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的盈余管理研究【字数:9942】
摘 要长期以来,盈余管理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盈余管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目前,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手段,从财务信息的表面看上市公司的经营现状,最大化您自己的经济利益是财务报告用户的迫切希望和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真实可靠的金融信息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上市公司使用盈余管理的手段使得财务报告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一系列决策,过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影响证券市场对公司收益的理解、降低债务风险、税收筹划、避免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等等。伴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中国家电行业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会,在生产经营中如何合理的运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我国的目前最大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海尔集团为案列进行研究,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动机出发,逐步深化,探讨盈余管理的策略及具体方法。本文的目的是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法,展示海尔所采用的盈余管理方式,总结其缺陷并提出一系列建议。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我认为财务报告用户对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深入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另外我认为也会为了政府监督部门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情况提供线索和思路。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
第二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
2.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 3
2.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特点 3
2.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4
第三章 海尔集团盈余管理现状 6
3.1海尔集团的简介 6
3.2海尔集团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6
3.3海尔集团盈余管理的问题 7
第四章 海尔集团盈余管理建议 9
4.1海尔集团规范独立董事会制度 9
4.2加强海尔集团政府监管力度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加强海尔集团的独立审计 10
4.4加强海尔集团的内部控制 10
4.5调整盈利 1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2
5.1研究结论 12
5.2不足与展望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盈余管理是历年来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很早以前人们就对盈余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但就目前而言对这一现象并没有统一的解释。既便如此,盈余管理对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是人们公认的。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不断地爆出丑闻,在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的经济范围内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盈余管理的问题已成为会计行业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随着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盈余管理手段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一系列案列的曝光给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使得投资信用降低。为了规范我国金融市场,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可信程度,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所改善,从而发展到更专业和更深层次,从而增加了管理和治理的难度。
家电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电行业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家电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高、盈利能力高、风险高的特点,行业利润的波动很大,这些特点使得家电行业有很大的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1.2文献综述
刘斌(2018)在《经贸实践》中提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还不够成熟,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仍有必要改进和加强,并且很容易将公允价值违规用于盈余管理上。使得相关报表使用人等遭受损失。本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了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工具、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汪雨晴(2018)在《山东纺织经济中》中提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在逐步健全。然而在我国新的经济形势下,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会计乃至经济领域的重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Schipper(1989)在其著作《盈余管理的评论》中提出,盈余管理又称“披露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披露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对财务报告进行干预”。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的内涵,动机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1.3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盈余管理的问题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在如何去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通过财务报告的数据看透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保护自身的相关利益是投资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对海尔集团的数据的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选择有金融危机的公司,而是选择一家在业务上存在问题但是账面还是盈利的公司作为研究题材。我认为这个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首先,让投资者对类似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其次,为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提供线索和思路。
第二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的特点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在编制财务报告或计划交易时,盈余管理由公司自身利益的管理或公司的市场价值驱动。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构建”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方法。
2.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一种管理过程,管理层通过有针对性地控制外部财务状况和中国的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来管理外部财务报告。盈余管理不依赖于特定的概念,而是依赖于数据信息作为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在会计信息系统内,公司管理人员通过在相关准则允许下或者如改变折旧资产的服务年限来达到控制盈余的过程。客观地说,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于外部的过程中。例如,融资决策、费用和广告费用的百分比以及另一家公司的收购可能会影响公司在特定时间的收入。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的看法和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本公司的经营状况的理解和认知,在会计信息外部披露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财务报告的流程,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做出判断和选择。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
第二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
2.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 3
2.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特点 3
2.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4
第三章 海尔集团盈余管理现状 6
3.1海尔集团的简介 6
3.2海尔集团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6
3.3海尔集团盈余管理的问题 7
第四章 海尔集团盈余管理建议 9
4.1海尔集团规范独立董事会制度 9
4.2加强海尔集团政府监管力度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加强海尔集团的独立审计 10
4.4加强海尔集团的内部控制 10
4.5调整盈利 1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2
5.1研究结论 12
5.2不足与展望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盈余管理是历年来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情况,很早以前人们就对盈余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但就目前而言对这一现象并没有统一的解释。既便如此,盈余管理对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是人们公认的。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不断地爆出丑闻,在金融市场乃至全球的经济范围内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盈余管理的问题已成为会计行业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随着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盈余管理手段不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一系列案列的曝光给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使得投资信用降低。为了规范我国金融市场,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的可信程度,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更加严格的制度和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所改善,从而发展到更专业和更深层次,从而增加了管理和治理的难度。
家电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电行业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家电业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高、盈利能力高、风险高的特点,行业利润的波动很大,这些特点使得家电行业有很大的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1.2文献综述
刘斌(2018)在《经贸实践》中提到当前我国的经济环境还不够成熟,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仍有必要改进和加强,并且很容易将公允价值违规用于盈余管理上。使得相关报表使用人等遭受损失。本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了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工具、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汪雨晴(2018)在《山东纺织经济中》中提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也在逐步健全。然而在我国新的经济形势下,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会计乃至经济领域的重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Schipper(1989)在其著作《盈余管理的评论》中提出,盈余管理又称“披露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一定的私人利益,在对外披露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对财务报告进行干预”。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的内涵,动机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1.3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盈余管理的问题是目前的热门话题,在如何去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通过财务报告的数据看透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保护自身的相关利益是投资者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说,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对海尔集团的数据的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选择有金融危机的公司,而是选择一家在业务上存在问题但是账面还是盈利的公司作为研究题材。我认为这个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首先,让投资者对类似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关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其次,为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提供线索和思路。
第二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的特点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在编制财务报告或计划交易时,盈余管理由公司自身利益的管理或公司的市场价值驱动。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构建”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方法。
2.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一种管理过程,管理层通过有针对性地控制外部财务状况和中国的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来管理外部财务报告。盈余管理不依赖于特定的概念,而是依赖于数据信息作为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在会计信息系统内,公司管理人员通过在相关准则允许下或者如改变折旧资产的服务年限来达到控制盈余的过程。客观地说,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于外部的过程中。例如,融资决策、费用和广告费用的百分比以及另一家公司的收购可能会影响公司在特定时间的收入。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的看法和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盈余管理就是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本公司的经营状况的理解和认知,在会计信息外部披露的过程中,通过改变财务报告的流程,影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做出判断和选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