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我国高等教育在几十年间快速的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实,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承载着校园不断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对大学精神的追求。在大学校园中,景观环境和学习工作氛围,都有着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本次以新校区某场地为例,重新规划校园景观,目的是通过精细的设计使得场地承担更多的功能,给师生提供一个休憩为主的空间。设计从学生们的需求出发,通过适当的改造场地,增加小品建筑,合理搭配植物,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关键词大学校园 景观设计
目录
目录……………………………………………………………………………………..1
1 引言 2
2 背景分析 2
2.1 项目背景 2
2.2 场地概况 3
2.3 现状分析 3
3现有场地存在问题 3
4 设计构思与原则 3
4.1设计构思 3
4.2设计原则 5
5 具体设计 6
5.1功能区设计 6
5.2道路设计 6
5.3植物配置 6
5.4水景设计 7
5.5铺装设计 7
5.6景观小品设计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1引言
大学校园是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是实施大学教育的物质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学在扩建或改建时,校园景
观规划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大多数重点仍停留在总体规划和建筑布局上。
作为一名在校生,对于学校景观是否人性化或舒适有着自己的见解。如何在指定的场
地中创造适合大学生的环境,贴近大学生需求,营造出充满个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人
文环境是本文的重点。
本次在南苑某指定场地的改造,旨在重塑校园环境,将原有绿化场地
改造成一个拥有文化特色的校园休闲场地。为此我将充分理解场地的服务对象,了解
他们对于场地功能的需求,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校园空间。
2 背景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1 项目背景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境内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与扬州等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淮安上曾经和杭州、苏州、扬州被称作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称。
2. 2 场地概况
枚乘路校区是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建设完成的新校区,地址在淮安高教园内,土地面积约为1600亩,项目总面积38.21万平方米,投资约为65959万元。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校训,务实创新,打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学。
本次改造区域在新校区南苑某场地,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位于医
务室和食堂之间,西面为教学楼,东边是商店和浴室,是校园人流密集的区域之一,但利用率不高;原有场地过于着重于建筑本身(如医务室、食堂)的功能,但是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的学习生活空间,而植物配置则稍显杂乱,养护亦不够完善。因此,作为在校生的我决定对这块场地进行必要的改造,以适应现实情况。
2. 3 现状分析
2.3.1 景观现状
南苑内选定的这块改造场地,植物配置有些杂乱,且植物种植面积过大,学生们只能沿着道路走而不能找到合理大小的场地休憩,无特色景观或体现校园文化精神的景观,没有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场地。周围建筑过于高大而影响了整体景观效果,但是已是不可更改的现实。
2.3.2 植物现状
大学生游乐场地植物品种繁多但种植密度过密,且无可以深入进去的小路,景观整体效果不太理想。此外没有考虑到大学生交流、休憩的需求,场地只是简单的种植上了植物。现状急需得到改变。
现有场地现存的问题
(1)选定场地的设计者和施工者没有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思考,对于大学生的相关需求理解还不够,也没有对室外活动场所足够重视,对整个空间气氛的营造没有关心。
(2)设计者在设计这块场地时没有作出太多的创新,表达并不流畅,偏爱高大的建筑物而忽略了场地的整体景观效果,没有有意识地为大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生活或休闲的空间。
(3)植物景观效果看上去不太理想,种植有些杂乱,可观性差。
4 设计构思与原则
4.1设计构思
马克思说出了人与环境的精髓:“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我看来,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应该构建多功能性场地,比如供个人学习、休息的安静场地,三五人小团体交谈场地等等。只有空间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才能满足各层次师生在不同时间的需要。[5]
从校园本身的情况来看,工学院新校区可供学生娱乐休闲甚至学习的活动场地主
要集中于北苑,南苑的建筑物很多但是真正可供在校生学习、生活休闲的场地很少。所以作者设计初衷就是在南苑创造一个供师生学习、生活休闲的幽雅的环境。在此基础上突出校园特色,营造人文氛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在原有场地基础上,从一名在校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强调场地为人服务的品质,,考虑人的行为心理[6],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通过景观规划设计实现我们想要的效果。
从新校区整体上来看,休闲场地、运动场地等大学生课外活动场地多集中与北苑,而南苑的休闲场地基本很少,或者分散在学校的外缘,在南苑核心教学区周围或者是住宿、食堂等区域坐凳也很好,更不要说休闲场地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