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开始进行融资上市的举措。“新三板”是我国新兴的场外资本市场,主要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很少有针对中小企业的绩效研究,导致中小企业难以上市融资。目前我国有着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本文选择在50家新三板挂牌的互联网企业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这50家中小互联网企业的2015年度财务数据,评估出这些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潜力,从而规划出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绩效研究体系。通过这个绩效研究体系,分析挂牌企业的综合发展素质,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建议,从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1
(一)研究指标的选择2
(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2
1.股权结构 2
2.资产负债率2
3.智力资本3
4.其他3
(三)提高经营绩效的途径3
二、新三板的发展情况3
三、新三板挂牌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分析4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分析4
1.样本选取4
2.样本企业特征分析5
(二)变量定义5
(三)描述性统计6
(四)建立模型6
(五)模型分析6
1.模型估计 6
2.计量分析7
3.计量结果8
四、结论与建议8
(一)本文主要结论8
(二)本文的不足8
(三)对策与建议8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录 2015年样本企业影响因素统计量测算表10
新三板挂牌企业经营绩效影响因素
引言
引言
一、 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新三板”的研究很多。吕诗春(2012)认为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自身特征上来看,它们均为国家级开发区内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企业经营不稳定,盈利能力不确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研究指标的选择
朱顺泉(2004)的观点是,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营业务利润率、存货周转率以及主营收入现金含量这七项指标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基本上可以运用这七项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以及发展前景。
郭小金、熊凌云(2012)在保持原有基本财务信息不丢失的情况下,发现每股基本收益、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这四个指标是目前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各个指标体系中所共有的指标,这四项指标可以很好地衡量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
胡俊宇、周建(2007)根据营运能力、盈利能力、风险水平、股东获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这8个方面的代表性财务指标评价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在A股上市的公司的经营绩效。
张蕊(2001)认为应该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来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价,需要注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重视创新才能,形成企业持续不断的核心竞争优势,知识与智力资本也不应该忽视,在评价的时候应该将这两点考虑在内,不能忽视无形资产在业绩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永辉(2015)在模型指标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了新三板企业所存在财务风险的大小,并且侧重考虑了该新三板企业是否满足“创业板”上市的条件,选择股本规模、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四个方面来构建财务指标研究体系,而非财务指标方面则重点选择了治理结构来进行研究,在建立模型时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根据具体需要设置详细权重,构建出契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模型。
Erik Stam(2010)通过对场外资本市场挂牌公司的特殊性会计信息的研究发现,场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相较场内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更加重视公司未来成长机会。
(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
1.股权结构
符晓燕(2013)在研究分析了20 家制造业新三板挂牌公司的13个财务指标后提出:挂牌公司控制权的强弱对经营成果有显著的影响,过于分散和过于集中地股权都不利于公司的经营。股权过于分散不利于对经营者的监督,这里会产生代理成本,实际经营者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损害股东权益甚至是公司发展;而股权过于集中则会使经营受控于大股东,这样的话容易导致独断专权行为,大股东的一个不当的决定就会给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衡量公司经营状况全面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利益,采用最恰当的股权结构,这样才能促进企业飞速发展。
马莹(2011)的样本选取某一公司某一年的数据,对89家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剔除ST一家)2009年和2010年已经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进行二次方曲线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新三板高新技术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存在相关性,且变动区间合理,应加大股权融资比例,在进行债务融资时可以考虑选择进行流动负债融资。
2.资产负债率
陈建军(2014)认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融资变得更加容易,并且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将得到改善,有助于企业进入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运作。但是,挂牌以后也会造成企业许多其他成本的增加,例如管理成本、信息披露成本等,所以也有很多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出现财务绩效下降的问题。
3.智力资本
孙翰(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智力资本对新三板企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他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人力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绩效具有微弱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新三板企业还未能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本来为企业创造绩效;结构资本与新三板企业的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
4.其他
纪汉霖、李光辉、邢浩(2015)(2015)发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未使企业有效改善财务表现,恰恰相反,除了在挂牌当年绩效出现轻微增长现象,之后绩效便呈现倒“U”型变化,行业和地区差异与企业绩效变化趋势无关。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企业享受高新科技园区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抵消了昂贵的上市成本,所以绩效略有改善。2、由于公司上市,财务报告和经营管理情况对外公开披露,其财务信息等被竞争对手掌握,导致绩效下降。3、挂牌以后,企业付出的昂贵的中介机构费用、管理费用以及信息披露成本都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绩效下滑。4、在上市之前,一些企业纳税不规范,而上市后的补税和规范纳税影响公司绩效。
王永辉(2015)认为新三板企业挂牌绩效影响因素有四。一是新三板挂牌之后,企业必须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持品牌价值,这样增加的投入会导致管理费用的上升,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情况。二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由于需要进行股权融资,这自然会产生现金流滞后的情况,这会极大的阻碍企业的经营发展。三是企业自身的运作机制遇到了了新的挑战:信息传播风险。同时,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企业必须加强对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的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自身信息不会轻易被竞争对手获取,而一旦加强保密工作,不可避免的会进一步提高其运营成本。四是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迫使企业财务方面进行规整。企业上市以后,受到的监督更加明显,一些平时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小问题此时就会暴露出来。与此同时,企业运营成本会提高,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的一些费用也会增加,这些费用的增加都会对企业短期的资金运作会造成一定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7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