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二中未来教室设计方案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在多媒体教学的领域中可谓是大有作为。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功能的未来教室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我国学校目前多媒体教室的功能都不是很完整,多媒体设备、计算机设备都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如何充分的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高效、丰富、直观的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未来教室的建设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这是新区二中的一次充满想象力的尝试,未来教室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学习,教师备课、教学,创造先进有效的舒适环境,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其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目 录
一、引言 2
二、方案设计详述 2
(一)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2
(二)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3
(三)装修设计 3
三、录播系统及设备详情 8
(一)便携式录播主机 9
(二)技术特点 9
四、施工中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案 11
(一)布线管道与设计不一致 14
五、未来教室综合布线汇总模 14
(一)教室背后 14
(二)教室背后 14
(三)教室前部左上角 14
(四)讲台位置 15
六、录播系统的使用 16
七、未来教室的应用 19
八、总结 27
九、致谢 22
一、引言
时至21世纪,计算机科学技术日趋成熟,可以这么说,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了。就算十年前,去医院挂号还需要排队苦等,现在去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自助网上预约了,而且现在这都是很普及的了,早已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了,那么在老师教学的方面,却依然还是投影机,大屏幕,PPT之类略显陈旧的师生交互工具,这时,新区二中的相关负责老师提出建设一个未来教室的设想。想要实现能够前后多摄像头自动抓捕动作,能够自动跟随目标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学生不需要起立回答问题,从而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并且师生能够实时产生互动,老师将所授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有了想法可以立即表达出来,老师再来答疑解惑,这样老师上课的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率与学生知识的稳固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另外要求该教室能够通过多块大屏进行直播或者全程录播,而且通过专业的教学软件,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寓教于乐。
在这样的要求下,未来教室设计方案适时的应孕而出。由于未来教室的特殊性,注定了它与别的教室有着各种的不同。例如初期在设计该项目综合布线,就遇到了一些不小的问题,主要是在经过施工单位一次装修后,由于负责施工的单位并不知道这间教室的特殊性,将其室内的布置和别的教室一刀切,导致许多原本我们预留的穿线管与穿线口都被破坏,我们无奈只能在粉刷好的墙面上再次开槽放管,所以在即将进行二次装修时,我们及时与工地负责人交流,从而解决了综合布线方案与原本施工方装修方案的矛盾。这之后我们多次与学校负责人协商沟通,充分的了解了他们对于未来教室的诉求。得知他们需要在教室后方再设置一个有单向玻璃的观察室,这一举又大大加大了我们的设计难度,因为学校的教室都是早已划分好的,我们不好再去生造出一间教室来,所以观察室是在原本留给未来教室的面积上硬划出一块地来建设,这样一来,未来教室就分为演播室(教学的教室)和观察室两块了,所以各个设计又需要一改再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终于向新区二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由于计算机技术时刻在飞速发展,所以整个未来教室在设计上要有充分的可拓展性,以满足日后的使用。
二、方案设计详述
(一)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未来教室综合布线需要具有的特点:
1. 实用性:既能够适应现在的技术要求,实现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又能够满足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技术新功能。
2. 灵活性;能灵活应用,即任一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如打印机、传真机、终端或计算机;
3. 模块化: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能够即插即用,方便快捷;
4. 扩充性:整个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发展时,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5. 标准性:满足国际标准(一九九五年通过的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欧洲标准:EN50173 等);[2]
未来教室的设计目标总的来说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对外通链接广域网,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系统。
(二)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1、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采用的业界的先进技术,选用的设备和软件应是国内外著名厂商的主流的、先进的产品,但又不盲目追求面子工程。适应学校投资能力,既先进有实用。能满足性能要求,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易于学习、掌握和应用。人机界面友好。应用环境良好。
2、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选用的设备、软件和通讯协议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由于学校的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楼栋早已经建成,不能完全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标准,但应尽量靠近标准。要使网络硬件环境、软件环境、通讯环境、操作平台与高层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减至最小,便于发挥各自的优势。
3、开放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能适应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软件技术。
硬件上简便的重新组合能够支撑新环境要求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能适应学校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应用系统能适应用户发展的新要求,易于修改和扩展新功能。
4、经济性与可扩充性原则
在达到总设计目标效果下,争取高的性价比,力争少花钱,多办事。
(三)装修设计
未来教室对教室的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做吸音吊顶、隔音窗户及遮光吸音窗帘、防静电航空PVC。需要使用吸音材料对墙壁进行包裹,灯光则要求必须使用三基色冷光源灯,教室整体光线要明亮、均匀,详见图21。
1、整体装修设计原则
墙壁颜色应尽量选用浅色调,最好避免与肤色相近的颜色,有可能会降低图像识别准确率。
录制课程的时候,尽量使用室内照明,避免室外和室内光线的色温不一致造成偏红或偏蓝色调。
图21 平面布置图
2、声学装修设计原则
顶棚安装吊顶,使用600*600(mm)规格的矿棉吸音板吊顶,形成中空层。
四周墙壁使用木质吸音板,板后搭轻钢龙骨,内嵌广播级吸音阻燃吸音棉。不能被木质吸音板覆盖的地方使用高性能聚酯纤维吸音棉。
地面使用橡胶地毯、化纤地毯或者圈绒地毯。厚度建议23mm。
窗帘选用厚重、表面粗糙的窗帘,色调采用浅色调的窗帘布。
门使用木芯板开条,内添吸音棉,外海绵包软皮革。见图21。
3、环境灯光设计原则
目 录
一、引言 2
二、方案设计详述 2
(一)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2
(二)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3
(三)装修设计 3
三、录播系统及设备详情 8
(一)便携式录播主机 9
(二)技术特点 9
四、施工中所遇问题与解决方案 11
(一)布线管道与设计不一致 14
五、未来教室综合布线汇总模 14
(一)教室背后 14
(二)教室背后 14
(三)教室前部左上角 14
(四)讲台位置 15
六、录播系统的使用 16
七、未来教室的应用 19
八、总结 27
九、致谢 22
一、引言
时至21世纪,计算机科学技术日趋成熟,可以这么说,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了。就算十年前,去医院挂号还需要排队苦等,现在去只需在家动动手指,就可以自助网上预约了,而且现在这都是很普及的了,早已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了,那么在老师教学的方面,却依然还是投影机,大屏幕,PPT之类略显陈旧的师生交互工具,这时,新区二中的相关负责老师提出建设一个未来教室的设想。想要实现能够前后多摄像头自动抓捕动作,能够自动跟随目标移动,并且能够实现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学生不需要起立回答问题,从而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并且师生能够实时产生互动,老师将所授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有了想法可以立即表达出来,老师再来答疑解惑,这样老师上课的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率与学生知识的稳固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另外要求该教室能够通过多块大屏进行直播或者全程录播,而且通过专业的教学软件,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寓教于乐。
在这样的要求下,未来教室设计方案适时的应孕而出。由于未来教室的特殊性,注定了它与别的教室有着各种的不同。例如初期在设计该项目综合布线,就遇到了一些不小的问题,主要是在经过施工单位一次装修后,由于负责施工的单位并不知道这间教室的特殊性,将其室内的布置和别的教室一刀切,导致许多原本我们预留的穿线管与穿线口都被破坏,我们无奈只能在粉刷好的墙面上再次开槽放管,所以在即将进行二次装修时,我们及时与工地负责人交流,从而解决了综合布线方案与原本施工方装修方案的矛盾。这之后我们多次与学校负责人协商沟通,充分的了解了他们对于未来教室的诉求。得知他们需要在教室后方再设置一个有单向玻璃的观察室,这一举又大大加大了我们的设计难度,因为学校的教室都是早已划分好的,我们不好再去生造出一间教室来,所以观察室是在原本留给未来教室的面积上硬划出一块地来建设,这样一来,未来教室就分为演播室(教学的教室)和观察室两块了,所以各个设计又需要一改再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终于向新区二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由于计算机技术时刻在飞速发展,所以整个未来教室在设计上要有充分的可拓展性,以满足日后的使用。
二、方案设计详述
(一)综合布线设计目标
未来教室综合布线需要具有的特点:
1. 实用性:既能够适应现在的技术要求,实现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又能够满足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技术新功能。
2. 灵活性;能灵活应用,即任一信息点都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硬件设备,如打印机、传真机、终端或计算机;
3. 模块化:在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能够即插即用,方便快捷;
4. 扩充性:整个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发展时,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5. 标准性:满足国际标准(一九九五年通过的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欧洲标准:EN50173 等);[2]
未来教室的设计目标总的来说是将各种不同应用的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对外通链接广域网,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系统。
(二)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1、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采用的业界的先进技术,选用的设备和软件应是国内外著名厂商的主流的、先进的产品,但又不盲目追求面子工程。适应学校投资能力,既先进有实用。能满足性能要求,易于操作、管理和维护。易于学习、掌握和应用。人机界面友好。应用环境良好。
2、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选用的设备、软件和通讯协议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由于学校的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楼栋早已经建成,不能完全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标准,但应尽量靠近标准。要使网络硬件环境、软件环境、通讯环境、操作平台与高层应用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减至最小,便于发挥各自的优势。
3、开放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能适应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软件技术。
硬件上简便的重新组合能够支撑新环境要求和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能适应学校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应用系统能适应用户发展的新要求,易于修改和扩展新功能。
4、经济性与可扩充性原则
在达到总设计目标效果下,争取高的性价比,力争少花钱,多办事。
(三)装修设计
未来教室对教室的环境要求较高,需要做吸音吊顶、隔音窗户及遮光吸音窗帘、防静电航空PVC。需要使用吸音材料对墙壁进行包裹,灯光则要求必须使用三基色冷光源灯,教室整体光线要明亮、均匀,详见图21。
1、整体装修设计原则
墙壁颜色应尽量选用浅色调,最好避免与肤色相近的颜色,有可能会降低图像识别准确率。
录制课程的时候,尽量使用室内照明,避免室外和室内光线的色温不一致造成偏红或偏蓝色调。
图21 平面布置图
2、声学装修设计原则
顶棚安装吊顶,使用600*600(mm)规格的矿棉吸音板吊顶,形成中空层。
四周墙壁使用木质吸音板,板后搭轻钢龙骨,内嵌广播级吸音阻燃吸音棉。不能被木质吸音板覆盖的地方使用高性能聚酯纤维吸音棉。
地面使用橡胶地毯、化纤地毯或者圈绒地毯。厚度建议23mm。
窗帘选用厚重、表面粗糙的窗帘,色调采用浅色调的窗帘布。
门使用木芯板开条,内添吸音棉,外海绵包软皮革。见图21。
3、环境灯光设计原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js/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