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目 录
1 引言 1
2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概述1
2.1 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1
2.1.1 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1
2.1.2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1
2.1.3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2
2.2 内部会计控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2
2.2.1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2
2.2.2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监督3
2.2.3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审计3
3 我国内部会计控制所面临的问题 4
3.1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4
3.2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4
3.2.1 公司治理结果存在问题4
3.2.2 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4
3.2.3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5
3.2.4 内部管理职责不清6
3.2.5 会计人员素质偏低6
3.3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主要原因分析7
3.3.1 缺乏权威性的内部会计控制指导模式7
3.3.2 企业风险意识不强7
3.3.3 没有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8
3.3.4 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评价机制8
3.3.5 缺少有效的合作和沟通9
4 完善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10
4.1 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内控观10
4.2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11
4.3 推进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1
4.4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着众多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变大,企业急需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领导干部或财务人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会计造假丑闻,例如2001年震惊社会的银广夏事件,国际上类似的也有美国的安然事件、日本的东芝事件等。造成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但不能否认的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缺乏或失效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组织、机构或团体想要得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保障。内部会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 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概述
2.1 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2.1.1 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的定义随着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发展完善着,因此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也有了明确的定义和体系。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确保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有效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2.1.2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
根据1992年公布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可知,不论是企业管理层如董事长、总经理,还是基层员工,都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单位负责人应该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人,所有内部人员都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者,其中内部会计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更是最主要的主要人群。在企业内部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都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对象,而从供、产、销到人、财、物,会计人员都是最直接的相关者,会计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人员是内部会计控制最合适的执行者。会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内部控制作用,它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监督职就反映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进行内部控制的作用。
2.1.2 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要想落到实处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在设计和执行时严格遵循以下六个原则:第一是合法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定与实施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要具体分析单位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第二是有效性原则,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应遵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同时要根据执行情况和管理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控制效果;第三是全面性,内部会计控制覆盖的范围应当是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业务活动和岗位,而不能局限于财务部门,不连贯的内部会计控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是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会计控制的设计要确保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利分工明确,确保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相互配合的同时也能相互制衡监督,防止贪污造假的发生;第五是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存在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应以此原则为核心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应在合理范围内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预期控制目标;第六是动态性原则,要以发展的眼光来不断修订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以适应不同条件下的环境要求。
2.2 内部会计控制与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关概念的比较
2.1.1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与内部控制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却是两个不同概念,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它的控制范围从企业采购生产到经营管理均有涉及覆盖,其系统的关键就是会计控制系统。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机构,会计部门作为在日常经营中处理经济活动、掌控财务资料的核心部门,自然也是控制活动的重中之重。当然这并不是说控制活动只针对会计部门,切实有效的控制需要会计部门及其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的密切配合。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也逐渐完善形成体系,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理论所涉及的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局限于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与会计对象有关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手段都属于内部会计控制。会计内部控制和其他部门的控制构成了内部控制,两者相互影响,不可或缺。
2.1.2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监督
通过内部监督企业可以随时监督检查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发现其内容和执行上的缺陷并及时加以改善。企业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通常是结合当下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往往会因为制定者自身想法的局限,使设计出的内部会计控制不能面面俱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可能因为环境变化或执行人员的疏漏偏差,致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薄弱或失效。此时内部监督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能借此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进行实时的、可靠的检查与评价,及时提出补救办法,进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另一方面,内部监督的有效实施也依赖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因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审计部门通常都由单位负责人领导,缺失了必要的独立性,经常是领导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审计结果就极可能丧失公正。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配合审计监督,光依赖于内部审计部门实行会计监督,很有可能使审计部门失去独立性和公正性,能够发挥的监督作用非常有限,所谓的监管往往变成领导人自己控制掩盖真实会计信息的挡箭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变得值得怀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8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