的潜在性因素,投资者情绪对未来市场收益与市场收益的波动性均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周内效应”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作出先创贡献的当属Cross(1973)。他对1953年至1970年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此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在星期五上涨的概率为62%,而在星期一上涨的概率仅为39.5%。星期五的平均收益率为0.12%,而同一时期星期一的平均收益率却为0.18%。French(1980)在对1953年到1977年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分析研究中,发现了同样的现象。从此,关于周内效应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研究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从北美区域延伸到全球的各个国家与地区。如Jaffe和 Westerfield(1985)研究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英国这四个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周内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英国与加拿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于美国市场,最低日平均收益率均发生在周一。而在日本和澳大利亚,最低的日平均收益率发生在周二。Aggarwal和Rivoli(1989)研究分析了四个新兴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情况。得到的结论是这四个市场均存在周内效应。香港出现周二效应,其他三个市场则同时出现周一效应和周二效应。Solnik和 Bousquet(1990)以及Barone(1990)分别发现巴黎证券交易所和意大利股票市场最低的收益发生在周二。Chouhry(2000)则发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其证券市场也存在周内效应。Chen,Kwok和Rui(2001)。在1994年7月1日对中国的股票市场做了研究,发现在1995年后存在显著为负的“周二效应”。
三、对现象的分析
(一)股票市场过度具有投机性
当前,我国的股票市场受宏观环境和政策的影响比较大,在展示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方面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故我国股票市场的表现并不能完全体现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股票市场的不完善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反而更容易被宏观环境和政策左右,进而造成大动荡与不稳定。可以说,当前,我国的股票市场是脆弱、结构不完整的。
(二)不规范的主体行为
部分上市公司作为股票市场主体,不顾规范自身行为,发布虚假信息,通过欺骗等手段致使股民高价买入股票,以达到谋取不法利益的目的。股票市场规模局限,股票种类较为单一,结构相对简单,无法满足股民的内心需求,从而导致不全面的股票投资,无法充分的利用股民手中的流动资金,限制了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股票市场功能不健全
相对于较完善的股票市场,募集资金、降低风险、升值企业资本等是其固有的属性。借助上市,可以约束和管理企业的经营行为,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事实上,我国股票市场并不具备这部分功能。审核和监察机制的不完善,给不良企业借助股市套取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在投资时,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并不是股民选股主要依据,更多的是被宏观大环境、政策以及从众影响,具有明显盲目性和随机性。
(四)政策驱动的负效应
我国股票市场的起步与发展有其特殊性,政府的支持是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因素。在我国,政府在特定条件下利用股票市场推进市场经济发展。政府的支持与控制在发展起步时期有着促进发展的作用,能够保护新生股市的成长,然而随着股市的进一步成熟壮大,政府的过度控制就限制了股市的正常发展,产生严重的负作用,使我国股市陷入泥淖,一系列问题随之迸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