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对当代本科生恋爱观的影响

摘要: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对当代本科生恋爱观产生极大影响,使其恋爱呈现快餐.过家家.拜金.投机等特点.新媒体带来的异质文化使本科生的爱情观.性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网恋.同性恋现象增多.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开设爱情教育课堂,强化自我教育的作用,充 更多精彩就在: 51免费论文网|www.hbsrm.com 
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引导干预.此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本科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赋予当代本科生正能量.关键字:新媒体;本科生;恋爱观;影响;Abstract:Thenewmedia,suchasInternet,telephone,digitalTVandsoon,hasanenormousimpactoncontemporaryundergraduate'sloveattitude.Itmakesundergraduate'slovepresentthecharacteristicsoffastfood,playhouse,material,speculativeetc.Newmedia'sownheterogeneousculturehastremendouslychangedcollegestudents'viewsaboutloveandsex,thephenomenonofthenetloveandgayisontheriseatthesametim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workshouldbestartedfromthestudentactualsituation,relevantinstitutionsshouldstrengthentargetededucationguide,theclassaboutloveshouldbeopen,theroleofself-educ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thenewmediashouldbemadefullusetoguideandintervenetheundergraduate'sloveattitude.Inaddition,weshouldcarryoutavarietyofculturalactivitiesoncampustoenrichthestudents'after-schoollifeandbringpositiveenergytothem.Keyword:newmedia;collegestudent;viewaboutlove;impact;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媒体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到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自主性.参与性.共享性.社群化.个性化等特征[1],具有传播大众文化.改变人们交往方式.影响社会舆论等功能.新媒体带给人们全新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本科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对其恋爱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尤为显著.一.新媒体环境下本科生的恋爱特点(一)快餐式恋爱非诚勿扰等征婚类节目的热播,使得快餐式的恋爱形式被广为宣扬.新媒体技术,使得此类节目可以被无限回放,本科生在闲暇之余可以反复观看,其中的观点和行为被广为传播和效仿.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交形式被广为接受,短信.QQ.微博.微信.飞信.陌陌等社交软件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交流已经不分时间.地点.场合,沟通无处不在.利用新媒体工具,开放的学生可以大胆表达爱慕之情,甚至借助视频功能可以在任何时间带给对方意外的惊喜,矜持害羞的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语言和表情表达情感.校园中经常可见低头一族,甚至在课堂上也争分夺秒,聊天不断,来去途中抓紧时间.语聊探班.由此,在传统概念上接触了解的过程完全由新媒体帮忙取代,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网络交流工具成为快节奏生活.便利化恋爱的助推器,使本科生恋爱变得更为简单和便捷.(二)过家家式恋爱当代本科生恋爱有低龄化趋势.调查中显示,近半数学生在大学入学时正在谈或曾经谈过恋爱,很多学生在入学后,迅速寻找并锁定目标开始恋爱.在快餐速成的环境下,很多内容在交往之初被忽略,但随着双方了解的深入,很多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面对出现的问题,很多学生选择分手来解决,因此在高校的恋爱出现和快散快的现象.再者,经过高考的打拼,到大学之后多数学生都有松一口气的感觉,突然放松的安逸状态让很多人没有目标,索性去尝试从未体验过的事情,这种尝试的态度必然对爱情缺少责任.新媒体的便捷会让人觉得恋爱并非难事,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心理使本科生对待爱情的态度犹如过家家般充满儿戏.(三)拜金式恋爱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为韩剧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大量的韩剧涌入人们的生活.韩剧的热播和追崇,使得当代本科生对物质条件越来越看重.韩剧中的男主角大都是外表帅气.家庭富裕;韩剧的拍摄大多选取高端奢华的场景,人物的装扮更是华丽别致;韩剧的情节经常是以跨越世俗门第为恋爱故事的发生时代,这使得女本科生们追求模仿韩剧主人公的衣着打扮.生活方式甚至语言习惯.热播的韩剧必定会引领一股消费热潮,其中的服装.首饰.生活用品甚至妆容都成为年轻女本科生追随和模仿的对象.这种追随的行为必然需要物质的支持,因此,对物质的追求和向往自然成了女本科生选择恋爱对象必须要考虑的.不可回避的因素,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在校园盛行,极大地影响了90后本科生的恋爱观.(四)投机式恋爱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电视剧.微视频有了广泛传播的平台,其中灰姑娘情结是情感类偶像剧中最常出现的故事情节———家庭时代雄厚.完美恋人形象的男主人公总是痴情于家庭贫困却积极向上的女主人公,两人经历重重磨难最终修成正果.在对高校学生的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女本科生表示对情感剧中灰姑娘情结的不同程度的期待,这可以看出女本科生希望平凡的自己可以遇到家庭优越.多金完美的男性,从而实现自己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的转变.这种灰姑娘情结其实也是当代女本科生恋爱投机心理的表现———既能够收获令人羡慕的完美恋人满足心理上的虚荣,又可以改变平凡的生活变成华丽的贵夫人.二.新媒体对本科生恋爱观的消极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本科生获得信息的方式更加简便快捷,但同时也对本科生正确恋爱观的树立和形成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一)文化异质性使传统爱情观发生改变传统文化是点对面式的传播,而新媒体则为点对点的传播,传.受双方是自由的,没有中心的概念,是广泛.交互式的.这样的传播方式,使得多重文化掺杂其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融汇集,文化的异质性导致思想和行为的不同.如果我们及时地对本科生的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引导,本科生就很容易被同化或者洗脑,进而导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偏离.比如,传统的爱情观念认为,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而不是索取和占有[2].当代很多的本科生在对爱情的本质看法上则认同爱情是自私的.爱情是一种占有.(二)性观念呈现开放趋势新媒体具有全球化的共享性,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事,只要上了网就可以传遍全球,关于性观念的探究已不限于时空和地域.网络上各种社区.BBS和自由论坛.俱乐部充斥在虚拟空间的各个角落,形成群.群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户对特定信息和特定话题的交流与共享需求,群内的信息仅限于群内的共享,吸引着一些有共同诉求的用户,表现出封闭性.高度聚合性和跨越时间性的特征[3].在学校正规性教育渠道不畅的条件下,关于性的不良观点和文化有了可乘之机,甚至利用新媒体平台广为传播.淫秽图片.录像.文字在满足青年学生正常好奇心理的同时,更激发其更强的好奇心去尝试,加之异质文化的宣传,使其恋爱行为失范,高校周围的日租房现象应其而生.(三)网恋现象越来越多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本科生的生活,满足了本科生社交的渴望,更给男女本科生提供了自由交往的平台,恋爱从此没有了国界.大学的生活状态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远离了父母和亲友的照顾,没有了固定上课的教师和同桌,大学的生活是相对独立并且伴有竞争的,很多社会现象在学校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本科生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烦恼,他们渴望倾诉却缺少安全可信的倾听者,于是网络便成为他们不二的首选对象.在网络上,面对虚拟的空间,他们可以畅快地倾诉,同时也容易被假象所蒙蔽,产生好感和依赖.长时间网络上的异性交流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感情,很容易发展为网恋.在调查中,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有过网恋及类似的经历.网恋成为被热议和接受的现象话题.(四)同性恋比例增加传统恋爱观念中,人们对同性恋往往持排斥的态度.而今,随着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教育方式的不当和成长过程中性教育的缺失,使很多青年学生的行为倾向和性取向也在发生变化.他们的形象及行为常常受人议论,使之成为特殊的群体,在社会上被边缘化.新媒体的发展使这类特殊的群体找到知己,他们在自己的圈子中自娱自乐,过着他们眼中正常的生活.在社会主流观念的排斥下,同性恋人群通过新媒体的交流找到排解的渠道,在那里不用再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得到小环境内的认同,因此同性恋行为呈上升趋势,同性恋比例增加.三.对加强当代本科生恋爱观教育的建议(一)从学生出发,从现实考虑恋爱观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触及个人隐私及内心最柔软的东西.学生对恋爱的问题多是感性的,而教育要从理性层面进行引导,这必然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古老的说教.惩罚.禁止等手段是古板.单一.强硬的,容易造成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因此,加强恋爱观的教育应从学生本身出发,面对现实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教育引导工作入脑.入心,易于被青年学生接受.(二)开设爱情教育课堂现行教育体系对性知识的教育少之又少,对爱情的话题也是避而不谈,中学时的生理卫生课堂往往由学生自学代替.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自身发生身体的变化,很多学生想知道答案,但苦于得不到正确的指导,没有正规的.畅通的渠道,导致他们普遍缺乏性知识.而黄色信息.色情网站的入侵,给本科生的性行为观念造成了误导.因此,在高校应不避讳地开设爱情教育课堂,包括爱情心理教育.爱情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爱情婚姻家庭关系教育.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性安全教育等内容.通过开设爱情教育课堂打开正规教育的渠道,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接受正面的信息,树立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念,减少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建立正确的恋爱观.(三)强化自我教育的作用在学校正确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的方式对自身行为进行理性剖析和审视,进而提高自我修养.当遇到恋爱失败等不顺心的事情时,不应盲目在网络.朋友圈等平台泄愤,或通过社交平台寻求倾诉渠道,应该首先自我反省和总结,找到症结所在,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引导和干预既然新媒体是广本科生易于接受和首选的交流平台,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更应抓住青年学生的心理,运用他们熟悉和接受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干预.由于恋爱问题触及个人隐私,很多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好意思公开求助,新媒体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网络对面的双方,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答疑和引导,对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教育的成效.(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本科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广本科生积极参与,丰富校园文化.充实他们的生活.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交流情感.展示自我.释放能量.调节内心需要的平台[4].此外,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实践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创新可以使理论学习与现实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实践发现和重新认知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这会使学生的思想认知理性回归.思想充实了,生活内容丰富了,学习技能提高了,成绩进步了,方方面面的正能量会使学生无暇顾及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恋爱需求.参考文献[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本科生道德教育创新探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2]吴承越,张澄遣.当代本科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择偶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3]许萍.网络文化的本科生恋爱观探讨[J].湖北科技学报,2013,(10).[4]关青.本科生爱情观及爱情行为偏离与矫正[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lwqt/xzjq/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