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文化经纪行为研究

摘要:胶州秧歌是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艺术,有着百年历史,其发展传承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农村文化经纪人是作为胶州秧歌演出表演团体与观看群众之间的纽带,面临胶州秧歌演出的文化需求亟待满足及良性发展传承的迫切,对其进行研究对于胶州秧歌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作用。本课题针对胶州秧歌的发展现状对经纪行为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构想,主要从胶州秧歌的发展现状、农村文化经纪人的现状、政府的鼓励性管理及约束性管理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现状1
(一)胶州秧歌的两大发展传承体系2
(二)胶州秧歌节3
(三)胶州秧歌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传承现状3
二、胶州秧歌发展传承中的文化行为状况概述4
(一)胶州秧歌演出中的文化经纪行为划分4(二)胶州秧歌中农村经纪人发展的对比性分析5
三、胶州秧歌发展传承中文化经纪行为存在的问题 6
(一)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大量缺乏6
(二)农村经纪人发挥作用的地域空间有限8
(四)农村文化经纪人缺乏明确的法律主体资格认定8
四、胶州秧歌发展传承中文化经纪人行为存在问题的对策8
(一)明确农村文化经纪人的法律主体资格认定9
(二)加强政府互联互通,以点带面辐射性发展,实现胶州秧歌跨地域传播9
(三)加强政府鼓励性管理,广纳人才满足农村文化经纪人需求9
(四)加强政府约束性管理,规范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9
小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件113
附件215
胶州秧歌发展传承的文化经纪行为研究
引言
引言:胶州秧歌作为2006年第一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化时代进程中,其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且其传播力度和影响范围也不尽人意。政府对其进行了一些外力作用的推动,但是内力的推动同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重要。此外胶州市作为青岛市的经济强县,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同时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地区文化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胶州秧歌作为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深受农村人民的喜爱,可是农村地区此类演出缺乏,不能满足人民观剧的需求。
基于以上两点得出,农村文化经纪人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和发展空间,本课题将结合胶州秧歌的发展现状,依据经纪行为在胶州秧歌发展传承中的作用,对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进行构想,一来可以满足农村地区对胶州秧歌的文化需求,二来可以对胶州秧歌的横向和纵向的传播、发展、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现状
(一)胶州秧歌的两大发展传承体系
2006年5月,胶州秧歌被列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份,经政府批准“胶州秧歌艺术团”正式成立,隶属青岛茂腔剧团管理[2]。艺术团隶属于胶州市教育文化体育局,承担了胶州市秧歌演出的众多活动。
组织规模
传承形式
民间秧歌队
胶州秧歌的发源地是马店镇东小屯村,上世纪90年代自发组织成立了秧歌队,是民间秧歌队的典型代表。目前秧歌队的负责人是“秧歌夫妻”杨茂坤、李在惠夫妇,他们是胶州秧歌的第六代传承人,担任着管理队伍、人员招收、徒弟培养等多项职责。
就组织规模而言,东小屯村秧歌队有包括演员10人、乐队7人的17人小型演出团队,以传统表演中的男性演员为主。成员年龄趋于老龄化,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就传承方式来讲,东小屯村秧歌队主要是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李茂坤夫妇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是秧歌队的成员,家族亲缘关系占据了成员的大多数。同时师徒传承关系广泛存在于民俗艺术发展之中。因此东小屯秧歌队的师徒传承也是其的重要传承方式。
从上世纪90年代已经陆续收了有近30名徒弟,空闲时间辛苦排练并在演出中间人的介绍下参加演出。
表1 东小屯秧歌队成员一览表
姓名
年龄
与家庭关系
表演角色
职务
文化程度
杨茂坤
63
父亲
大鼓
负责人
小学
李在慧
60
母亲
翠花
负责人/监管服装
小学
杨宝仁
43
侄子
鼓子
队员
初中
李艳荣
38
侄子
鼓子
队员
初中
马龙强
45
本村人
棒槌
队员
小学
杨茂富
61
侄子
棒槌
队员
小学
谭绪娥
54
本村人/李艳的姑姑
翠花
队员
中专
韩宁宁
31
本村人/李艳的妯娌
小嫚
队员
初中
姜竹霞
38
本村人
小嫚
队员
高中
李艳
32
外甥女
扇女
下届负责人
初中
路瑞霞
33
本村人/李艳的弟妹
扇女
队员
小学
杨宝森
58
侄子/杨宝仁的哥哥
唢呐
队员
小学
姜世友
70
本村人
唢呐
队员
小学
杨茂才
63
侄子/杨茂富的哥哥
大钹
队员
小学
李再新
72
李在慧的三哥
小镲
队员
小学
李店法
4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43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