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外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以理工为例【字数:14912】
摘 要书无论何时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交朋友,它可以让你受益无穷。一名当代的优秀大学生,特别需要广泛阅读有益之书,以适应信息迅速增长的当代竞争型社会。在如今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实际情况急需改善。本文就此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参与式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根据调查得到的结果,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影响,深度探寻大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点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从而提高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大学生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含义,同时并为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提出比较合理化建议,让大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更好地成长。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3 研究思路 4
2.相关概念与问卷设计 6
2.1 相关概念 6
2.1.1 阅读和兴趣的定义 6
2.1.2 阅读兴趣 6
2.1.3 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6
2.2 问卷设计 7
3.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实证分析 8
3.1 背景分析 8
3.2 课外阅读调查结果 8
3.2.1 研究对象 8
3.2.2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8
3.2.3课外阅读的动机 9
3.2.4阅读量 9
3.2.5阅读类型 10
3.2.6阅读内容 10
3.2.7课外阅读现状满意度 11
3.2.8课外阅读方法 11
3.2.9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 12
3.2.10阅读计划 12
3.3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因素分析 13
3.3.1阅读目的不明确 13
3.3.2阅读内容不恰当 13
3.3.3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14
3.3.4阅读方法不正确 15
4.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4.1结论 16
4.2政策建议 16
4.2.1明确阅读目的,培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良好阅读习惯 16
4.2.2激发阅读兴趣,改进阅读方法 16
4.2.3教师加强引导,推动大学生课外阅读 17
4.2.4加强图书资源配置 17
4.2.5倡导校园阅读文化 17
结 语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致 谢 2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一方面由于现在多样化的信息、新颖独特的内容、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等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阅读注意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等部分的弱化,甚至更有甚者造成退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出现越来越多的浅阅读、焦虑阅读等不良现象,尤其是现如今的大学生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当今校园中,大学生很少进行阅读,由于阅读兴趣、方式方法的变化,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文学、哲学等作品逐渐失去了兴趣。许多名作都被制作成电视剧电影,学生只需要坐在座位上观看,基本上可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电视剧中的人物在他们眼前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此以来,他们也就不再热衷于思考作品的内容,只是肤浅了解一下作品的大概框架。对于情节复杂和结构庞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巨著,在现在年轻的大学生眼中就是一个超负荷的工作量,他们觉得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就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没有任何效果。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学作品的地位在人们心中逐渐降低,大有随风飘逝的状态。面对文学作品的衰落,一些网络文学和流行影视文学逐渐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毫无疑问,与简单的文字传播相比较,音频和视频图像的传播的确有更多的优势。
在现在的大学生生活中,他们觉得书读的少或者不读书,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可是,如果不会使用数字多媒体进行上网,他们会觉得与别人不合群,自己融入不到这个圈子中,他们会感到孤独。在现代化的校园里,到处可见学生不是拿着手机就是玩着电脑,他们沉迷于微信、QQ、快手、抖音以及各种网络直播。快速发达的科技化、网络化、数字化,严重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阅读心理,他们渐渐习惯于在数字多媒体上进行阅读书籍,长期过度依赖丰富多彩的图像信息,快速接收及遗忘,此时就会大大降低对阅读的兴趣,思维也会变得简单化。例如长期沉迷于电视、电脑,长期观看休闲卡通漫画类书籍,就会陷入对图像痴迷的状态,对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根本提不起兴趣。还有许多流行的娱乐休闲的阅读方式过于庸俗,会抑制大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学生的阅读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现象中,较为严重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文化而忽视了书籍的内涵,色彩艳丽的图画书籍较为喜欢,纯文本的则是少之又少。
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外阅读的阅读者更具有独立自主性,所进行阅读的内容也是更加多样化,阅读方式和方法也是综合运用,从而更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阅读水平,让他们的思想接受丰富的教育。大学的学习生活离不开课外阅读的陪伴,它是整个大学读书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摆脱以往被动学习的好方法,更好适应大学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补充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内涵、提高整体个人素质,这是大学生吸收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人格的重要途径。为此,详细了解和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重点研究分析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对引导大学生会阅读、多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时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最佳时期,是大量接受新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大量阅读,将会使大学生能够在优秀文化的碰撞和影响中吸收智慧,从而培养品德、净化思想,为自己未来以后的美好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种即将注入社会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应该随时准备充实和提高自己,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增加社会储蓄知识。大学生应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源,拓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1.2 文献综述
黄兰(2018)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真实有效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目的不明确、结构不合理、数量不合格、时间不足。建议当代大学生要明确阅读目的,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改变阅读方法,接受老师指导,参加特色读书活动,开展“共享阅读”[1]。
目 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文献综述 2
1.3 研究思路 4
2.相关概念与问卷设计 6
2.1 相关概念 6
2.1.1 阅读和兴趣的定义 6
2.1.2 阅读兴趣 6
2.1.3 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6
2.2 问卷设计 7
3.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实证分析 8
3.1 背景分析 8
3.2 课外阅读调查结果 8
3.2.1 研究对象 8
3.2.2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8
3.2.3课外阅读的动机 9
3.2.4阅读量 9
3.2.5阅读类型 10
3.2.6阅读内容 10
3.2.7课外阅读现状满意度 11
3.2.8课外阅读方法 11
3.2.9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因素 12
3.2.10阅读计划 12
3.3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因素分析 13
3.3.1阅读目的不明确 13
3.3.2阅读内容不恰当 13
3.3.3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14
3.3.4阅读方法不正确 15
4.结论与政策建议 16
4.1结论 16
4.2政策建议 16
4.2.1明确阅读目的,培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良好阅读习惯 16
4.2.2激发阅读兴趣,改进阅读方法 16
4.2.3教师加强引导,推动大学生课外阅读 17
4.2.4加强图书资源配置 17
4.2.5倡导校园阅读文化 17
结 语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致 谢 2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一方面由于现在多样化的信息、新颖独特的内容、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等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阅读注意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等部分的弱化,甚至更有甚者造成退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出现越来越多的浅阅读、焦虑阅读等不良现象,尤其是现如今的大学生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当今校园中,大学生很少进行阅读,由于阅读兴趣、方式方法的变化,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文学、哲学等作品逐渐失去了兴趣。许多名作都被制作成电视剧电影,学生只需要坐在座位上观看,基本上可以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电视剧中的人物在他们眼前生动地展现出来,如此以来,他们也就不再热衷于思考作品的内容,只是肤浅了解一下作品的大概框架。对于情节复杂和结构庞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巨著,在现在年轻的大学生眼中就是一个超负荷的工作量,他们觉得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就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没有任何效果。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学作品的地位在人们心中逐渐降低,大有随风飘逝的状态。面对文学作品的衰落,一些网络文学和流行影视文学逐渐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毫无疑问,与简单的文字传播相比较,音频和视频图像的传播的确有更多的优势。
在现在的大学生生活中,他们觉得书读的少或者不读书,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可是,如果不会使用数字多媒体进行上网,他们会觉得与别人不合群,自己融入不到这个圈子中,他们会感到孤独。在现代化的校园里,到处可见学生不是拿着手机就是玩着电脑,他们沉迷于微信、QQ、快手、抖音以及各种网络直播。快速发达的科技化、网络化、数字化,严重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们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阅读心理,他们渐渐习惯于在数字多媒体上进行阅读书籍,长期过度依赖丰富多彩的图像信息,快速接收及遗忘,此时就会大大降低对阅读的兴趣,思维也会变得简单化。例如长期沉迷于电视、电脑,长期观看休闲卡通漫画类书籍,就会陷入对图像痴迷的状态,对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根本提不起兴趣。还有许多流行的娱乐休闲的阅读方式过于庸俗,会抑制大学生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学生的阅读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现象中,较为严重的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网络文化而忽视了书籍的内涵,色彩艳丽的图画书籍较为喜欢,纯文本的则是少之又少。
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课外阅读的阅读者更具有独立自主性,所进行阅读的内容也是更加多样化,阅读方式和方法也是综合运用,从而更有利于培养独立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阅读水平,让他们的思想接受丰富的教育。大学的学习生活离不开课外阅读的陪伴,它是整个大学读书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生摆脱以往被动学习的好方法,更好适应大学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补充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还可以拓宽视野、增加内涵、提高整体个人素质,这是大学生吸收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人格的重要途径。为此,详细了解和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重点研究分析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对引导大学生会阅读、多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时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最佳时期,是大量接受新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大量阅读,将会使大学生能够在优秀文化的碰撞和影响中吸收智慧,从而培养品德、净化思想,为自己未来以后的美好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种即将注入社会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应该随时准备充实和提高自己,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增加社会储蓄知识。大学生应丰富自己的学习资源,拓展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1.2 文献综述
黄兰(2018)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真实有效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目的不明确、结构不合理、数量不合格、时间不足。建议当代大学生要明确阅读目的,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改变阅读方法,接受老师指导,参加特色读书活动,开展“共享阅读”[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