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落”到社区”解读一个变迁中的村庄以苏北王嘴村为例(附件)

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农村与农民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这其中,农村的变迁与社区建设,也是当前学术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为研究落后地区村落变迁意义,本研究从变迁的背景、过程、结果和特征四个维度对涟水市王嘴村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王嘴村变迁前基础条件差,变迁方法具有独特性,变迁后村民政治参与度提升;经济结构上向第二第三产业倾斜;文化风气改善;农民角色转变,家庭结构由也在变化。从研究中可以看出,落后地区村落变迁需要合理规划,考虑实际情况,考虑群众需求,干部要发挥领导作用,争取政策支持。关键词 村落,社区,变迁,中心村,集中居住目 录
1 引言6
2 王嘴村的社会变迁6
2.1 王嘴村社会变迁的背景6
2.2 王嘴村社会变迁的过程8
3 王嘴村社会变迁的结果8
3.1 王嘴村的政治结构变化9
3.2 王嘴村的经济结构变化10
3.3 王嘴村的文化结构变化12
3.4 王嘴村的社会结构变化14
4 王嘴村社会变迁的个性与共性15
4.1 王嘴村变迁的独特性15
4.1.1 经济落后,地理位置不佳,也可以实现集中居住15
4.1.2 中心村选址、规划合理科学15
4.1.3 考虑实际情况,以先进带后进15
4.1.4 利用地理位置特色,转劣势为优势16
4.1.5 敢想敢做,追求政策支持16
4.2 王嘴村变迁的普遍性16
4.2.1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16
4.2.2 文化建设的推动16
4.2.3 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16
4.2.4 村民思想的转变17
4.2.5 优秀干部的领导作用17
5 王嘴村变迁对于农村发展的启示17
5.1 经济落后不影响中心村的建设17
5.2 中心村建设需要合理规划17
5.3 村干部需要发挥领导作用18
5.4 考虑实际情况,不要一蹴而就18
5.5 尊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4.2.4 村民思想的转变17
4.2.5 优秀干部的领导作用17
5 王嘴村变迁对于农村发展的启示17
5.1 经济落后不影响中心村的建设17
5.2 中心村建设需要合理规划17
5.3 村干部需要发挥领导作用18
5.4 考虑实际情况,不要一蹴而就18
5.5 尊重群众意见,考虑群众需求18
5.6 积极寻求政策的支持18
结论 19
致谢 20
注释 21
参考文献22
附录 王嘴村村民对于村子变迁的调查问卷23
1 引言
村落是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的,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1】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村人口的大规模社会流动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等等,我国的农村发生了急剧的变迁。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农村与农民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这其中,农村的变迁与社区建设,也是当前学术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目前我国对于苏南或是沿海地区村落研究众多,但是其变迁具有特殊性与局限性,而我国内陆地区贫困村落众多,经济、地理条件落后,难以照搬先进地区的经验,故此,选择地处相对落后地区的王嘴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王嘴村变迁的背景、过程、结果和特征,与其他地区的村落变迁相比较,综合性更强,对比明显,更加有实际意义。
本课题以涟水市王嘴村为例。王嘴村作为苏北地区出名的文明村、示范村,地处经济并不发达,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苏北农村地区,却在几年内一跃成为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生活水平极速提升的村子,王嘴村的经验有着代表性的意义。首先,根据了解的王嘴村概况,在500户村民中选择不同年龄段、受教育成度的不同、变迁前家庭情况不同的90户人家的家庭主要成员回答问卷,一般选择对于村子变迁比较了解的人员。
在准备阶段选择了抽样调查,调查阶段采取了问卷法。抽样调查法可以减少调查的工作量,保证调查对象的完整性;数量上以部分推算总体;可以保证调查的精度;可以大大减少调查费用,提高调查效率;收集、整理数据、综合样本的速度快,保证调查的时效性。当然,抽样调查结果和真实值之间也是存在误差的。
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采用匿名方式。首选是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问卷的设计考虑到王嘴村有些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问题设计得简单易懂,方便村民的回答,包括了村民的文化水平与子女的文化水平,政治参与的变化,家庭经济的变化,家庭人口的变化,村子文化风气的变化等几个方面。
2 王嘴村的社会变迁
2.1 王嘴村社会变迁的背景
农村建设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全国各地都在对“三农问题”展开相关探索与实践。在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村落的发展刺激着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各地区的农村领导人纷纷到这些村落去学习农村发展经验。【2】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在城镇化的推动下,苏北地区农村现有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部分乡镇和村庄产生了“外部面向”的发展定位,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乡村大逃亡”现象,导致大量传统村落出现“空心村”。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缩小。传统村落衰败而现代化社区兴起,国家加大对传统村落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的投入,苏北传统村落解构与建设的方向、途径成为一种现实性问题。
王嘴村位于苏北涟水县的最北端,相距35公里,北距灌南县城9公里,离原乡镇所在地5公里,乡镇合并后,离现在镇所在地约10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全村总面积5075亩,其中,耕地面积2300亩;1999年前有村民365户,1650人;过去的王嘴村是涟水有名的锅底洼,土地贫疾,经常受灾,可以称得上是“穷山恶水”,村民穷得丁当响,社会治安混乱,每到春天,都有几十户人家揭不开锅,是江苏省最穷的地方之一。集中居住前,王嘴村365户人家分散居住在39个自然村落,其中,50户以上自然村落1个,其余为10户左右的零星村落,村子上的房屋高矮不等、前后不齐,池塘、树木杂乱分布,村庄道路泥泞。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1994年,王嘴村的村支书走马灯似地换了一位又一位,乡里甚至派出由8位村支书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来解决该村问题,但一穷二乱的王嘴村仍然面貌依旧。
多年来,王嘴村集体经济近乎为零,农民沿袭着传统的小土地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市场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家庭的需要,农业的收入是家庭和乡村社会的主要收入来源。1999年王嘴村人均年收入约1000元,没有达到涟水县的人均收入1200元的水平。王嘴村的土地生产功能已经弱化,但承担着村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集体经济缺乏活力,内聚力丧失,王嘴村人口大量外迁,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甚至包括不少村干部、农村技术人员、农村教师等,留下来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20岁至50岁之间的全村不到几十人,小的庄子只有五六户人家,给社区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基层组织受到严重影响,村“两委”换届选举时选不出高水平的领导,基层组织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3】
2.2 王嘴村社会变迁的过程
1996年,王嘴村大胆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农业,实施高效农业,发展小麦、水稻、玉米、洋葱等农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12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