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新城保障房景观设计(附件)

摘要:保障房作为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人民和政府的关注,但需要看到的是,我们国家保障房建设的质量还比较低,并且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中国保障房现状问题,并通过对部分高质量保障房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设高质量保障房的看法观点。在随后的设计中,笔者通过对于城市邻里效应的重点关注,通过建设开放式的保障房小区,加强对于保障房景观的建设,增加下一代的活动措施来避免邻里效应的产生,从而建设高质量的保障房小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 综述1
1.1保障房的定义及发展1
1.1.1 意义2
1.1.2 发展情况2
1.2 保障房的意义及现状问题2
1.2.1 意义2
1.2.2 现状问题2
1.3 保障房建设中的关注重点3
1.4高质量保障房景观规划设计原则3
1.4.1 高质量保障房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4
1.4.2 高质量保障房景观规划设计细部原则 4
1.5高质量保障房的实例分析5
1.5.1 项目概况5
1.5.2 实例分析5
1.6关于高质量保障房的一些细部补充5
2设计说明6
2.1 项目背景6
2.1.1 区位分析7
2.1.2 项目概况7
2.2 规划设计7
2.2.1 设计思路7
2.2.2 设计原则7
2.2.3 设计依据7
2.3 总体规划设计8
2.3.1 交通规划8
2.3.2 空间规划8
2.3.3 植物配植规划8
2.4 方案细部设计8
2.4.1 入口广场8
2.4.2 草平台和木平台9
2.4.3 铺装设计9
2.4.2 廊架设计9
致谢9
参考文献9
附图
图01 项目背景分析 附图 0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图02 总体规划分析 附图 02
图03 总平面图 附图03
图04 平面及鸟瞰 附图 04
图05 景观结构和空间序列分析 附图 05
图06 视线道路分析 附图 06
图07 功能分区 附图 07图08 入口广场 附图 08
图09 入口广场详图 附图 09
图09 草,木平台 附图 10
图10 廊架及中心广场附图11
图10 屋前廊架详图 附图 12
图10 中心廊架详图 附图 13
图11 铺装设计附图14图12 植物配植 附图15
图13 灌乔木配植 附图 16
图14 花卉配植 附图17
图15 商业配套 附图18图15 商业配套详图附图19
图16 照明设计 附图 20图17 竖向设计 附图 21
图18 总剖面图 附图 22
南京岱山新城保障房景观设计
引言
1.综述
1.1.保障房的定义及发展
1.1.1定义 保障房为保障性住房的简称,目前中央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准确定义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1]。
1.1.2发展情况 1998年,为了解决福利分房不适应市场经济以及分配不公的现状,我国实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了住房市场经济,实现向居民分配住房的货币化和私有化,商品房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同时,中央政府也保持着科学的发展理念,认识到住房不仅仅是高消费品,也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是人人享有的居住权利的保障。通过对社会公民进行细分,建立了保障房建设与商品房市场并行发展的“双轨制”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范保障房建设的政策。2003审议通过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2006年通过了《城镇廉租住房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办法》,2007年七部门印发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这些政策法规为我国保障房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方向。
“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010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2010年12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加快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2011年全国共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比去年增加70%多,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近日,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2011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国务院要求,今年要尽早开工,确保在11月底开工率达到100%,且今年要建成500万套以上,并明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超过1000亿元,对土地出让收益的提取比例要超过“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3]。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住有所居”要有新进展,并提出了“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新要求。[4]
1.2.保障房的意义及现状问题
1.2.1意义 中国的社会是一个注重安土重迁的社会,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是中国民众根深蒂固的观念。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导致房价已经成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安居的一道高门槛。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不仅中国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提供保障性住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转型期,保障房的发展不仅仅是民生建设工程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科学住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完善保障房体系可以达到:给高收入者提供高端商品房,给中等收入者提供普通商品房,给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房的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住房需求,让每一个中国居民都能完成拥有住房的梦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