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当前,世界产业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逐步转移,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也得到不断的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也较为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我国的对外贸易仍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本文首先介绍了服务贸易的概念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接着提出了有关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短板,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新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建议。关键词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GDP,经济增长
目 录
1 引言 1
2 服务贸易概述 2
2.1 服务贸易的含义 2
2.2 服务贸易的特点 2
3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3.1 我国服务贸易概况 3
3.2 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4
4 阻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7
4.1 对服务贸易重视度不够 7
4.2 人力资本缺乏,核心技术落后 7
4.3 服务业管理滞后,管理不到位 8
4.4 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供给不足 8
5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案例分析——以长三角物流业为例 9
5.1 长三角地区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9
5.2 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9
6 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6.1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开放程度 12
6.2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大力培育新兴服务贸易 12
6.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13
6.4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14
6.5 因地制宜发展我国服务贸易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图1 2000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额占比动态变化图 3
图2 20002015年我国服务进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口总额及增长率 6
图3 20122016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交易量 10
表1 2007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及占比数据表 4
表2 20112016我国服务贸易主要类别出口额统计表 5
表3 2016 年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不同部门的企业数及比例 11
1 引言
作为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的一个国家,我国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地位,但在新时期,随着服务行业的快速崛起,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地位中也有了很大提升。 分析“十二五”期间的变化情况:我国的一些新兴服务业开始迅速涌现传统商品市场,挤入服务贸易的领域,服务贸易区域因此开始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也开始相继提升,各国都针对本国情况制定了自己保护政策,支持本国服务业的对外发展。服务贸易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在促进中国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服务贸易的进步也有利于拉动我国经济水平进一步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根据相关统计,近年来在服务业在占国内经济产值的比重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占比都在一半以上,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共同促进的。因此,研究我国的服务贸易对于拉动整个经济水平在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要实现发展突破瓶颈,仍需不断努力,探索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平衡各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的差距,继续提高我国服务业的质量,改善服务业对外贸易结构,避免在国际交往中的贸易摩擦,提升我国在世界大潮中的地位,增强整体竞争力。
2 服务贸易概述
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调整以及工业革命后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的格局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服务贸易已经在各国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迅速发展为支柱产业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国家之间的收支平衡度。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已经不可替代,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当今各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2.1 服务贸易的含义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也叫劳务贸易,是指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间交流后,国家与国家之间彼此向对方提供服务获得利益的一种交换活动,服务贸易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别,广义的服务贸易主要是指有形的一种活劳动,狭义则是指一个国家以提供服务活动的形式取得劳务报酬的活动。1994年4月15日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种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即:从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的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提供服务;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经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自然人存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提供服务[2]。
2.2 服务贸易的特点
贸易商品具有不可感知性即标的无形性。服务贸易所提供的商品都是无形的、抽象,并不能通过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贸易保护方式更具隐蔽性。由于服务贸易所涉及的商品是无形的,所以它的保护方式也更具有隐蔽性,在具体的对外贸易保护中,政府通常无法采用关税壁垒的形式,而只能通过本国的立法或者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加以保护。
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服务贸易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宽,在具体的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差距较大,所以对于一些高新产业的生产上,就存在很强的垄断性,如信息工程等。
交易过程与生产消费不可分离性。对于大多数的商品而言,它们的生产和消费都是相互分离的,由不同的部分负责管理,而在服务业中,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可分离,当即生产当即消费,所以这也导致了服务行业实体部门与顾客彼此间相互靠近。
服务贸易的约束条例具有相对灵活性。
3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服务贸易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服务业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自2000年至2015年,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600亿美元增加到超过7000亿美元,实现飞速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也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反过来带动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使之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在全球排名中已经达到第二名的水准,是前列国家中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
目 录
1 引言 1
2 服务贸易概述 2
2.1 服务贸易的含义 2
2.2 服务贸易的特点 2
3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3.1 我国服务贸易概况 3
3.2 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4
4 阻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因素 7
4.1 对服务贸易重视度不够 7
4.2 人力资本缺乏,核心技术落后 7
4.3 服务业管理滞后,管理不到位 8
4.4 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供给不足 8
5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案例分析——以长三角物流业为例 9
5.1 长三角地区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9
5.2 长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9
6 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6.1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开放程度 12
6.2 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大力培育新兴服务贸易 12
6.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13
6.4 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14
6.5 因地制宜发展我国服务贸易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18
图1 2000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服务贸易额占比动态变化图 3
图2 20002015年我国服务进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口总额及增长率 6
图3 20122016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交易量 10
表1 2007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及占比数据表 4
表2 20112016我国服务贸易主要类别出口额统计表 5
表3 2016 年长三角地区物流产业不同部门的企业数及比例 11
1 引言
作为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的一个国家,我国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地位,但在新时期,随着服务行业的快速崛起,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地位中也有了很大提升。 分析“十二五”期间的变化情况:我国的一些新兴服务业开始迅速涌现传统商品市场,挤入服务贸易的领域,服务贸易区域因此开始不断扩大;一些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规模也开始相继提升,各国都针对本国情况制定了自己保护政策,支持本国服务业的对外发展。服务贸易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在促进中国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服务贸易的进步也有利于拉动我国经济水平进一步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根据相关统计,近年来在服务业在占国内经济产值的比重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占比都在一半以上,上升趋势比较明显。我们可以看到,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共同促进的。因此,研究我国的服务贸易对于拉动整个经济水平在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十三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要实现发展突破瓶颈,仍需不断努力,探索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平衡各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存在的差距,继续提高我国服务业的质量,改善服务业对外贸易结构,避免在国际交往中的贸易摩擦,提升我国在世界大潮中的地位,增强整体竞争力。
2 服务贸易概述
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的调整以及工业革命后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经济的格局开始逐渐发生变化,服务贸易已经在各国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迅速发展为支柱产业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国家之间的收支平衡度。服务贸易的重要性已经不可替代,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当今各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2.1 服务贸易的含义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也叫劳务贸易,是指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间交流后,国家与国家之间彼此向对方提供服务获得利益的一种交换活动,服务贸易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区别,广义的服务贸易主要是指有形的一种活劳动,狭义则是指一个国家以提供服务活动的形式取得劳务报酬的活动。1994年4月15日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种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即:从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其他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的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提供服务;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经过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的自然人存在(presence of natural persons)提供服务[2]。
2.2 服务贸易的特点
贸易商品具有不可感知性即标的无形性。服务贸易所提供的商品都是无形的、抽象,并不能通过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
贸易保护方式更具隐蔽性。由于服务贸易所涉及的商品是无形的,所以它的保护方式也更具有隐蔽性,在具体的对外贸易保护中,政府通常无法采用关税壁垒的形式,而只能通过本国的立法或者其他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加以保护。
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服务贸易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宽,在具体的贸易中,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差距较大,所以对于一些高新产业的生产上,就存在很强的垄断性,如信息工程等。
交易过程与生产消费不可分离性。对于大多数的商品而言,它们的生产和消费都是相互分离的,由不同的部分负责管理,而在服务业中,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可分离,当即生产当即消费,所以这也导致了服务行业实体部门与顾客彼此间相互靠近。
服务贸易的约束条例具有相对灵活性。
3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服务贸易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服务业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自2000年至2015年,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600亿美元增加到超过7000亿美元,实现飞速发展。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也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反过来带动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使之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目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在全球排名中已经达到第二名的水准,是前列国家中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