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摘 要 随着WTO建立之后,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然而在贸易自由化加快的同时,关税壁垒却在不断削弱,相比之下,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其由于自身特点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江苏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出口一直位居国内前列,农产品出口远销日本、韩国、欧盟、美国等,如今这些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加严格,导致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受限越来越严重。如何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目前江苏省经济发展面对的重大问题。全文共分五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动态,然后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做一个概述,包括其基本概念、形成机理、主要特征、表现形式,接着分析当前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然后运用回归方程分析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量与国外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就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如何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对策与建议。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目的 1
1.2 研究思路 1
第2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综述 3
2.1 文献综述 3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5
第3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9
3.1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9
3.2 江苏农产品出口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 11
第4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13
4.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13
4.2 本文模型设计 14
4.3 模型结果 14
第5章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对策与建议 17
5.1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17
5.2 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对策 17
参考文献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在1970年代的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并非主流,在非关税壁垒中所占比例不超过30%,1990年后,这一比例开始逐渐升高[1]。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然而农产品出口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面临愈加严重的贸易壁垒的阻碍。可以说技术壁垒已经是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我国的所有行业中,农产品和食品行业最深受其害,每年因为技术壁垒所损失的金额高达100亿美元 [2]。2010年,我国有40%的出口农产品的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直接损失额为37.41亿美元,其中仅仅为了三个国家和一个经济体,损失金额高达17亿多美元,这三个国家是美国、日本和欧罗斯,经济体是欧盟[3]。
江苏省出口的主要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因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壁垒更为严格,使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受限严重。就日韩和欧美来说,它们都是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进口国,在技术壁垒上,它们的关注重点就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残留,例农兽药和抗生素残留限量等[45]。如今,江苏已经不再出口蜂蜜,这是国外日益严格的技术壁垒造成的结果。江苏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出口大省,其农产品出口额一直位居我国前列。所以如何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江苏省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1.2 研究思路
首先交代一下选题的背景,参考了相关文献之后,在第二章中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文献综述,这是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现状的描述,当然第二章中也分析了关税壁垒和除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外的非关税壁垒的理论现状,然后就三者对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这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所起到的影响的大小。在分析了理论现状之后,就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现实现状进行一个分析。在第三章中首先分析了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然后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在这里提出问题: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与江苏省农产品出口量是否呈负相关关系。接着在第四章中运用回归方程模型,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回答第三章中提出的问题。最后在第五章中提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江苏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第2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综述
2.1 文献综述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从长远角度出发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自国外开始,有关技术壁垒的最早的言论应该是R.Baldwin(1970)发表的《国际贸易的非关税扭曲》,他认为技术壁垒应该是从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或者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设立,然而很大一部分技术壁垒没有从原本意义上出发设立,没有起到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作用,反而成为无存在意义的贸易阻碍[67]。其实从R.Baldwin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应该被消除的,从长远角度出发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朱启荣(2003)运用古典囚徒博弈方法分析了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的动机,从他的博弈结果中我们也能证明上述观点。在本章第二节中会提到朱启荣的博弈结果。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短期内有其合理性,但不能过于严格
Barry Krissoff,Linda Calvin和Denise Gray(1997)分析了美国苹果出口至日韩及墨西哥时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他们通过静态据不分析模型得出限制出口的技术壁垒的等价关税率和技术壁垒对贸易的限制程度。他们认为技术壁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技术性贸易壁垒过于严格反而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在短期内为了应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保证国内就业率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提出或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合理性。Daniel Sunmet和Hyunok Lee(1997)的研究则以细节为着手点,通过研究面对技术壁垒时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上多发生的成本。他们对美国蔬菜进口的相关规则进行了研究,指出技术性壁垒能够作用于销售量的不同点来增加出口成本,这些法规带来的技术性壁垒对于国外的价格水平和贸易量都会有影响[810]。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既有经济动因,也有政治动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WTO建立之后,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逐渐兴起,国外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也是越来越多。Alan Aykes(1995)广泛的分析了技术壁垒的有关政策。Suzanne Thornsbury(1998)相信政治也是技术壁垒设立的一大动因,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技术壁垒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当然这也可以从侧门加强该政府的国内统治力。Robert.Donna(1999)定义技术壁垒为法律法规,当然它能够左右国外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情况。Eugenio FigueroaB(2008)认为严格的技术壁垒在发达国家中是政府和企业财阀用以保护本国企业和提高其竞争力的措施。其实从他们的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有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两个主要因素。其实通常情况下这两个因素可以归结为经济动因这一个因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提出大多数时候是本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确保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但有些时候,一些国家对某国进行制裁,在经济制裁的时候提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动因主要是政治动因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6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