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20200112195316]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债务融资成本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 1
1.2 研究的意义 1
第2章 文献综述 3
2.1 国外研究现状 3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2.3 文献评述 4
第3章 实证研究 5
3.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5
3.2 资产质量指标的选择 5
3.3 控制变量的选择 7
3.4 回归模型的建立 7
3.5 描述性统计和因子分析 8
3.6 回归分析 15
第4章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14
4.1 研究的结论 14
4.2 相关建议 14
4.2.1 给制造业公司的建议 14
4.2.2 给债权人的建议 15
4.3 研究的不足 15
参考文献 16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金融市场逐渐开放,特别是对于民间的资本。2010年国务院发出通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放宽对银行信贷的管制,2014年一些民营公司开始筹建银行,并得到批准。融资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在1984年之前,主要是财政融资;第二个阶段,为1984年到1990年,主要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还在初期阶段;第三阶段是1991年到现在,此时间接融资依然是主要融资手段,而直接融资在迅速的发展。民间资本的介入与民营银行的增多必然会加大银行信贷之间的竞争,促使银行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同时也会对贷款企业有着更深的考虑。而企业也可以从银行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资金用于自身发展,债务融资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重要。
国内有的学者认为资产是最为重要的会计要素,其他会计要素全部能用资产替代。比如权益可认为是资产净额,负债可认为是资产负值等。因此可以把资产作为会计计量的中心[2] 。资产的多少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通过资产的好坏和结构,我们又可以间接的看出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国内一些制造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虽然近期取得不错的经营成果。但如果这样的企业不注重资产质量的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成长,四川的长虹就曾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然而,现在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吸取投资扩大规模,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却没有对资产本身有效的管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债务融资,一方面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仍然对现在的经济有影响,同时国内经济的发展导致成本上升,外企的转移和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等等,都会使得银行借贷越来越稳健,对企业的考察也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民营银行与民间资本又带来更多的融资机会。
1.2 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强大,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可以通过上市吸纳资金,却忽视了对资产本身的优化管理。中国的经济腾飞也使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和土地使用费用等大幅增加,中国企业现在乃至今后面临的生存压力会越来越大。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制造业上市企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上市公司扩仅仅靠大规模加速企业的发展,而不重视企业资产质量将逐渐被市场淘汰。所以本研究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追求利益的同时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促使企业有着更好更长久的生存发展。
从1991年至今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取得很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大部分企业不能通过股权融资取得足够的资金。由修正的MM理论可知,增加企业债务融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价值。胡奕明和李红霞[3]利用问卷调查发现银行对企业授信时,不仅仅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也非常关注企业资产管理效率以及资产质量。我国对于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要求比较高,较少的企业能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足够的资金。所以不论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对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公司的盈利能力是评价一个公司的重要因素,债权人在评估企业不仅仅只看企业眼前的经营成果,同时更应该结合企业资产质量考察公司长期的发展能力。通过企业资产质量,债权人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例如从应收账款就可以看出企业的销售策略以及对款项回收的问题。债权人通过对企业资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借贷的风险保证债权人自身的权益。
综上所述,通过对资产质量的研究,企业可以加强资产管理,提升竞争力,降低融资成本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债权人通过企业财务报表里面反映出来的资产质量信息,合理的判断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降低借贷风险。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Titman Sheridan和Roberto Wessels[4]在1988年对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具体表现为获利性、资产担保价值 、成长性、非债务税盾和变异性债务税盾,总的概括了资产的性质。Harris和Raviv[5]认为公司质量由公司的管理能力、资产的质量等构成,研究资产结构和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自Ball和Brown在1968年发现会计盈余信息具有信息含量的证据后,大量西方的文献证明会计信息具有信息含量对贷款市场影响很大,能够保护债权人利益和提高贷款市场的效率。Bharath[6]认为公司财务报告是债权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对未来现金流进行估计时,有助于债权人对公司违约风险进行评价。Ball,Bushman和Vasvari[7]提出了债务契约价值概念,即借款公司的财务信息能有效的体现贷款质量,会计信息对债务契约价值的影响会随着这种能力的提高而增大,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价值能有效缓解债务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国外专家学者对会计信息、债务的本身、银行信贷以及债务契约有着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外国人对于债务契约的重视。虽然他们在资产质量影响债务融资这方面研究较少,但由于资产质量可以通过会计信息反映,所以在他们研究里多少可以看到资产质量的影子。
2.2 国内研究现状
资产被认为是由过去交易或着事项形成,由企业能够拥有或控制,将来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资源。
李树华和陈征宇[8](1998)在他们的研究中第一次提出了资产质量的概念。王生兵和谢静[9]将资产性质概括成三个方面。他们认为资产质量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综合,并针对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这些易形成不良资产的项目提出了评价指标。
钱爱民和张新民[10]把资产质量看作是公司管理和治理的成果,是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并认为资产有三个特征分别为整体质量特征、结构的质量特征和个体质量特征,较为全面的构建了资产质量体系。徐文学和姚昕[11]以资产的存在性、有效性和收益性构建了一套质量评估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构造出资产质量评价函数,以此对江苏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排名,并认为企业经营者应提高企业收益性并合理的加速资产流动,从而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3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