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研究以美的并购东芝电器为例

在并购流程中,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很关键的一步,如何对支付方式进行选择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支付作为企业并购流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支付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并购的结果以及整合后企业的后续的经营。本文以美的有限公司并购东芝电器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支付方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美的在并购过程中对与支付方式如何选择,希望能够对同类情况的公司在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方面提供借鉴。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一、引言2
二、文献综述2
(一)研究起源2
(二)结合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2
(三)述评3
三、不同支付方式的分析3
(一)现金支付方式3
(二)股票支付方式4
(二)混合证券支付方式5
四、案例分析5
(一)交易双方概况5
(二)并购过程回顾5
(三)并购支付方式6
(四)并购目的分析6
(五)美的财务状况分析7
(六)支付方式的比较8
(七)支付方式的选择及评价9
(八)选择现金支付涉及的理论9
六、研究结论与不足9
(一)结论9
(二)不足9
七、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研究
——以美的并购东芝电器为例
引言
引言
我国的企业大多通过利用自身积累寻求发展或者通过并购获取自己的稀缺资源来发展企业。但是,谋求自身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积累资金谋求发展,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伴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单一的自我发展不能满足我国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利用并购重组可以使企业利用已有资源,并购重组以求迅速整合来获得自身短缺资源,可以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近几年来,通过并购重组这种方式来获得新发展己经成为现代企业快速扩张的重要发展方式之一。
本次选择的案例是美的并购东芝电器,主要是在东芝电器的白色家电部分。就行业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言,我国的白色家电在近年来销量呈稳定上升状态。目前我国的白色家电市场在中小城市新产品购买需求旺盛,而且已经在服务、管理与效率方面进行比拼。近年来,许多国际白色家电巨头进入,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好多外国企业在近几年均在中国市场对相关方面进行了调整,这表明,该行业的竞争将逐步转向国际间企业的竞争。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大,国内企业生存环境将变得艰巨,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以及获得市场竞争力,之后几年,行业内兼并重组现象将愈加明显。
文献综述
(一)研究起源
一些西方国家资本市场已经相对成熟,并购活动发展的比较早,所以国外对并购以及并购中的支付方式研究起步早,相对成熟。所以国内最开始的相关研究是从对西方国家的并购支付方式的研究开始的,之后逐渐过渡到针对国内的相关研究,并逐步发展扩展。
并购数量日益增加一级资本市场逐渐趋向完善,并购流程中的的支付方式也在不断增加和发展。强莹(1998)就比较了西方国家的企业中的并购选择的支付方式,并且说明了西方国家并购中的支付方式选择多元化,并且详细分析了收购的概念、各种支付方式的具体条件、利弊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胡玲和李瑛(1999)对此针对性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与之前的分类不同,他们将国内支付分为现金、资产折价、自由转让、股权互换和杠杆收购,并指出国内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支撑并购活动的大规模开展的问题。
(二)结合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并购中,支付的前提是融资问题,在并购支付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融资问题。季成和任荣明(2007)认识到融资的重要性,对企业并购中的融资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结合相关的影响因素,对国内外以及跨国收购中的融资问题进行了对比总结,并且得出结论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需要重点考虑融资的选择,这对之后的支付有一定的影响。王宛秋和赵子君(2008)选取了2003年至2007年中国的海外并购支付方式。并基于此,对海外并购中中国的并购支付方式详细分析其特点与成因。最后得出结论,对我国跨国并购支付方式选择做出了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单一的支付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并购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该制度缺陷有了一定的缓解,基于并购的非现金并购在提高并购绩效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王培东(2008)认为,并购支付方式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选择支付方式时,将以提高股东的价值增值诉求,中介机构将在选择最优的支付结构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葛文雷和平静(2009)进行了一项对并购后的支付模式的实证研究,选取了06年在中国上市的96家企业,通过比较现金并购和非现金并购两种支付方式的支付结果以及进行必要的绩效分析,最后由于要考虑到并购后的绩效问题,所以最后得到的结论是非现金支付优于现金支付。
由于中国仍在并购业务的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在该领域的税收法律法规笼统模糊,存在诸多的法律真空。我国尚未制定相应的并购支付方式的税收规则,容易造成纳税人的筹划效应。因此,李维萍(2008)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并讨论了中国的并购支付方式的税收规则。
有地学者还发现,并购是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并购事件越来越多,支付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学者们对于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结论。常启军和张俊(2015)从控制权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出发,选取了419家上市公司,并且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提下,信息不对称是选择支付方式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并且并购方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时一般会选择支付现金的方式。罗付岩(2016)对银企关系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12到2016年的并购数据,针对银行关联度这方面因素对支付选择的影响做出了分析。秦凤鸣和李明明(2016)从信用评级角度出发,探究评级存在与否以及评级水平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建立一定的模型考察发现存在信用评级以及评级较高的公司会支付较多的现金,并且一般会选择现金支付的方式。而且,如果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的情况下,信用评级对支付方式的影响倾向于越小。赵子坤(2017)选取2010年到2013年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从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的角度出发,运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逐渐加深,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基础上,资本结构在对提升并购效率的方面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是不同的。赵息和孙世攀(2015)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资本结构的角度而言,探究了其对支付方式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48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