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三轴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
典型零件三轴加工工艺分析与编程[20200123183408]
日期: 2012年10月15日 【摘要】
此论文主要研究关于盘的加工工艺与工艺分析。本设计通过对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零件工艺性等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编写加工零件的程序,及软件模拟仿真加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数控技术;工艺分析;编程;模拟仿真;
引言 1
一 .数控机床简介 2
(一)数控机床技术特点 2
(二)数控机床特点及未来趋势 2
二、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4
(一)加工中心的工艺特点 4
(二)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 5
(三)加工中心加工内容的选择 5
(四)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三、图纸分析实例 6
(一)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6
(二)选择设备以及加工方案 6
(三)工艺分析 7
(四)选择刀具
四、数控仿真与编程 8
(一)数控仿真 8
(二)编程 11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谢辞 24
引言
本文是介绍关于盘的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艺分析。为了检验我们三年以来的所学,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是最好的途径。三年以来,我们学了UGCAD、AUTOCAD等绘图软件,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加工工艺、公差测量与配合等基础课程,并且实训了加工中心等加工机床,而这次的毕业设计能很好的将这些软件、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运用起来,这对我们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本毕业设计是通过零件图纸识别,难点分析,UGCAD软件建模,AUTOCAD绘制工程图、制程图,选择机床,选择刀具、夹具,确定走刀路线及切削用量,如何合理处理零件的技术特性,UGCAM对零件进行编程,模拟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检验,加工实体零件,零件的后处理,这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完成的。
一 .数控机床简介
(一)数控机床技术特点
近6年来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一直处于持续地以年均增长超过30%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2004年数控机床的产量为51860台,同比年增长40.8%,数控机床的消费量约70000余台,同比年增长约30%。数控机床需求的旺盛也促进了2004年内新建的三资和民营机床厂以及数控机床品种的明显增加。但是,另一方面进口的数控机床数量也在逐年同步增加,而且进口数控机床的消费额的增长趋势更快。2004年数控机床的进口数量同比年增长30%,而进口消费额的增长却达52%,从而导致国产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消费额中的所占比例已不足30%。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对技术和附加值高的高效精密数控机床和高性能大重型数控机床需求增长,要依靠进口解决。。大量的高档数控机床的进口,主要由于以下三个领域发展的需求:高新技术和国防工业领域;重大基础装备制造领域。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领域等。因此,对于高速超精密数控机床,国内还是欠缺的,主要依赖进口。
但是最近几年国家也加大了对数控机床研发的大力支持。科技部将为数控机床专项研发投入2亿元,主要围绕数控设备支撑技术和航天、交通、能源等方面需要的超大型超精密加工设备。第一个建立在企业的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进入审批阶段。科技部还将组织重大专项研究,在关键功能部件等配套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取得核心技术。国家的政策支持,产业扶持,这是数控机床业的春天,将会促进我国数控机床朝向世界顶级技术迈进。
(二)数控机床特点及未来趋势
1.高速度与超精度化
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高速度、超精度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特别是在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实施中,对机床各坐标轴位移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这两项技术指标又是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要求位移速度越高,定位精度就越难提高。
目前,在超高速加工中,车削和铣削的切削速度已达到5000~8000m/min以上;主轴转数在30000转/分(有的高达10万转/分)以上;工作台的移动速度(进给速度):在分辨率为l微米时,在100m/min (有的到200m/min) 以上,在分辨率为0.1um时,在24m/min以上;自动换刀速度在1秒以内;小线段插补进给速度达到12m/min。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um 提高到5u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um,提高到1~1.5u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um)。
2.高可靠性
随着数控机床网络化应用的发展,数控机床的高可靠性已经成为数控系统制造商和数控机床制造商追求的目标。对于每天工作两班的无人工厂而言,如果要求在l6小时内连续正常工作,无故障率在P(t)>99%以上,则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就必须大于3000小时。我们只对一台数控机床而言,如主机与数控系统的失效率之比为l0:1(数控的可靠比主机高一个数量级)。此时数控系统的MTBF就要大于33333.3小时,而其中的数控装置、主轴及驱动等的MTBF就必须大于l0万小时。当前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000小时以上,驱动装置达30000小时以上,但是,可以看到距理想的目标还有差距。
3.多功能化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无用时间消耗在工件搬运、上下料、安装调整、换刀和主轴的升、降速上,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些无用时间,人们希望将不同的加工功能整合在同一台机床上,因此数控机床实现了一机多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另外前台加工、后台编辑的前后台功能,充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机床利用率。数控机床还具有更高的通讯功能,现代数控机床除具有通信口,DNC功能外,还具有网络功能。
4.多轴化
随着5轴联动数控系统和编程软件的普及,5轴联动控制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开发热点,由于在加工自由曲面时,5轴联动控制对球头铣刀的数控编程比较简单,并且能使球头铣刀在铣削3维曲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的切速,从而显着改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在3轴联动控制的机床无法避免切速接近于零的球头铣刀端部参与切削,因此,5轴联动机床以其无可替代的性能优势已经成为各大机床厂家积极开发和竞争的焦点。
5.网络化
数控机床的网络化,主要指机床通过所配装的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统或上位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网络控制。数控机床一般首先面向生产现场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然后再经由因特网通向企业外部,这就是所谓Internet/Intranet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最近业界又提出了数字制造的概念。数字制造,是机械制造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国际先进机床制造商当今标准配置的供货方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在进口数控机床时要求具有远程通讯服务等功能。机械制造企业在普遍采用CAD/CAM的基础上,越加广泛地使用数控加工设备。数控应用软件日趋丰富和具有“人性化”。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等高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为工程技术人员所追求。通过软件智能替代复杂的硬件,正在成为当代机床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数字制造的目标下,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改造,ERP等一批先进企业管理软件已经脱颖而出,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日期: 2012年10月15日 【摘要】
此论文主要研究关于盘的加工工艺与工艺分析。本设计通过对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零件工艺性等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编写加工零件的程序,及软件模拟仿真加工。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数控技术;工艺分析;编程;模拟仿真;
引言 1
一 .数控机床简介 2
(一)数控机床技术特点 2
(二)数控机床特点及未来趋势 2
二、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 4
(一)加工中心的工艺特点 4
(二)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 5
(三)加工中心加工内容的选择 5
(四)加工中心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三、图纸分析实例 6
(一)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6
(二)选择设备以及加工方案 6
(三)工艺分析 7
(四)选择刀具
四、数控仿真与编程 8
(一)数控仿真 8
(二)编程 11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谢辞 24
引言
本文是介绍关于盘的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艺分析。为了检验我们三年以来的所学,毕业综合实践设计是最好的途径。三年以来,我们学了UGCAD、AUTOCAD等绘图软件,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加工工艺、公差测量与配合等基础课程,并且实训了加工中心等加工机床,而这次的毕业设计能很好的将这些软件、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运用起来,这对我们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本毕业设计是通过零件图纸识别,难点分析,UGCAD软件建模,AUTOCAD绘制工程图、制程图,选择机床,选择刀具、夹具,确定走刀路线及切削用量,如何合理处理零件的技术特性,UGCAM对零件进行编程,模拟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检验,加工实体零件,零件的后处理,这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完成的。
一 .数控机床简介
(一)数控机床技术特点
近6年来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一直处于持续地以年均增长超过30%快速发展,据初步统计2004年数控机床的产量为51860台,同比年增长40.8%,数控机床的消费量约70000余台,同比年增长约30%。数控机床需求的旺盛也促进了2004年内新建的三资和民营机床厂以及数控机床品种的明显增加。但是,另一方面进口的数控机床数量也在逐年同步增加,而且进口数控机床的消费额的增长趋势更快。2004年数控机床的进口数量同比年增长30%,而进口消费额的增长却达52%,从而导致国产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消费额中的所占比例已不足30%。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市场对技术和附加值高的高效精密数控机床和高性能大重型数控机床需求增长,要依靠进口解决。。大量的高档数控机床的进口,主要由于以下三个领域发展的需求:高新技术和国防工业领域;重大基础装备制造领域。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领域等。因此,对于高速超精密数控机床,国内还是欠缺的,主要依赖进口。
但是最近几年国家也加大了对数控机床研发的大力支持。科技部将为数控机床专项研发投入2亿元,主要围绕数控设备支撑技术和航天、交通、能源等方面需要的超大型超精密加工设备。第一个建立在企业的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进入审批阶段。科技部还将组织重大专项研究,在关键功能部件等配套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取得核心技术。国家的政策支持,产业扶持,这是数控机床业的春天,将会促进我国数控机床朝向世界顶级技术迈进。
(二)数控机床特点及未来趋势
1.高速度与超精度化
速度和精度是数控机床的两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高速度、超精度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特别是在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实施中,对机床各坐标轴位移速度和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这两项技术指标又是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要求位移速度越高,定位精度就越难提高。
目前,在超高速加工中,车削和铣削的切削速度已达到5000~8000m/min以上;主轴转数在30000转/分(有的高达10万转/分)以上;工作台的移动速度(进给速度):在分辨率为l微米时,在100m/min (有的到200m/min) 以上,在分辨率为0.1um时,在24m/min以上;自动换刀速度在1秒以内;小线段插补进给速度达到12m/min。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um 提高到5u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um,提高到1~1.5u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um)。
2.高可靠性
随着数控机床网络化应用的发展,数控机床的高可靠性已经成为数控系统制造商和数控机床制造商追求的目标。对于每天工作两班的无人工厂而言,如果要求在l6小时内连续正常工作,无故障率在P(t)>99%以上,则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MTBF就必须大于3000小时。我们只对一台数控机床而言,如主机与数控系统的失效率之比为l0:1(数控的可靠比主机高一个数量级)。此时数控系统的MTBF就要大于33333.3小时,而其中的数控装置、主轴及驱动等的MTBF就必须大于l0万小时。当前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000小时以上,驱动装置达30000小时以上,但是,可以看到距理想的目标还有差距。
3.多功能化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有大量的无用时间消耗在工件搬运、上下料、安装调整、换刀和主轴的升、降速上,为了尽可能降低这些无用时间,人们希望将不同的加工功能整合在同一台机床上,因此数控机床实现了一机多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利用率。另外前台加工、后台编辑的前后台功能,充分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机床利用率。数控机床还具有更高的通讯功能,现代数控机床除具有通信口,DNC功能外,还具有网络功能。
4.多轴化
随着5轴联动数控系统和编程软件的普及,5轴联动控制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开发热点,由于在加工自由曲面时,5轴联动控制对球头铣刀的数控编程比较简单,并且能使球头铣刀在铣削3维曲面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合理的切速,从而显着改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和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在3轴联动控制的机床无法避免切速接近于零的球头铣刀端部参与切削,因此,5轴联动机床以其无可替代的性能优势已经成为各大机床厂家积极开发和竞争的焦点。
5.网络化
数控机床的网络化,主要指机床通过所配装的数控系统与外部的其它控制系统或上位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和网络控制。数控机床一般首先面向生产现场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然后再经由因特网通向企业外部,这就是所谓Internet/Intranet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最近业界又提出了数字制造的概念。数字制造,是机械制造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国际先进机床制造商当今标准配置的供货方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在进口数控机床时要求具有远程通讯服务等功能。机械制造企业在普遍采用CAD/CAM的基础上,越加广泛地使用数控加工设备。数控应用软件日趋丰富和具有“人性化”。虚拟设计、虚拟制造等高端技术也越来越多地为工程技术人员所追求。通过软件智能替代复杂的硬件,正在成为当代机床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数字制造的目标下,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化改造,ERP等一批先进企业管理软件已经脱颖而出,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