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初中道德课程选题探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探究的方法
1.文献探究法。借助学校图书馆查找相关著作,充分利用期刊阅览室以及我国知网等网络资源,广泛收集与中韩道德课程探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中韩两国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方面,收集相关书籍、学位论文以及期刊;韩国方面,充分利用指导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献资料。关于中韩两国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方面,收集相关书籍、学位论文以及期刊;韩国方面,充分利用指导老师提供的资料以及自己在网上查找到相关资料。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认真研读,并对之进行归纳、概括、筛选以及分类。
2.比较剖析法 。对搜集到的中韩德育方面的资料进行比较剖析,在以往的探究成果中得到相关启示,通过对中韩两国道德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授课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比较剖析,对道德教育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通过系统性比较从而达到批判性借鉴,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韩国德育的精华,为德育课程的未来发展所用,以期能为现代德育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略尽绵力。
(二)主要内容
1.中韩初中德育课程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德育课程?所谓德育课程,就是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德育性质,担负着中学德育的主要任务,承载着中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成为中学德育的主要渠道教学科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或同一国家活动区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类教学科目会有所差异。就目前而言,初中的德育课程为思想品德课;而韩国的为伦理道德课。
2.中韩初中道德课程的比较剖析。
(1)课程目标的比较。把中韩的课程目标(总目标、学年、具体目标)制作成表格,剖析归纳出有哪些相似之处,比如说它们都很重视什么;有哪些不同之处,比如说是否把德育放在首位,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等。
(2)课程内容的比较。通过对各自内容的把握,剖析有哪些相似之处,那些不同之处。
(3)授课方法的比较。我国的授课方法有哪些,韩国的授课方法有哪些。
(4)课程评价方法的比较。我国是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课程评价,韩国通过哪些方法进行课程评价。
3.韩国道德教育课程对的启发。
(1)初中德育课程面临的挑战
(2)韩国德育课程对的启示
在对两者的剖析与比较中,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在充分发挥自己优点与长处的同时对他国优秀的方面要吸收借鉴,取长补短,建立完善的道德课程体系。
四、探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探究的条件
1.学校图书馆有大量可借鉴的著作,如檀传宝的德育原理和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郭本禹的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张耀灿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刘强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新论、邓达等编写的学校德育课程的精神视界、胡守棻的德育原理、胡田庚的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班华的现代德育论。姜英敏的日韩道德课理念比较探究等等;此外,通过学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还可查阅到最新的相关期刊论文;我国知网有大量可借鉴的论文、期刊、还有专著,如毕艳的课程导向下韩国初中道德教育剖析及启示和课程导向下韩国初中道德教育剖析及启示、章燕的韩国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特点及启示、尤微的浅析中韩两国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探究的启示、朴珍的中韩小学道德教育课程道德教育课程比较探究、彭美的对比与借鉴:中韩思想政治教育与方法等均是十分优秀的作品。
2.指导老师擅长本领域的探究,且现身在韩国,能提供最前沿的第一手资料,使探究的方向更加明朗,是本课题的一大优势。
3.个人比较感兴趣。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此之前只进行过撰写调查报告等简单的调查探究,存在着探究经验的不足;自身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够,理论水平不高;且在资料的搜集能力上,在国内德育教育的资料搜集方面,不管是通过图书馆、期刊阅览室还是我国知网等网络平台上都有大量可用资源,获取难度不大。但韩国德育方面的资料,除了我国学者相关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或者是一些书籍以外,其他的——如韩国初中道德课本、韩国学者的有关书籍、论文(包括中文译本)等不容易获取,在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在翻译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此外,由于经济、时间等条件限制,不能亲赴韩国进行实地调查,只能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探究,从他人的探究成果和失败经验中找出之前未被充分发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rws/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