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附件)
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上有着自身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和个人的成长也有了巨大的关联。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做广泛的关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本研究旨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展开调查研究与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50份,有效问卷125份(83.3%)。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总体状况比较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受教育程度、工龄和工作岗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现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文献综述 2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2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 4
3 研究方法 6
3.1 研究工具 6
3.2 研究对象 7
3.3 调查过程 7
4 研究结果 9
4.1 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9
4.2 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9
5 结论与讨论 12
5.1 结论 12
5.2 管理建议 13
5.3 研究不足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加,催生出了农民工这一类特殊的群体,并逐渐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在当前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实现了转型,对于农民工这一类特殊群体而言,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产生出分层的现象。在目前的农民工人群当中,超过60%的农民工出生于80/90年代,这类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农民工的新生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他们进入到城市中,从事城市工作、参与城市建设。新生代农民工本质上是农民,但却和农村没有太大的关联,即使在思想上和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依然面临着同老一代农民工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有了较大的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境遇相比于老一代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身仍属于农村户口,所以他们在城市求职过程中,总会遭遇到一些尴尬的境地,存在很多社会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2010)发布的相关文件中首次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理念,并明确指出,需要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共同协同,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待遇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政策支持。
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社会经济版图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而且在这两个区域中,都是大量的制造工业,而制造工业最为依赖的就是新生代农民工。此外,在很多大中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分布在餐饮、家政、建筑等各个行业之中,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采矿业以及基础性设施建设当中,都对新生代农民工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无论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是技术性人才,都有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影。
因此在我国的劳动人力资源管理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一类人群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对于今后改进农民工的工作状态有巨大的帮助。通过提升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效解决当前民工荒、就业难的现状,让更多的农民工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农民工是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因此是我国的独有现象。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一类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出身农民,但是却不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更是进入到城市中,和城市居民一样,从事着城市工作,但是由于自身农民的本质,使得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使得农民工也进行了时代的更替。
2.1.1 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王春光(2001)最早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通过研究表示:他们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外出,基本上没有从事过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缺少必要的务农知识,他们在城市中工作就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农民命运[14]。许传新(2006)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25岁以下的农民工,他们是农民工群体中的新生力量。
2010年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做出了更加详细的界定,他们出生在80、90年代,在农民工当中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从小就接受学校教育,毕业之后并没有回到农村,而是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尽管出身农村,但是对农村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中遭到了很多的非议。李敏(2010)在展开细致的研究之后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于80年代年后,他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就进入城市打拼,同老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他们在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素质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20]。国家在后续出台的一些报告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也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他们出生于1980年之后。
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并不在于其年龄,更多的是在于其理念与思维,是新一类农民工的代表。他们对于自身的权利有着更高的追求,更加希望能够过上城市生活,他们的想法更多、个性更强。因此这一类人群在城市中的生活与工作问题在如今社会中表现的越加尖锐,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张斐(2011)从本质上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农村户口,并没有城市户口,因此还是属于农民的性质,并不属于城市人群,但却更多的在城市中生活和活动。他们对城市生活充满了渴望,并且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自己的户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1]。杨宜音(2013)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以前的农民工那样,依赖于农村和土地,农村生产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经营活动和营生手段,他们成为了城市中的打工者,建设城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文献综述 2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2
2.2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研究 4
3 研究方法 6
3.1 研究工具 6
3.2 研究对象 7
3.3 调查过程 7
4 研究结果 9
4.1 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9
4.2 工作满意度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9
5 结论与讨论 12
5.1 结论 12
5.2 管理建议 13
5.3 研究不足 14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加,催生出了农民工这一类特殊的群体,并逐渐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在当前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实现了转型,对于农民工这一类特殊群体而言,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产生出分层的现象。在目前的农民工人群当中,超过60%的农民工出生于80/90年代,这类群体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农民工的新生力量。
新生代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他们进入到城市中,从事城市工作、参与城市建设。新生代农民工本质上是农民,但却和农村没有太大的关联,即使在思想上和老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依然面临着同老一代农民工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同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有了较大的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境遇相比于老一代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身仍属于农村户口,所以他们在城市求职过程中,总会遭遇到一些尴尬的境地,存在很多社会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国务院(2010)发布的相关文件中首次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理念,并明确指出,需要整个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共同协同,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待遇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政策支持。
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社会经济版图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而且在这两个区域中,都是大量的制造工业,而制造工业最为依赖的就是新生代农民工。此外,在很多大中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分布在餐饮、家政、建筑等各个行业之中,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采矿业以及基础性设施建设当中,都对新生代农民工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性作用,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无论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还是技术性人才,都有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影。
因此在我国的劳动人力资源管理中,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一类人群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对于今后改进农民工的工作状态有巨大的帮助。通过提升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有效解决当前民工荒、就业难的现状,让更多的农民工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农民工是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产物,因此是我国的独有现象。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一类特殊的群体——农民工,他们出身农民,但是却不再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更是进入到城市中,和城市居民一样,从事着城市工作,但是由于自身农民的本质,使得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到城市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使得农民工也进行了时代的更替。
2.1.1 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王春光(2001)最早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通过研究表示:他们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外出,基本上没有从事过与农业相关的工作,缺少必要的务农知识,他们在城市中工作就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农民命运[14]。许传新(2006)将新生代农民工定义为25岁以下的农民工,他们是农民工群体中的新生力量。
2010年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做出了更加详细的界定,他们出生在80、90年代,在农民工当中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从小就接受学校教育,毕业之后并没有回到农村,而是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尽管出身农村,但是对农村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融入城市生活中遭到了很多的非议。李敏(2010)在展开细致的研究之后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于80年代年后,他们从学校毕业之后就进入城市打拼,同老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他们在社会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素质技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20]。国家在后续出台的一些报告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也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他们出生于1980年之后。
总的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并不在于其年龄,更多的是在于其理念与思维,是新一类农民工的代表。他们对于自身的权利有着更高的追求,更加希望能够过上城市生活,他们的想法更多、个性更强。因此这一类人群在城市中的生活与工作问题在如今社会中表现的越加尖锐,解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1.2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张斐(2011)从本质上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还是农村户口,并没有城市户口,因此还是属于农民的性质,并不属于城市人群,但却更多的在城市中生活和活动。他们对城市生活充满了渴望,并且希望有一天可以把自己的户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1]。杨宜音(2013)认为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以前的农民工那样,依赖于农村和土地,农村生产不再是他们的主要经营活动和营生手段,他们成为了城市中的打工者,建设城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