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本文介绍了居住区的定义,分析了基于景观生态学如何营造居住区绿地景观,结合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指导原则,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对“山水如意”居住区进行规划,以“山水城市”为主题,从景观整体规划设计、景观构成要素设计和细节设计三方面提出设计思路。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1
1.1定义1
1.1.1城市居住区2
1.1.2景观 2
1.1.3居住区绿地景观2
1.2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营造2
1.2.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居住区绿地景观2
1.2.1.1居住区的斑块 廊道——基质模式2
1.2.1.2景观生态原则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指导原则3
1.2.2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4
1.2.2.1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的原则4
1.2.2.2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的形式4
1.2.2.1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的原则4
2.“山水如意”居住区规划设计5
2.1设计背景5
2.1.1区位5
2.1.2地形气候5
2.1.3经济文化及发展5
2.2经济技术指标6
2.3景观整体规划设计6
2.3.1设计主题6
2.3.2主要的功能分区6
2.3.2.1儿童活动区6
2.3.2.2青少年活动区6
2.3.2.3老年活动区7
2.3.2.4中央主景观区7
2.3.3景观总体规划7
2.3.4道路交通总体规划7
2.3.4.1一级道路7
2.3.4.2二级道路7
2.3.4.3三级道路7
2.4景观构成要素设计7
2.4.1 地形、地貌7
2.4.2主入口景观7
2.4.3水体景观设计8
2.4.4绿地景观设计8
2.4.4.1道路绿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观8
2.4.4.2中心绿地景观8
2.4.4.3宅旁绿地8
2.4.5种植设计8
2.4.5.1适地适树原则9
2.4.5.2舒适性原则9
2.4.5.3层次搭配9
2.4.5.4景观时序性原则9
2.4.5.5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9
2.4.5.3层次搭配9
2.4.6铺装9
2.4.7环境小品与服务设施10
2.5细节设计10
2.5.1色彩设计10
2.5.2材料应用设计11
2.5.3光影设计11
3.总结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图:
图一 封面
图二 项目背景分析
图三 用地范围图
图四 如意造型图
图五 道路示意图
图六 太湖石示意图
图七 功能分区图
图八 总体景观分析图
图九 道路交通分析图
图十 灯光分析图
图十一 总鸟瞰图
图十二 总平面图
图十三 宅旁绿地分析图
图十四 效果图居住区入口
图十五 效果图中央水景区
图十六 效果图青年活动区
图十七 效果图老年广场
图十八 效果图宅旁水景
图十九 效果图宅旁绿地
图二十 效果图张拉膜小广场
图二十一 景观节点(木亭)平面图
图二十二 景观节点(木亭)剖面图
图二十三 景观节点(木亭)效果图
图二十四 景观节点(入口道路转盘)平面图
图二十五 景观节点(入口道路转盘)剖面图
图二十六 景观节点(入口道路转盘)效果图
图二十七 景观节点(喷泉)效果图
图二十八 景观节点(喷泉)平面图
图二十九 景观节点(喷泉)剖面图
图三十 小品设计
图三十一 小品设计(凉亭)三视图
图三十二 小品设计(树池)三视图
图三十三 小品、雕塑示意图
图三十四 种植设计详图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引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品日益提高,国家对住房政策改革的不断完善,居民对居住功能、居住环境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级、更新颖的要求。从满足单纯居住的需求到追求居住的人性化、舒适化、科技化的深层需求;从关注绿地率、容积率等硬性规划指标到优美的户外环境景观、和谐的邻里关系等。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环境质量,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状况。所以,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的设计,需要更加交通便捷、景色秀丽、健康舒适。
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等方法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对居住区、景观、居住区绿地景观定义进行阐述,分析了基于景观生态学如何营造居住区绿地景观,结合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指导原则,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提出“山水如意”居住区总体的规划设计思路。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1.1定义
1.1.1城市居住区
城市居住区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1.2景观
“景观”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词汇,同时也是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景观” 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圣经》的旧约全书,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皂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里的“景观”,其含义相当于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当于英语中的“scenery”,是视觉意义上的概念,是一种审美对象(李光耀,2009)。俞孔坚对景观作出过概括:①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愿望;②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居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是景观与人、物一体;③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④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此,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1.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1
1.1定义1
1.1.1城市居住区2
1.1.2景观 2
1.1.3居住区绿地景观2
1.2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营造2
1.2.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居住区绿地景观2
1.2.1.1居住区的斑块 廊道——基质模式2
1.2.1.2景观生态原则对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指导原则3
1.2.2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4
1.2.2.1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的原则4
1.2.2.2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的形式4
1.2.2.1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的原则4
2.“山水如意”居住区规划设计5
2.1设计背景5
2.1.1区位5
2.1.2地形气候5
2.1.3经济文化及发展5
2.2经济技术指标6
2.3景观整体规划设计6
2.3.1设计主题6
2.3.2主要的功能分区6
2.3.2.1儿童活动区6
2.3.2.2青少年活动区6
2.3.2.3老年活动区7
2.3.2.4中央主景观区7
2.3.3景观总体规划7
2.3.4道路交通总体规划7
2.3.4.1一级道路7
2.3.4.2二级道路7
2.3.4.3三级道路7
2.4景观构成要素设计7
2.4.1 地形、地貌7
2.4.2主入口景观7
2.4.3水体景观设计8
2.4.4绿地景观设计8
2.4.4.1道路绿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景观8
2.4.4.2中心绿地景观8
2.4.4.3宅旁绿地8
2.4.5种植设计8
2.4.5.1适地适树原则9
2.4.5.2舒适性原则9
2.4.5.3层次搭配9
2.4.5.4景观时序性原则9
2.4.5.5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9
2.4.5.3层次搭配9
2.4.6铺装9
2.4.7环境小品与服务设施10
2.5细节设计10
2.5.1色彩设计10
2.5.2材料应用设计11
2.5.3光影设计11
3.总结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附图:
图一 封面
图二 项目背景分析
图三 用地范围图
图四 如意造型图
图五 道路示意图
图六 太湖石示意图
图七 功能分区图
图八 总体景观分析图
图九 道路交通分析图
图十 灯光分析图
图十一 总鸟瞰图
图十二 总平面图
图十三 宅旁绿地分析图
图十四 效果图居住区入口
图十五 效果图中央水景区
图十六 效果图青年活动区
图十七 效果图老年广场
图十八 效果图宅旁水景
图十九 效果图宅旁绿地
图二十 效果图张拉膜小广场
图二十一 景观节点(木亭)平面图
图二十二 景观节点(木亭)剖面图
图二十三 景观节点(木亭)效果图
图二十四 景观节点(入口道路转盘)平面图
图二十五 景观节点(入口道路转盘)剖面图
图二十六 景观节点(入口道路转盘)效果图
图二十七 景观节点(喷泉)效果图
图二十八 景观节点(喷泉)平面图
图二十九 景观节点(喷泉)剖面图
图三十 小品设计
图三十一 小品设计(凉亭)三视图
图三十二 小品设计(树池)三视图
图三十三 小品、雕塑示意图
图三十四 种植设计详图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引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品日益提高,国家对住房政策改革的不断完善,居民对居住功能、居住环境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级、更新颖的要求。从满足单纯居住的需求到追求居住的人性化、舒适化、科技化的深层需求;从关注绿地率、容积率等硬性规划指标到优美的户外环境景观、和谐的邻里关系等。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环境质量,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生活状况。所以,居住区的环境景观的设计,需要更加交通便捷、景色秀丽、健康舒适。
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等方法对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对居住区、景观、居住区绿地景观定义进行阐述,分析了基于景观生态学如何营造居住区绿地景观,结合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指导原则,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布局。提出“山水如意”居住区总体的规划设计思路。
居住区景观设计概述
1.1定义
1.1.1城市居住区
城市居住区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1.1.2景观
“景观”是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词汇,同时也是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景观” 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圣经》的旧约全书,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皂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里的“景观”,其含义相当于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当于英语中的“scenery”,是视觉意义上的概念,是一种审美对象(李光耀,2009)。俞孔坚对景观作出过概括:①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愿望;②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居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是景观与人、物一体;③景观作为系统,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④景观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此,景观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含义的[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