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1
2.1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 2
2.2 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3
3 研究设计 4
3.1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4
3.2 变量定义 4
3.3 模型构建 6
4 实证结果与讨论 6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
4.2 回归分析与检验 9
4.3稳健性检验12
结论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为了追求长远稳定的持续发展,除了要达到一定的营业目标,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近几年来各类企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导致对社会责任的研究成为了热点问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15年1月发布《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发展总体水平偏低,近70%的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八成以上上市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不合格,没有起到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有必要正确定位社会责任以及准确研究制度环境和关键高管政治关联对其影响。
本文选取的样本中,96家民营上市公司有捐赠行为,但只达到其当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万分之一。民营上市公司本身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较少,近年来发展情况也不乐观,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也不强。虽然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但实施的措施不到位,执行力度也不够等原因,民营企业不能健康发展,直至于其过度依赖与政府的关系,造成恶劣的竞争关系,沈奇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松(201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机制仍不明晰[1]。刘志业(2011)发现在我国的特殊制度及经济环境下,对于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以及社会责任的单独研究较多,但对关联性的影响研究较少,理论支撑相对薄弱不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2]。近几年来,周小伟(2015)通过研究发现了企业若与政府的有政治关联,将会获得额外的收益,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3]。罗党论(2012)认为,建立良好的政府关联,可以促进企业合理避税,减少风险,越会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4]。在制度环境方面,沈奇泰松等(2012)认为,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公司业绩存在一定的正向指引作用[1]。杨璠(2015)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传递差异化信息,在要素发达市场获得更多资源,赢得竞争优势[5]。
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完善的制度环境也将成为民营企业的保障。在这样一种健康环境下,制度环境以及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还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造成什么的影响呢?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制度环境、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2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2.1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着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对其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Scott(1984)研究私营企业组织只对环境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却忽视了来自制度要素的影响作用[6]。Den Hond(2007)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能是企业生存和保持合法性的依据,并将其驱动压力指向了制度环境[7]。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参差不齐,制度环境也不尽相同。Young(2008)指出,当有效的制度缺失时,大股东将会利用关系纽带,与政府合作以及其他非正式机制侵犯他人的利益。[8]在一个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会受到财产丢失,工作判决缺乏以及遇到契约无法正常履行等问题,便会影响其对社会的回报。企业某一行为的收益或损失也会因为制度环境而改变,进而影响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般来说,制度环境需要满足两方面制度要求。一方面是关于企业内部治理需要。近些年企业频发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雾霾等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质量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需要通过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中来反映情况。吴佳楠(2014)从报告披露的模式及内容发现,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偏低,存在许多的问题亟需探究[9]。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公司内部制度环境不健全的原因导致的,主要体现为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不能有效利用董事会监事会职能权利,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
另一方面则是在转型国家和社会更加常见的,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与压力,对健全制度环境的极大需求。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在法律中明确界定和保护产权,民营企业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各种法律制度逐步开始完善,使信息流通顺畅,降低了外部性以及扶持性的竞争,保障了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陈倩倩(2014)研究发现,对民营企业来说,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法律制度和契约精神的不断提升,会使企业通过自身的信誉来扩大市场,有利于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10]。饶妙(2009)认为,法律的完善需要有效的实施,如果得不到真正的实施,那对民营企业财产保护依旧是个问题,那民营企业也不会愿意去履行自己的职责[11]。周中胜(2012)发现法律环境的不健全,对于惩罚措施过于宽松,也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负面激励作用[12]。而同时一个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这就从另一方面鼓励了那些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导致社会责任的整体履行水平下降。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民营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正相关
2.2 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政治关联是指企业关键高管与政治官员的密切联系,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联系主要表现为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或者民营企业家是否参政议政。Shleifer(1998)提出企业高管应珍惜政府关联这稀缺资源[13]。参与政治关联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经济效益,提高企业价值,为其营造稳定环境。根据社会角色理论,个人被置于社会的某种地位时,应当承担这一角色的权利与责任。因此,Ma和Parish(2006)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关键高管在担任政治人物时,代表着政府和公众形象,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对角色将有更高的期望,将会更多的参与慈善捐赠以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14]。此外,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企业家在参与政治关联时,会因为低标准的动机得到满足而追求高标准。
就中国目前的境况而言,政治关联是民营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其生存以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管煜武等(2004)研究发现,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家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通过政治途径来传播,给予年轻人创业更多的帮助,认为这是他们的义务与责任[15]。成伟(2005)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传播自己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民营企业关键高管参与政治的一种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了一种趋势[16]。然而,娄祝坤(2014)的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会因为政治关联有选择的寻找自己战略对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政治关联企业的监管[17]。还有学者认为,在企业有政治关联时,会弱化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尽管如此,宋从涛(2012)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性[18]。在企业资金宽裕的条件下,则会更好承担企业责任,如果企业经营情况不良则会无心履行社会责任。Allen(2006)也认为,在中国这样的转型期,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存在较高壁垒,而政治关联能够为民营上市公司带来有益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19]。
1 引言 1
2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1
2.1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 2
2.2 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3
3 研究设计 4
3.1 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4
3.2 变量定义 4
3.3 模型构建 6
4 实证结果与讨论 6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
4.2 回归分析与检验 9
4.3稳健性检验12
结论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为了追求长远稳定的持续发展,除了要达到一定的营业目标,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近几年来各类企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导致对社会责任的研究成为了热点问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15年1月发布《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发展总体水平偏低,近70%的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八成以上上市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不合格,没有起到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我国民营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有必要正确定位社会责任以及准确研究制度环境和关键高管政治关联对其影响。
本文选取的样本中,96家民营上市公司有捐赠行为,但只达到其当年度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万分之一。民营上市公司本身受到来自政府的压力较少,近年来发展情况也不乐观,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也不强。虽然近些年来出台了很多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但实施的措施不到位,执行力度也不够等原因,民营企业不能健康发展,直至于其过度依赖与政府的关系,造成恶劣的竞争关系,沈奇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松(2012)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机制仍不明晰[1]。刘志业(2011)发现在我国的特殊制度及经济环境下,对于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以及社会责任的单独研究较多,但对关联性的影响研究较少,理论支撑相对薄弱不便于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2]。近几年来,周小伟(2015)通过研究发现了企业若与政府的有政治关联,将会获得额外的收益,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3]。罗党论(2012)认为,建立良好的政府关联,可以促进企业合理避税,减少风险,越会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4]。在制度环境方面,沈奇泰松等(2012)认为,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战略反应和公司业绩存在一定的正向指引作用[1]。杨璠(2015)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传递差异化信息,在要素发达市场获得更多资源,赢得竞争优势[5]。
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完善的制度环境也将成为民营企业的保障。在这样一种健康环境下,制度环境以及关键高管的政治关联还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造成什么的影响呢?本文以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制度环境、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2 理论分析与研究问题
2.1 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着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对其的理论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Scott(1984)研究私营企业组织只对环境的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却忽视了来自制度要素的影响作用[6]。Den Hond(2007)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能是企业生存和保持合法性的依据,并将其驱动压力指向了制度环境[7]。在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地区市场化水平参差不齐,制度环境也不尽相同。Young(2008)指出,当有效的制度缺失时,大股东将会利用关系纽带,与政府合作以及其他非正式机制侵犯他人的利益。[8]在一个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会受到财产丢失,工作判决缺乏以及遇到契约无法正常履行等问题,便会影响其对社会的回报。企业某一行为的收益或损失也会因为制度环境而改变,进而影响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般来说,制度环境需要满足两方面制度要求。一方面是关于企业内部治理需要。近些年企业频发各种食品安全事故、环境污染、雾霾等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质量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需要通过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信息中来反映情况。吴佳楠(2014)从报告披露的模式及内容发现,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偏低,存在许多的问题亟需探究[9]。这种现象很可能是由于我国公司内部制度环境不健全的原因导致的,主要体现为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不能有效利用董事会监事会职能权利,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效果。
另一方面则是在转型国家和社会更加常见的,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与压力,对健全制度环境的极大需求。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在法律中明确界定和保护产权,民营企业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十八大以来,各种法律制度逐步开始完善,使信息流通顺畅,降低了外部性以及扶持性的竞争,保障了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陈倩倩(2014)研究发现,对民营企业来说,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法律制度和契约精神的不断提升,会使企业通过自身的信誉来扩大市场,有利于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10]。饶妙(2009)认为,法律的完善需要有效的实施,如果得不到真正的实施,那对民营企业财产保护依旧是个问题,那民营企业也不会愿意去履行自己的职责[11]。周中胜(2012)发现法律环境的不健全,对于惩罚措施过于宽松,也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从某种程度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到了负面激励作用[12]。而同时一个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有权益得不到保障,那么这就从另一方面鼓励了那些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导致社会责任的整体履行水平下降。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民营上市公司的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正相关
2.2 关键高管政治关联与企业社会责任
政治关联是指企业关键高管与政治官员的密切联系,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联系主要表现为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或者民营企业家是否参政议政。Shleifer(1998)提出企业高管应珍惜政府关联这稀缺资源[13]。参与政治关联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经济效益,提高企业价值,为其营造稳定环境。根据社会角色理论,个人被置于社会的某种地位时,应当承担这一角色的权利与责任。因此,Ma和Parish(2006)研究表明,民营企业关键高管在担任政治人物时,代表着政府和公众形象,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对角色将有更高的期望,将会更多的参与慈善捐赠以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14]。此外,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企业家在参与政治关联时,会因为低标准的动机得到满足而追求高标准。
就中国目前的境况而言,政治关联是民营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其生存以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管煜武等(2004)研究发现,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家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通过政治途径来传播,给予年轻人创业更多的帮助,认为这是他们的义务与责任[15]。成伟(2005)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来传播自己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民营企业关键高管参与政治的一种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了一种趋势[16]。然而,娄祝坤(2014)的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会因为政治关联有选择的寻找自己战略对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政治关联企业的监管[17]。还有学者认为,在企业有政治关联时,会弱化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尽管如此,宋从涛(2012)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性[18]。在企业资金宽裕的条件下,则会更好承担企业责任,如果企业经营情况不良则会无心履行社会责任。Allen(2006)也认为,在中国这样的转型期,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存在较高壁垒,而政治关联能够为民营上市公司带来有益的资源和竞争优势,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1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