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参数影响分析(附件)【字数:10430】

摘 要微型纯电动汽车用车载储能装置作为动力源,以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具备无污染、较小的噪声、行驶速度不是很快、车型小、和非常容易操作等长处,其最高车速一般不高于60km/h,作为城市代步工具最为合适。微型电动汽车被用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纯电动汽车,开发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本文根据设计车辆的动力性能指标,首先解决驱动系统布置形式,接着对动力系统(即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传动系统和电池组)进行参数匹配设计,分析整车参数对汽车动力性能以及续驶里程的影响,并用MATLAB软件仿真模拟。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电动汽车概述 1
1.2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趋势 1
1.2.1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
1.2.2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
1.2.3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2
1.3本文重点研究内容 2
第二章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及参数匹配 4
2.1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 4
2.2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布置形式的选择 4
2.2.1机械驱动布置形式 5
2.2.2机电集成驱动布置形式 5
2.2.3机电一体化驱动布置形式 6
2.2.4轮毂电动机驱动布置形式 6
2.2.5小结 7
2.3纯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 7
2.4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8
2.5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参数设计及匹配 8
2.5.1微型纯电动汽车的原型车整车参数 8
2.5.2微型纯电动汽车电动机参数设计及选型 9
2.5.3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参数设计及选型 11
2.5.4确定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传动比 12
2.6参数小结 13
2.7本章小结 14
第三章 动力系统性能仿真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3.1仿真软件Matlab介绍 15
3.2仿真流程 15
3.3仿真结果分析 17
3.4等速行驶续航里程影响因素分析 18
3.4.1整车质量影响分析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2电动机效率影响分析 19
3.4.3滚动阻力系数影响分析 19
3.4.4迎风面积影响分析 20
3.4.5车速影响分析 21
3.4.6小结 22
结束语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第一章 绪论
1.1电动汽车概述
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作为动力源或主要动力源的汽车,按目前技术和车辆驱动原理的不同,一般将电动汽车划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3种类型[1]。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混合动力汽车相对环保节能,不如纯汽车更加节能环保。燃料电池汽车虽然起步较晚,技术不成熟,但仍然是一种未来电动汽车发展的方向。纯电动汽车有以下优点:(1)从能源方面来讲,因电能来源多,水电煤、风、核能可以用来发电,能非常有效地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避免能源危机。汽车利用再生制动技术,在车辆制动时,实现再生制动,循环利用能量,节约电能,为电池充电。(2)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讲,因使用电能,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放(3)从成本来讲,与传统汽车相比,生产成本比较低。微型纯电动汽车一般利用用电量少的时间段的低价电进行充电,降低了用电成本。除以上有点优点外,电动汽车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并且电能的转化效率高于石油,因此纯电动汽车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续驶里程短短的100400km,远不如内燃车跑的远;另外电池的成本、效能严重的遏制了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2]。麦肯锡和上海市政府对电动汽车潜在消费者的一项调查表明,76% 的人平均每天行驶里程小于5km [3]。因此,汽车制造商应该首先研发一款价格低、能满足人们行驶需求电动车。在当前的电池技术条件下,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能满足出行需求,而且物美价廉,这能使汽车制造商制造电动汽车大规模化、产业化[4]。
1.2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趋势
1.2.1全球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尽管是在经济危机的时代背景下,2013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和销量都有明显的增长。
2013年全球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24.1万辆,同比增长44%;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55%[5]。
伴随科技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制造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使电动汽车制造成本有效减少。各地政府为了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出台了各种补贴政策,提高了人们的购买积极性,对环境污染的减少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3)随着全球各个汽车制造商涌入电动汽车的研发行列,新电动车型也随之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冒出不同的车型,车主可以根据行驶里程需要、车型款式等选择合适的车型。
1.2.2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全国有部分企业出于利益需求,骗取国家政策补贴,因此政府有所减少电动汽车补贴幅度,但大趋势还是鼓励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2)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的大时代背景下,电动汽车制造商大规模地生产电动汽车,使其产量大幅度提高,全年超过3.57万辆,进口1.66万辆。
其中纯电动客车产量近0.17万辆,同比基本持平;纯电动乘用车1.43万辆,同比增长49.2%;纯电动货车0.20万辆,同比增长7.3%[6]。
(3)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动汽车受到电池技术及续航里程的影响降低,随之电动汽车在汽车总市场的占有率必将有所提高,会影响内燃车及混合动力车的市场占有率,使之丧失主体地位。
(4)充电桩及停车位数量增长,但是仍然需要大力建设。
(5)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能降低环境污染的电动汽车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伴随而来其保有量有所增长,仍未占到汽车总市场的主体地位。
1.2.3电动汽车发展趋势
车身轻量化、动力清洁化、价格接地化和充换电方式便捷化将是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zdh/6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