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供需状况与进口战略选择基于多元化来源国的视角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与进口战略选择基于多元化来源国的视角[20200428222018]
摘要:随着饲料粮需求的增加以及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我国对玉米的需求大幅增加,玉米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量进口玉米成为趋势。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玉米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我国应当积极拓宽玉米进口渠道,实行多元化进口来源战略。进一步通过对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的玉米生产和贸易现状,以及我国与这些国家产量波动的相关性的研究,提出我国在现有来源国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等玉米主产国和贸易国适量进口玉米,以保障我国玉米进口来源的安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供需状况;玉米进口;多元化战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相关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2
二、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及贸易概况 3
(一)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3
(二)我国玉米消费现状分析 3
(三)我国玉米贸易概况 3
三、我国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的分析 3
(一)我国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计算方法 3
1.绝对集中度指标:CRn 3
2.相对集中度指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3
(二)我国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计算结果 3
四、多元化进口来源国的选择 3
(一)世界玉米生产现状 3
(二)世界玉米贸易形势 3
(三)我国玉米进口源安全性分析 3
(四)可能进口来源国与目前主要进口来源国玉米生产情况比较 3
五、结论及建议 3
致谢 3
参考文献 3
图1 2000年中国玉米消费结构 4
图2 2012年中国玉米消费结构 4
图3 世界玉米的收获面积、总产量及单产 8
表1 我国玉米单产、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表(万吨、千公顷、千克/公顷) 4
表2 我国玉米进出口情况表(万吨) 5
表3 不同学者玉米供需预测结果比较(万吨) 6
表4 2006-2012年我国的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 7
表5 我国玉米分国别进口情况(万吨) 7
表6 世界玉米主产国玉米产量(万吨) 8
表7 世界玉米进出口情况(万吨) 9
表8 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出口情况(万吨) 10
表9 我国和主要玉米进口来源国及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产量波动情况(万吨) 11
表10 我国玉米产量波动与主要进口来源国及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产量波动的相关性 11
表11 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玉米生产情况(万吨、千公顷、千克/公顷) 12
表12 我国可能进口来源国玉米生产情况(万吨、千公顷、千克/公顷) 12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与进口战略选择
—基于多元化来源国的视角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营养结构从口粮向蛋奶禽肉升级,肉蛋奶在食品消费结构中比重逐步扩大,对粮食的主要需求由口粮转变为饲料粮。随着饲料粮需求增加,玉米作为饲料粮之一其需求也随之增加,成为玉米消费需求的核心部分。但另一方面,由于耕地资源、水资源、种子和种植技术等因素的约束,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加大、空间有限。玉米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进口国外玉米满足国内需求已成为必然,玉米进口将成常态。IFPRI (the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即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预测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达到1900万吨,2020年粮食缺口将为2400万吨。
目前我国玉米进口主要依赖于美国,2011年从美国进口玉米168.6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6.1%,2012年从美国进口玉米511.4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8.2%。中国的玉米进口来源市场非常集中,大量的玉米进口,给中国的玉米进口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随着我国玉米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拓宽玉米进口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我国应积极开拓其他玉米进口市场,可以考虑从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等玉米主产国和贸易国进口适量玉米,使玉米进口源更有安全保障。
(二)相关文献综述
农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员聂凤英(2012)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居民对肉蛋奶需求逐步增大以及玉米深加工企业迅速发展,玉米需求量将持续增长,进口量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可以判断今后中国玉米净进口可能成为常态。
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水平在波动中缓慢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玉米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近年来我国在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先进的技术和优良品种,玉米生产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种植效益在不断地提高。与其他作物相比,玉米比较效益明显较高,玉米生产将持续发展(习银生,杨丽,2012;邵飞,2011)。
彭超(2012)提出我国玉米的消费用途主要包括饲用、工业、种用和食用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玉米消费呈现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其他消费基本稳定的特点。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改变,饲料粮需求增加,导致对最主要的饲料来源—玉米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玉米的工业用途主要是生产淀粉和乙醇及其衍生品,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玉米消费的快速增长。种用消费、食用消费基本稳定,在玉米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小。
马文峰(2012)比较了近几年进口玉米含税价和国内玉米价格,结合我国的实际进口状况分析得出:近几年的我国玉米进口主要集中于美国,民营企业是否进口玉米主要取决于中美玉米的价格差距。
刘春霞(2013)认为从长远看,我国玉米进口过渡依赖美国等国并不利于玉米经济的长远发展,在现有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我国应积极开拓其他进口来源,可以从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等玉米主要出口国进口适量玉米,保障玉米进口稳定。杨艳涛、秦富(2013)提出要改变现有的进口依赖几家主要的国际贸易商、主要集中在美国一个国家的进口格局,实施进口国家多元化战略,尽快落实与阿根廷等国家之间转基因玉米贸易协定的协商工作,以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研究目标
(1)分析我国玉米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的现状,从而得出未来供需状况的研究目标;
(2)定量分析我国玉米进口市场的集中度,提出有效应对玉米进口冲击、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多元化来源国策略;
(3)要实现对我国玉米现有进口源和可能进口源的安全性分析的研究目标,从而提出未来可能的进口来源国。
2.研究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20世纪以来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状况,对我国未来玉米的供需缺口预测进行综述;
(2)在今后中国玉米净进口可能成为常态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玉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通过计算进口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来分析玉米进口来源市场的集中度;
(3)分析世界玉米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得出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利用相关系数法测定我国玉米产量波动与主要玉米进口来源国和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产量波动的相关性,来测算中国从各国进口玉米的安全性。最终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未来的可能进口来源国。
3.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根据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成果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考察可供借鉴的分析手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2)描述性分析:计算我国玉米进口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并结合进口来源具体现状描述性的分析我国玉米进口来源集中度;
(3)相关性分析方法:本文在对我国玉米进口来源进行安全性分析时,釆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我国玉米产量年度波动和各主要玉米进口来源国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及我国玉米产量年度波动和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产量波动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二、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及贸易概况
(一)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世界玉米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较快,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单产水平逐步提高,总产量持续增长,玉米生产呈现稳步发展的局面。年均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30%,玉米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随着畜牧业和生物能源的发展,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逐渐增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经济作物。
21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以及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出现变动。2004年种植面积突破25000千公顷大关,2009年首次突破30000千公顷,达到31183千公顷,较2004年增幅22.6%,平均每年增幅约为4.5%。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达到33542千公顷,超过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在粮食作物中均居首位。2013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5139千公顷。
摘要:随着饲料粮需求的增加以及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我国对玉米的需求大幅增加,玉米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大量进口玉米成为趋势。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玉米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我国应当积极拓宽玉米进口渠道,实行多元化进口来源战略。进一步通过对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的玉米生产和贸易现状,以及我国与这些国家产量波动的相关性的研究,提出我国在现有来源国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等玉米主产国和贸易国适量进口玉米,以保障我国玉米进口来源的安全。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5^1^9^1^6^0^7^2^*
关键字:供需状况;玉米进口;多元化战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相关文献综述 2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2
二、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及贸易概况 3
(一)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3
(二)我国玉米消费现状分析 3
(三)我国玉米贸易概况 3
三、我国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的分析 3
(一)我国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计算方法 3
1.绝对集中度指标:CRn 3
2.相对集中度指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3
(二)我国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计算结果 3
四、多元化进口来源国的选择 3
(一)世界玉米生产现状 3
(二)世界玉米贸易形势 3
(三)我国玉米进口源安全性分析 3
(四)可能进口来源国与目前主要进口来源国玉米生产情况比较 3
五、结论及建议 3
致谢 3
参考文献 3
图1 2000年中国玉米消费结构 4
图2 2012年中国玉米消费结构 4
图3 世界玉米的收获面积、总产量及单产 8
表1 我国玉米单产、播种面积和产量情况表(万吨、千公顷、千克/公顷) 4
表2 我国玉米进出口情况表(万吨) 5
表3 不同学者玉米供需预测结果比较(万吨) 6
表4 2006-2012年我国的玉米进口市场集中度 7
表5 我国玉米分国别进口情况(万吨) 7
表6 世界玉米主产国玉米产量(万吨) 8
表7 世界玉米进出口情况(万吨) 9
表8 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出口情况(万吨) 10
表9 我国和主要玉米进口来源国及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产量波动情况(万吨) 11
表10 我国玉米产量波动与主要进口来源国及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产量波动的相关性 11
表11 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玉米生产情况(万吨、千公顷、千克/公顷) 12
表12 我国可能进口来源国玉米生产情况(万吨、千公顷、千克/公顷) 12
中国玉米供需状况与进口战略选择
—基于多元化来源国的视角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营养结构从口粮向蛋奶禽肉升级,肉蛋奶在食品消费结构中比重逐步扩大,对粮食的主要需求由口粮转变为饲料粮。随着饲料粮需求增加,玉米作为饲料粮之一其需求也随之增加,成为玉米消费需求的核心部分。但另一方面,由于耕地资源、水资源、种子和种植技术等因素的约束,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加大、空间有限。玉米行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通过进口国外玉米满足国内需求已成为必然,玉米进口将成常态。IFPRI (the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即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预测到2015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达到1900万吨,2020年粮食缺口将为2400万吨。
目前我国玉米进口主要依赖于美国,2011年从美国进口玉米168.6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6.1%,2012年从美国进口玉米511.4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8.2%。中国的玉米进口来源市场非常集中,大量的玉米进口,给中国的玉米进口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随着我国玉米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拓宽玉米进口渠道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我国应积极开拓其他玉米进口市场,可以考虑从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等玉米主产国和贸易国进口适量玉米,使玉米进口源更有安全保障。
(二)相关文献综述
农科院信息中心研究员聂凤英(2012)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加快、居民对肉蛋奶需求逐步增大以及玉米深加工企业迅速发展,玉米需求量将持续增长,进口量的提高也在情理之中,可以判断今后中国玉米净进口可能成为常态。
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水平在波动中缓慢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玉米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仍有较大上升空间。近年来我国在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先进的技术和优良品种,玉米生产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0%,种植效益在不断地提高。与其他作物相比,玉米比较效益明显较高,玉米生产将持续发展(习银生,杨丽,2012;邵飞,2011)。
彭超(2012)提出我国玉米的消费用途主要包括饲用、工业、种用和食用等方面。近年来,我国玉米消费呈现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其他消费基本稳定的特点。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改变,饲料粮需求增加,导致对最主要的饲料来源—玉米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玉米的工业用途主要是生产淀粉和乙醇及其衍生品,玉米深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玉米消费的快速增长。种用消费、食用消费基本稳定,在玉米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小。
马文峰(2012)比较了近几年进口玉米含税价和国内玉米价格,结合我国的实际进口状况分析得出:近几年的我国玉米进口主要集中于美国,民营企业是否进口玉米主要取决于中美玉米的价格差距。
刘春霞(2013)认为从长远看,我国玉米进口过渡依赖美国等国并不利于玉米经济的长远发展,在现有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基础上,我国应积极开拓其他进口来源,可以从阿根廷、巴西和乌克兰等玉米主要出口国进口适量玉米,保障玉米进口稳定。杨艳涛、秦富(2013)提出要改变现有的进口依赖几家主要的国际贸易商、主要集中在美国一个国家的进口格局,实施进口国家多元化战略,尽快落实与阿根廷等国家之间转基因玉米贸易协定的协商工作,以降低市场风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研究目标
(1)分析我国玉米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的现状,从而得出未来供需状况的研究目标;
(2)定量分析我国玉米进口市场的集中度,提出有效应对玉米进口冲击、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多元化来源国策略;
(3)要实现对我国玉米现有进口源和可能进口源的安全性分析的研究目标,从而提出未来可能的进口来源国。
2.研究内容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20世纪以来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和贸易的状况,对我国未来玉米的供需缺口预测进行综述;
(2)在今后中国玉米净进口可能成为常态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玉米的主要进口来源国,通过计算进口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来分析玉米进口来源市场的集中度;
(3)分析世界玉米生产和贸易的现状,得出世界主要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利用相关系数法测定我国玉米产量波动与主要玉米进口来源国和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产量波动的相关性,来测算中国从各国进口玉米的安全性。最终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未来的可能进口来源国。
3.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根据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成果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考察可供借鉴的分析手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2)描述性分析:计算我国玉米进口市场的绝对集中度指标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并结合进口来源具体现状描述性的分析我国玉米进口来源集中度;
(3)相关性分析方法:本文在对我国玉米进口来源进行安全性分析时,釆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我国玉米产量年度波动和各主要玉米进口来源国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及我国玉米产量年度波动和世界玉米主要出口国产量波动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二、我国玉米生产、消费及贸易概况
(一)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现状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在世界玉米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近年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较快,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单产水平逐步提高,总产量持续增长,玉米生产呈现稳步发展的局面。年均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30%,玉米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随着畜牧业和生物能源的发展,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逐渐增强,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经济作物。
21世纪以来在国务院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以及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出现变动。2004年种植面积突破25000千公顷大关,2009年首次突破30000千公顷,达到31183千公顷,较2004年增幅22.6%,平均每年增幅约为4.5%。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达到33542千公顷,超过了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在粮食作物中均居首位。2013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35139千公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