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区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性研究
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 words 2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加工方法 31.3 茶样质量评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参试品种适制茶类的比较 32.1.1 适制绿茶的品种比较 32.1.2 适制名特绿茶品种的比较 32.1.3 参试品种适制红碎茶品种的比较 42.1.4 兼制红茶和绿茶的品种比较 52.1.5 兼制红茶、绿茶以及名特绿茶的品种比较 52.2 加工绿茶其它品质特征的比较 52.2.1 显毫与少毫的比较 52.2.2 干茶色泽的比较 62.2.3 芽叶大小的比较 62.3 适制名茶类型 63 讨论与结论 6致谢 6参考文献: 7江苏茶区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性研究摘要:在江苏省引进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中,选择优质、早芽、抗性强,适制绿茶兼制红茶的品种13个,在江苏的4个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点进行试种。结果表明:红绿兼制又适制名特绿茶的品种为迎霜、浙农117、黔方、龙井长叶、龙井43、安吉白茶、9201、浙农113;适合加工扁型名优茶的品种为浙农113、龙井43;适合加工针形和卷曲形名优茶的品种有浙农113和迎霜。
目录
引言
茶叶是江苏的传统产业,因为资源有限,江苏茶叶发展坚持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以提高科技含量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0年,江苏省茶叶种植面积48.6万亩,年茶叶总产量1.5万吨,年茶叶总产值达到16亿元,平均亩产值4210元。江苏茶区名茶生产历史悠久,加工精细,历代贡茶珍品辈出,现代茶业以名茶多、品质好、产值高,名特茶精细的制作技艺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在全国茶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示范作用。茶树良种以有性系为主,虽然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种性纯度不及无性系良种,尽管江苏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与农业部的要求相比,与江苏茶业优质、高效的实力相比,迫切需要加快无性系良种发展步伐[48]。
为了继续保持江苏茶叶机械化程度高,加工精细,单位面积效益名列全国前茅的优势,在此次引种研究过程中,对引种的13个无性系茶树良种(黔方、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安吉白茶、9201、乌牛早、浙农113、早逢春、白毫早、茗丰、浙农139、浙农117)进行了茶树的幼龄期或试采期适制茶类、适制名茶类型、测定制茶品质、显毫与少毫、色泽、芽叶大小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试验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江苏生产特点、栽培条件及自然环境的高产优质茶树良种,为全省茶农提供适合本地生产实际的无性系良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江苏茶区引种的无性系良种中表现较好的黔方、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安吉白茶、9201、乌牛早、浙农113、早逢春、白毫早、茗丰、浙农139、浙农117等13个品种。
1.2 加工方法
在一芽三叶上,留一叶采一芽二叶制作茶小样,春茶(4月份)制烘青绿茶,操作过程如下:(1)杀青:手工杀青220230℃,78分钟;(2)揉捻:小型揉捻机20分钟;(3)干燥:毛火110120℃,15分钟,34分钟翻一次,摊凉半小时,足火7080℃。夏茶(7月份)制红碎茶,操作过程如下:(1)萎凋:室内萎凋至含水量65%;(2)揉捻:小型揉捻机20分钟,轻一重一轻5105分钟;(3)切碎:绞肉机揉切2次,第一次切后过筛,粗物再切碎;(4)发酵:530分钟,视发酵程度而定;(5)干燥:毛火115℃,15分钟,翻动23次,含水量20%左右,取出摊凉,半小时后,足火85℃左右,30分钟[9]。
1.3 茶样质量评定
为了评定引种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所产的茶鲜叶是否适合加工江苏特色的扁型、针型、卷曲型名特茶或红茶碎茶。我们将13个品种分别制作成红碎茶和绿茶,邀请专家分别对红、绿茶小样进行感官审评。从适制茶类、茸毫多少、色泽、内质、芽叶大小五个方面来衡量加工出的茶叶的好坏[1011]。
2 结果与分析
2.1参试品种适制茶类的比较
2.1.1适制绿茶的品种比较
如表1,绿茶小样感官审评结果中总分90分以上为早逢春、浙农113、龙井43、黔方、9201、龙井长叶、乌牛早、浙农139、浙农117等9个品种,其中浙农117得分最高为93.1分,龙井长叶、乌牛早、浙农139得分都在92分以上。品质较好,适制绿茶。
2.1.2适制名特绿茶品种的比较
(1)名特绿茶外形比较
如表1所示,绿茶小样感官审评结果中外形得分46分以上的品种为龙井长叶、浙农117、早逢春、黔方、9201、浙农113。其中龙井长叶得分最高为49.8分,龙井43为48.9分,浙农117为48.1分制作名特茶易于造型。早逢春、黔方、9201、浙农113在制作名特茶时较易造型。
(2)名特绿茶内质比较
绿茶小样感官审评结果中内质得分43分以上的品种为乌牛早、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黔方、早逢春、迎霜、9201等8个品种其中乌牛早、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得分均在45分以上,制作名特绿茶内质较好。
(3)名特绿茶品种比较
比较制作名特绿茶易于造型的品种和内质较好的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制名特绿茶的品种为黔方、9201、浙农113、早逢春、浙农117、
表1主要引进茶叶良种加工绿茶品质审评
Table1 Quality evaluation of major elite varieties
生 产
单 位
良种名称
外 形 (50分)
内 质 (50分)
总 分
形状
特色
20
色泽
15
匀净度
15
小计
香气
15
滋味
15
汤色
10
叶底
10
小计
宜兴市茗岭岭下茶场
早逢春
18.0
14.2
15
47.2
14.2
13.6
8.1
8.6
44.5
91.7
白毫早
17.5
13.4
15
45.9
13.2
12.4
8.1
8.8
42.5
88.4
浙农113
18.5
12.5
15
46
14.9
13.2
8.3
8.8
45.2
91.2
无锡市茶叶品种所
龙井长叶
20.0
14.8
15
49.8
11.5
13.2
9.0
9.2
42.9
92.7
目录
引言
茶叶是江苏的传统产业,因为资源有限,江苏茶叶发展坚持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以提高科技含量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0年,江苏省茶叶种植面积48.6万亩,年茶叶总产量1.5万吨,年茶叶总产值达到16亿元,平均亩产值4210元。江苏茶区名茶生产历史悠久,加工精细,历代贡茶珍品辈出,现代茶业以名茶多、品质好、产值高,名特茶精细的制作技艺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在全国茶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示范作用。茶树良种以有性系为主,虽然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种性纯度不及无性系良种,尽管江苏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与农业部的要求相比,与江苏茶业优质、高效的实力相比,迫切需要加快无性系良种发展步伐[48]。
为了继续保持江苏茶叶机械化程度高,加工精细,单位面积效益名列全国前茅的优势,在此次引种研究过程中,对引种的13个无性系茶树良种(黔方、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安吉白茶、9201、乌牛早、浙农113、早逢春、白毫早、茗丰、浙农139、浙农117)进行了茶树的幼龄期或试采期适制茶类、适制名茶类型、测定制茶品质、显毫与少毫、色泽、芽叶大小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试验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江苏生产特点、栽培条件及自然环境的高产优质茶树良种,为全省茶农提供适合本地生产实际的无性系良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江苏茶区引种的无性系良种中表现较好的黔方、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安吉白茶、9201、乌牛早、浙农113、早逢春、白毫早、茗丰、浙农139、浙农117等13个品种。
1.2 加工方法
在一芽三叶上,留一叶采一芽二叶制作茶小样,春茶(4月份)制烘青绿茶,操作过程如下:(1)杀青:手工杀青220230℃,78分钟;(2)揉捻:小型揉捻机20分钟;(3)干燥:毛火110120℃,15分钟,34分钟翻一次,摊凉半小时,足火7080℃。夏茶(7月份)制红碎茶,操作过程如下:(1)萎凋:室内萎凋至含水量65%;(2)揉捻:小型揉捻机20分钟,轻一重一轻5105分钟;(3)切碎:绞肉机揉切2次,第一次切后过筛,粗物再切碎;(4)发酵:530分钟,视发酵程度而定;(5)干燥:毛火115℃,15分钟,翻动23次,含水量20%左右,取出摊凉,半小时后,足火85℃左右,30分钟[9]。
1.3 茶样质量评定
为了评定引种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所产的茶鲜叶是否适合加工江苏特色的扁型、针型、卷曲型名特茶或红茶碎茶。我们将13个品种分别制作成红碎茶和绿茶,邀请专家分别对红、绿茶小样进行感官审评。从适制茶类、茸毫多少、色泽、内质、芽叶大小五个方面来衡量加工出的茶叶的好坏[1011]。
2 结果与分析
2.1参试品种适制茶类的比较
2.1.1适制绿茶的品种比较
如表1,绿茶小样感官审评结果中总分90分以上为早逢春、浙农113、龙井43、黔方、9201、龙井长叶、乌牛早、浙农139、浙农117等9个品种,其中浙农117得分最高为93.1分,龙井长叶、乌牛早、浙农139得分都在92分以上。品质较好,适制绿茶。
2.1.2适制名特绿茶品种的比较
(1)名特绿茶外形比较
如表1所示,绿茶小样感官审评结果中外形得分46分以上的品种为龙井长叶、浙农117、早逢春、黔方、9201、浙农113。其中龙井长叶得分最高为49.8分,龙井43为48.9分,浙农117为48.1分制作名特茶易于造型。早逢春、黔方、9201、浙农113在制作名特茶时较易造型。
(2)名特绿茶内质比较
绿茶小样感官审评结果中内质得分43分以上的品种为乌牛早、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黔方、早逢春、迎霜、9201等8个品种其中乌牛早、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得分均在45分以上,制作名特绿茶内质较好。
(3)名特绿茶品种比较
比较制作名特绿茶易于造型的品种和内质较好的品种,从中筛选出适制名特绿茶的品种为黔方、9201、浙农113、早逢春、浙农117、
表1主要引进茶叶良种加工绿茶品质审评
Table1 Quality evaluation of major elite varieties
生 产
单 位
良种名称
外 形 (50分)
内 质 (50分)
总 分
形状
特色
20
色泽
15
匀净度
15
小计
香气
15
滋味
15
汤色
10
叶底
10
小计
宜兴市茗岭岭下茶场
早逢春
18.0
14.2
15
47.2
14.2
13.6
8.1
8.6
44.5
91.7
白毫早
17.5
13.4
15
45.9
13.2
12.4
8.1
8.8
42.5
88.4
浙农113
18.5
12.5
15
46
14.9
13.2
8.3
8.8
45.2
91.2
无锡市茶叶品种所
龙井长叶
20.0
14.8
15
49.8
11.5
13.2
9.0
9.2
42.9
92.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