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跨文化交流已不知不觉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也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如今,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美国电影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更是以雷霆之势震惊了各国电影界。于2009年末上映的电影《阿凡达》在引进中国后,立即掀起了一场观影狂潮,给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阿凡达》作为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一个顶峰之作,在跨文化传播中无疑是一个成功的的代表之作。本文以《阿凡达》为典型案例,先对其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再分析它在中国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因素。成功因素的研究主要先是对《阿凡达》本身进行了全面的文本分析,包括对其技术创新的分析和情境设计的分析。然后再对受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即中国观众的接收基础以及《阿凡达》与中国文化高度契合的精神诉求。文章最后,基于《阿凡达》在中国成功跨文化传播的案例分析,提出中国电影在全球化时代创造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国际性中国电影的几项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基础 1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4研究方法 2
2.《阿凡达》跨文化传播概述 4
2.1跨文化传播概念 4
2.2《阿凡达》的故事概要 4
2.3《阿凡达》跨文化传播现状 4
2.3.1票房情况 5
2.3.2各界影评 5
2.3.3中国观影状况 5
3.《阿凡达》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因素分析 7
3.1技术创新 7
3.2情境设计 7
3.2.1“陌生”情境设计 8
3.2.2“熟悉”情境设计 8
3.3中国受众的接收基础 8
3.3.1接受环境 8
3.3.2 受众心理特征 9
3.4与中国时代精神的契合 10
3.4.1契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0
3.4.2切合近代以来所追求的民主自由思想 11
3.4.3吻合当下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 12
4.中国电影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迫切性和对策 13
4.1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迫切性 13
4.2中国电影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对策 13
4.2.1探索电影内容和技术的革新 13
4.2.2适应国际受众的观影心理 14
4.2.3把握本土与国际之间的契合点 14
4.2.4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电影人才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今社会,“全球化”无论在哪个研究领域都是最为热门的话题。全球化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包括文化的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也渐渐被大家所熟知。虽然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崛起,但就目前而言,文化全球化更多的是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文化通过好莱坞大片,借助其跨国集团的丰厚资金和先进技术传到中国,而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却较少被外国的观众所接收。
置身于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跨国媒体扩张和消费主义横行的宏大现实语境中,各国家、各民族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文化的影响力,让本民族的文化不被他国文化所同化,从而在跨文化传播中增强本国的文化软实力。[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面对代表美国文化的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而毫无还手之力感到震惊和冲击的同时,更应该对其进行深刻地反思,学习如何更好地借鉴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经验,促进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其中,《阿凡达》作为好莱坞电影的顶峰之作,在跨文化传播中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代表。尤其是在中国,《阿凡达》是疯狂卖座,中国市场更是对其全球票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对电影《阿凡达》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研究分析成为本论文的重要课题来源。
1.2国内外研究基础
人类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古来有之。15世纪末的欧洲,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中国古代张骞出塞、玄奘取经,这些均是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具体表现。虽然历史上跨文化互动已经有不止两千年,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才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2]到了20世纪70年代,有关跨文化传播的书籍才陆续出版,例如拉里A萨默瓦与理查德E波特合著的《跨文化传播学》。此书中,这样定义跨文化传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而1975年,康顿和尤斯在《跨文化传播简介》中,从人类学、语言学与传播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阐述了“跨文化传播”的涵义。[3]
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这词才被译成中文,首次出现于汪琪在台湾出版的《文化与传播:“世界村”里的沟通问题》,该书中讨论了与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的几个基本的主题。[2]中国大陆到了1995年,关世杰才在北京出版了第一本跨文化传播学的书——《跨文化交流学》。他认为“跨文化交流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包括国与国、团体与团体和个人间的交流。”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渐渐深入,相关著作和文章也不断的增多。单波在其著作的《跨文化传播新论》中认为“跨文化传播是与人类成长的历史相伴随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邵培仁和潘祥辉在《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并提出传播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交流。”陈国明则认为“‘跨文化传播’就是来自两个各异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王元在其文章中指出“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较量冲突和包容共进,而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运动。”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只有短短半个世纪多,但不得不说还是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的,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参考依据。然而另一方面,虽说跨文化传播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产生就发生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影视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对《阿凡达》的跨文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以它为主要案例分析其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的只有张一吟的《<阿凡达>流行中国大陆的跨文化传播分析》,因此对其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开拓空间。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便是以跨文化传播成功典范,好莱坞电影《阿凡达》为例,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文本分析,探讨其在中国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创造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国际性中国电影的几项对策建议。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中国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警醒人们在面临来自好莱坞电影的严峻挑战下,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振兴中国文化,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性传播,加快我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进程,抢夺国际文化传播中的话语权,从而使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基础 1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4研究方法 2
2.《阿凡达》跨文化传播概述 4
2.1跨文化传播概念 4
2.2《阿凡达》的故事概要 4
2.3《阿凡达》跨文化传播现状 4
2.3.1票房情况 5
2.3.2各界影评 5
2.3.3中国观影状况 5
3.《阿凡达》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因素分析 7
3.1技术创新 7
3.2情境设计 7
3.2.1“陌生”情境设计 8
3.2.2“熟悉”情境设计 8
3.3中国受众的接收基础 8
3.3.1接受环境 8
3.3.2 受众心理特征 9
3.4与中国时代精神的契合 10
3.4.1契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10
3.4.2切合近代以来所追求的民主自由思想 11
3.4.3吻合当下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 12
4.中国电影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迫切性和对策 13
4.1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球化时代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迫切性 13
4.2中国电影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对策 13
4.2.1探索电影内容和技术的革新 13
4.2.2适应国际受众的观影心理 14
4.2.3把握本土与国际之间的契合点 14
4.2.4培养精通中西文化的电影人才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绪论
1.1研究背景
现今社会,“全球化”无论在哪个研究领域都是最为热门的话题。全球化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国家间的交流,包括文化的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也渐渐被大家所熟知。虽然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崛起,但就目前而言,文化全球化更多的是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文化通过好莱坞大片,借助其跨国集团的丰厚资金和先进技术传到中国,而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却较少被外国的观众所接收。
置身于当今社会文化全球化、跨国媒体扩张和消费主义横行的宏大现实语境中,各国家、各民族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自身文化的影响力,让本民族的文化不被他国文化所同化,从而在跨文化传播中增强本国的文化软实力。[1]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面对代表美国文化的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而毫无还手之力感到震惊和冲击的同时,更应该对其进行深刻地反思,学习如何更好地借鉴其跨文化传播成功的经验,促进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其中,《阿凡达》作为好莱坞电影的顶峰之作,在跨文化传播中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代表。尤其是在中国,《阿凡达》是疯狂卖座,中国市场更是对其全球票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对电影《阿凡达》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研究分析成为本论文的重要课题来源。
1.2国内外研究基础
人类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古来有之。15世纪末的欧洲,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中国古代张骞出塞、玄奘取经,这些均是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具体表现。虽然历史上跨文化互动已经有不止两千年,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爱德华霍尔才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概念。[2]到了20世纪70年代,有关跨文化传播的书籍才陆续出版,例如拉里A萨默瓦与理查德E波特合著的《跨文化传播学》。此书中,这样定义跨文化传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境。”而1975年,康顿和尤斯在《跨文化传播简介》中,从人类学、语言学与传播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全面阐述了“跨文化传播”的涵义。[3]
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这词才被译成中文,首次出现于汪琪在台湾出版的《文化与传播:“世界村”里的沟通问题》,该书中讨论了与跨文化传播学相关的几个基本的主题。[2]中国大陆到了1995年,关世杰才在北京出版了第一本跨文化传播学的书——《跨文化交流学》。他认为“跨文化交流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包括国与国、团体与团体和个人间的交流。”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随着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渐渐深入,相关著作和文章也不断的增多。单波在其著作的《跨文化传播新论》中认为“跨文化传播是与人类成长的历史相伴随的文化现象,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邵培仁和潘祥辉在《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并提出传播的本质在于文化的交流。”陈国明则认为“‘跨文化传播’就是来自两个各异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王元在其文章中指出“跨文化传播是全球化与地域性、同质化与异质化两种文化力量的较量冲突和包容共进,而并不只是一个单向的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运动。”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只有短短半个世纪多,但不得不说还是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的,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意义和参考依据。然而另一方面,虽说跨文化传播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产生就发生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影视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对《阿凡达》的跨文化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以它为主要案例分析其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的只有张一吟的《<阿凡达>流行中国大陆的跨文化传播分析》,因此对其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开拓空间。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如今,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便是以跨文化传播成功典范,好莱坞电影《阿凡达》为例,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文本分析,探讨其在中国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如何从中汲取经验,创造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国际性中国电影的几项对策建议。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中国电影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警醒人们在面临来自好莱坞电影的严峻挑战下,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功能,振兴中国文化,实现中国电影的国际性传播,加快我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的进程,抢夺国际文化传播中的话语权,从而使中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