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中心城的人口问题浅析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是个经历了人口快速转变的人口大国,同时也处在一个经济迅速发展与社会、文化快速变化的时代。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人口的发展现状,我们利用相关人口指标与重庆、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比较,采用建立离散人口发展的Leslie模型进行人口的中短期预测,对其在人口规模、行业人口以及人口质量方面提出一些促进城市地区发展的人口政策建议。最后对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过剩人口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研究背景 1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 应用前景 2
2 长株潭人口状况与发展分析 2
2.1 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2
2.2 城市人口结构分析 3
3 人口预测模型 4
3.1 问题描述 4
3.2 基本假设 4
3.3 符号说明 4
3.4 模型建立 4
3.5 模型评价与改进 9
3.6 结论 9
4 模型对长株潭城市发展政策的影响 9
4.1 现状分析 9
4.2 政策建议 9
5 不足与展望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长株潭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问题浅析
引言
经济建设的目标在于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劳动力与物质生产资料是相互依存又互相制约的。我们知道一定的人口规模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当人口增加超过了当前社会与经济的承受极限时,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人口的负面影响,因此可见人口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的平衡关系。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口的结构甚至比人口总量更能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显然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拥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如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与未成年人比例为1:3,但赡养1亿的老年人也未必比抚养3亿的未成年人简单。缩小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湖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长株潭地区无疑是其中心城市发展中的代表。对于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问题,对于其的人口增长趋势,在我国诸多政策以及大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预测模型,利用统计局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与回归分析,对最大人口问题以及人口承载力问题就行分析,同时对区域内的人口数量,结构与质量等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浅析。
⒈研究背景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十九世纪,马尔萨斯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作为假设前提,提出了土地数量与质量对经济增长的限制作用,后人称之为“人口爆炸论”——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理论。即人口在没有加以外界条件干扰下,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且总量固定,因此生活资料的增长非常缓慢,具体表现出算数级数的形态。从静态的来看,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并不突出,两者能和谐共存,然后若从动态的角度看,人口的增长量将必然超出自然资源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那么不仅自然环境与资源在未来将遭到破坏,而且人口的数量也必将会有各种灾难性的形式,如饥荒、战争、瘟疫等的出现而减少 [1]。
1910年,Knut.Wecksell在日内瓦国际马尔萨斯主义者联盟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适度人口”的概念。而英文科学家E.坎南创立了“适度人口论”,在20到30年代风行一时。“适度人口”指的就是一国内的经济生产潜力所允许的最大生产规模时所能够容纳的极限人口。
1996年著名的瑞士人口学家N.Keyfitz发表了名为《人口增长、发展和环境》论文,他强调人口学家在关注人口数量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环境的和谐发展。当然,人口素质问题也是重中之重。若从追求最大收益的角度看,不论人口的多少,都会产生边际报酬递减和增长容量的问题,而如果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也必然有一个适度的人口规模。
国内的研究也基本限于数量范畴,在20世纪80年代末,胡鞍钢指出:中国就应以“适度人口目标”做为人口的发展目标。从就业和人均收入、老龄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人口与环境等方面探讨中国的适度人口,并提出了不同时期的中国适度人口目标,分别为:2000年的总人口下限为12.5亿,上限12.7亿;2020年下限为12.8亿,上限为14.6亿;2050年下限为13.1亿,上限为15.1亿;2100年下限为10.2亿,上限为14.4亿。当然,关于其选择的参数是否够全面与可靠,尚未可知。
1988年,田雪原教授在总结了国际上对适度人口的相关研究后,指出真正的适度人口是在19世纪中叶由英国经济学家E.坎南提出,后经由H.道尔顿等人发展,将人口数量、文化素养、健康状况、预期寿命等变量引入适度人口研究,提出了 “经济适度人口”,“实力适度人口”等学说。这些理论突破了人口数量界限,对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来说,人口的数量适当,同时应稳步提高,结构合理,即能够促进人口与其他因素协调发展”[2]。
1.2 应用前景
中国的人口问题无疑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问题。在步入21世纪,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加上中国加入WTO开初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整合”,中国的人口问题将更趋严重与复杂化。对于人口问题的研究,我们需要对他的社会性,综合性,实证性以及微观化进行分析,而在日益全球化、商品化的经济大潮中,运用合适的数学建模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未来进行预测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合理的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在如今的经济分析中已成为必然。在最后,我们拓展了人口问题的政治视角,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处境,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即政治排斥问题进行浅析。
⒉长株潭人口状况与发展分析
2.1 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化、教育、技术等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表现为由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传统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地区产业、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型演变,农村人口逐渐的向城市人口转移,同时城市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2014年末长株潭总人口为1395.55万,其中城镇人口达900.66万,城市化水平达到62%[3]。
表一 湖南省常住人口男女比例以及城乡人口比例
总户数
(万户)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jsjkxyjs/18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