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效率和稳定性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股成为了沪深两市中权重最大的股票板块。同时,银行股以其低市盈率、低股价的特点,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长线投资选择。因此,研究银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以2012-2016年16家上市银行为例,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来实证研究银行的财务状况、股票交易情况以及治理结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反映银行财务状况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的股票收益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的股票收益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反映股票交易状况的个股交易量对银行的股票收益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值对银行的股票收益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反映银行治理结构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对银行的股票收益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却对银行的股票收益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中银行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有关股票收益影响因素2
(二)有关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3
三、研究设计4
(一)研究假设4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5
(三)变量定义5
1.自变量 5
2.因变量 5
(1)上市银行财务数据5
(2)股票交易数据5
(3)银行治理结构5
(四)模型设计6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6
(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分析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中国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金融服务机构,是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银行的发展关系着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同时,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效率和稳定性也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要的指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各大银行争相上市融资,使得银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银行股的总市值已达到沪深两市总市值的三成左右,远超其他行业,成为占沪深两市权重最大的股票板块。随着明晟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ACWI),占成分股总数76%的银行股对我国股票总体指数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同时,银行股以其低市盈率、低股价的特点,使其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长线投资选择。因此,研究银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此现象的原因,更好的为银行股的发展服务。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股票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较为透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将银行股单列为研究对象,且同时结合银行财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和银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将从行业角度,对我国银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从财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和银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可以细化过去对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投资者方面来看,研究银行业的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可以为投资者分析银行业整体行情提供参考价值,有助于投资者合理选股、理性投资;从监管当局方面看,研究银行业的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可为政府从宏观角度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提高政府科学调控水平。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股票收益影响因素
1.有关股票收益影响因素的经典模型
关于股票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最为经典的模型是由Sharpe(1964)和Lintner(1965)提出的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理论是现代资本市场定价理论的核心和支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模型的假设较为严格,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经济人,进行最优的投资选择,并且对期望收益水平、方差和协方差等的估计都完全相同。该理论反映了预期收益率与系统风险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为计算预期收益率提供了新思路。随后,众多学者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研究。如Merton(1973)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将资产的性质如经济周期因素作为变量引入回归模型,构造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但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限制条件过于严格,Roll等学者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质疑。后来美国学者Ross(1976)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股票收益由多种经济因素共同决定,将CAPM作为其中一种特例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
世纪之交之际,又一经典金融资产定价模型诞生,即著名的Fama 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Fama, French(1992)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限制条件严格、适用性低等问题,对 CAPM 模型进行了扩展,通过实证研究1963年到1990年27年间的美国股票市场,得出规模因素、账面市值比对股票收益率同样有着显著影响。进一步证实了Rosenberg,Reid and Laustein、Bhandari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并通过在CAPM模型中引入规模因素、账面市值比因素,建立起了著名的Fama 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Carhart(1997)通过将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变量引入三因素模型,进一步拓展并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度。
2.影响股票收益的微观因素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人们不满足于模型研究束缚,加之传统的系统风险逐渐解释不了股票的收益水平。于是,经济学者们开始了对系统风险以外的众多微观因素的探究,即横截面的多因素研究。但是对应该确定多少因素以及何种因素影响了股票的预期回报率这一关键性问题却未达成共识。Banz(1981)通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显著影响股票收益水平,由此提出著名的规模效应,即公司规模越大,股票收益越低。随后,Rosenberg,Reid and Laustein(1985)通过实证证实了Banz(1981)的研究结论,认为股票市场确实存在着规模效应。随后,Bhandari(1988)提出了账面市值比效应。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及各类信息的公开,国外学者对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Lawrence G. Goldberg;?Rezaul Kabir(2002)通过研究日本和比利时的股票市场后发现,唯一影响股票市场收益的因素是回报率,而宏观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Hirshleifer et al(2004)的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净营运资产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Xuanjuan Chen et al(2010)通过截面回归分析证实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市净率、研发费用和净营运资本等财务数据同样对股票收益率的显著影响。Bodie(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交易量、历史价格等因素会对股票收益率造成一定影响。Ang et al(2006), Jiang et al(2009), Guo and Savickas (2010)研究了股票特质波动率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Hou et al (2011)发现股价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证明了Bodie(2005)研究结论的正确性。Fama and French (2012)研究了北美和欧洲的股票市场市场,发现股价确实存在随公司规模上升而下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Banz(1981)和Rosenberg,Reid and Laustein(1985)的研究结论,即股票市场的确存在着规模效应。Pavel G. Savor(2012)通过研究证明了公司的财务信息与股票市场的交易信息同样会对股票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1
二、文献综述2
(一)有关股票收益影响因素2
(二)有关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3
三、研究设计4
(一)研究假设4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5
(三)变量定义5
1.自变量 5
2.因变量 5
(1)上市银行财务数据5
(2)股票交易数据5
(3)银行治理结构5
(四)模型设计6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
(一)描述性统计6
(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分析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中国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引言
引言
银行是经营货币和信用的金融服务机构,是经济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银行的发展关系着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同时,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效率和稳定性也对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要的指示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各大银行争相上市融资,使得银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目前,在我国股票市场上,银行股的总市值已达到沪深两市总市值的三成左右,远超其他行业,成为占沪深两市权重最大的股票板块。随着明晟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全球基准指数(ACWI),占成分股总数76%的银行股对我国股票总体指数的影响将更为显著。同时,银行股以其低市盈率、低股价的特点,使其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长线投资选择。因此,研究银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此现象的原因,更好的为银行股的发展服务。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股票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较为透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将银行股单列为研究对象,且同时结合银行财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和银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将从行业角度,对我国银行业股票收益的影响因素从财务数据、股票交易数据和银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可以细化过去对股票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投资者方面来看,研究银行业的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可以为投资者分析银行业整体行情提供参考价值,有助于投资者合理选股、理性投资;从监管当局方面看,研究银行业的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可为政府从宏观角度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提高政府科学调控水平。因此,研究我国银行业股票收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股票收益影响因素
1.有关股票收益影响因素的经典模型
关于股票收益影响因素的研究最为经典的模型是由Sharpe(1964)和Lintner(1965)提出的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理论是现代资本市场定价理论的核心和支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模型的假设较为严格,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经济人,进行最优的投资选择,并且对期望收益水平、方差和协方差等的估计都完全相同。该理论反映了预期收益率与系统风险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为计算预期收益率提供了新思路。随后,众多学者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研究。如Merton(1973)在CAPM模型的基础上将资产的性质如经济周期因素作为变量引入回归模型,构造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但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限制条件过于严格,Roll等学者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质疑。后来美国学者Ross(1976)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股票收益由多种经济因素共同决定,将CAPM作为其中一种特例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
世纪之交之际,又一经典金融资产定价模型诞生,即著名的Fama 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Fama, French(1992)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限制条件严格、适用性低等问题,对 CAPM 模型进行了扩展,通过实证研究1963年到1990年27年间的美国股票市场,得出规模因素、账面市值比对股票收益率同样有着显著影响。进一步证实了Rosenberg,Reid and Laustein、Bhandari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并通过在CAPM模型中引入规模因素、账面市值比因素,建立起了著名的Fama French三因素定价模型。Carhart(1997)通过将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变量引入三因素模型,进一步拓展并提高了模型的解释力度。
2.影响股票收益的微观因素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人们不满足于模型研究束缚,加之传统的系统风险逐渐解释不了股票的收益水平。于是,经济学者们开始了对系统风险以外的众多微观因素的探究,即横截面的多因素研究。但是对应该确定多少因素以及何种因素影响了股票的预期回报率这一关键性问题却未达成共识。Banz(1981)通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显著影响股票收益水平,由此提出著名的规模效应,即公司规模越大,股票收益越低。随后,Rosenberg,Reid and Laustein(1985)通过实证证实了Banz(1981)的研究结论,认为股票市场确实存在着规模效应。随后,Bhandari(1988)提出了账面市值比效应。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及各类信息的公开,国外学者对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因素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Lawrence G. Goldberg;?Rezaul Kabir(2002)通过研究日本和比利时的股票市场后发现,唯一影响股票市场收益的因素是回报率,而宏观因素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Hirshleifer et al(2004)的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净营运资产对股票收益有着显著的影响。Xuanjuan Chen et al(2010)通过截面回归分析证实了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市净率、研发费用和净营运资本等财务数据同样对股票收益率的显著影响。Bodie(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交易量、历史价格等因素会对股票收益率造成一定影响。Ang et al(2006), Jiang et al(2009), Guo and Savickas (2010)研究了股票特质波动率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Hou et al (2011)发现股价对股票收益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证明了Bodie(2005)研究结论的正确性。Fama and French (2012)研究了北美和欧洲的股票市场市场,发现股价确实存在随公司规模上升而下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Banz(1981)和Rosenberg,Reid and Laustein(1985)的研究结论,即股票市场的确存在着规模效应。Pavel G. Savor(2012)通过研究证明了公司的财务信息与股票市场的交易信息同样会对股票的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