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山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摘 要本文以裘山山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裘山山的身份较为特殊,是女人,是军人,也是一位擅长书写女性的当代作家。她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她的写作风格,在她的小说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各种各样女性形象。本文的绪论以裘山山的生活为切入点,论述她的创作思想,引出全文。第二部分主要从脱离世俗的宗教女性,以与生活和解的隆莲法师为典型;社会底层人格独立的女性,春草和保卫樱桃的校长成为了人性最温暖的守护;感情丰富的军旅女性,使军人的形象更加丰富,这三个类型女性进行分析。结论将对裘山山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进一步的认知,思考裘山山在创作过程中的不足。
目录
引言 6
1遁入空门的女性 9
2社会底层人格独立的女性 11
3感情丰富的军旅女性 14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引言
本文以裘山山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裘山山的身份较为特殊,是女人,是军人,也是一位擅长书写女性的当代作家。她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她的写作风格,在她的小说作品中成功的塑造了各种各样女性形象。主要从脱离世俗的宗教女性,以与生活和解的隆莲法师为典型;社会底层人格独立的女性,春草和保卫樱桃的校长成为了人性最温暖的守护;感情丰富的军旅女性,使军人的形象更加丰富,这三个类型女性进行分析。
裘山山,女,汉族。1958年5月生,出身于浙江杭州的军人知识分子家庭中。1976年入伍参军,1983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经担任过军队里的文化教师,以及《西南军事文学》的主编、成都军区的一级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已经退休,在家专注于写作。
裘山山从1978就开始发表小说、散文等。到现在为止,已经发表的各类文学作品字数约达到400万字。主要作品有:《裘山山文集(七卷)》;长篇小说《春草花开》、《我在天堂等你》、《到处都是寂寞的心》、《河之影》、《我的爱情绽放如雪》、《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母亲》共6部;小说集《白罂粟》、《野草疯长》、《一路有树》等10部;长篇纪实散文《遥远的天堂》、《亲历五月》2部;散文集《行走高原》、《五月的树》、《从往事门前走过》等10部;长篇传记文学《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莲法师传》、《从白衣天使到女将军》;电影剧本《遥望查理拉》、《我的格桑梅朵》;电视剧本《女装甲团长》、《走进赵雪芳》。其中《我在天堂等你》被改编为同名话剧、电影《我的格桑梅朵》、广播剧《永远的恰巴山》,各改编作品也都获得诸多奖项。《我在天堂等你》2007年出版越南版;《我的爱情绽放如雪》2011年出版韩文版;《春草花开》2015年出版日文版。作品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学奖、四川省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文学奖、成都市政府芙蓉奖、连获四届《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项。
进行创作时,裘山山总是可以很巧妙的将日常生活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对女性形象的人物所造手法更为独特。既富有女性特有的温和,而又不失生命力的坚韧。这种特质来源于作者的两个身份,一个是平凡的女人,一个是名副其实的军人。在读裘山山的作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并没有远离她的这两个身份,各种各样鲜活的女性形象烙在读者心里。裘山山的作品为读者对现当代文学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角度。
在了解到裘山山的生活之后,觉得可以拿“养尊处优”来形容,甚至“娇生惯养”。一出生就是在军大院里长大,从小就可以受到优良环境的熏陶。参军,上师范大学,顺利毕业,担任军队文化教导员,一切看着都那么平坦,没有任何坎坷。可以为了看话剧《雷雨》买最贵的戏票,也可以将自己的小说《我在天堂等你》的版权以一元钱的价格卖给上海人名艺术剧院。本以为她的作品不食人间烟火,平常人只能瞻仰。但是在看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后,发现自己错了,读了她更多的作品之后,特别是《一路有树》,完全否认了我之前的想法。那个年幼懵懂的女孩,本该被捧在手心里呵护成长的时候,却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遭难。一个出生在普通工程师家中的女孩,却要在军营中面对众多“首长”生活,生长环境促使她形成了敏感的内心世界以及要强的性格。这也为裘山山学习的好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需要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复习就去参加高考,同万人挤上独木桥,走进大学校门;也可以像个农村妇女一样肩上挑着百来斤的担子行走自如;更可以一个人翻越雪山,不畏严寒的进入西藏,走遍驻扎在高原各个角落的军营。
裘山山是个理智的女人。她不会像贾平凹一样,为了写作而走向极端,将自己与外界、与家庭隔离,抛开一切,冷落所有人,处于闭关状态。她会在支持丈夫的工作,用心培养孩子,体贴照顾父母的同时,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又不能说裘山山不热爱写作。她的作品数量以及获得的众多奖项就是对她写作能力的最好证明与最大肯定。写作对于裘山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写作不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更不是生活的唯一目标。在家庭、写作、工作之间,她考虑的都比较周全,要顾全。也就是这种“顾全”,体现出了她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这也是她充足的幸福感和优越感的来源。“养尊处优”的这个标签,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的吧。可是拥有这样的感觉有什么不对呢?不去计较得到和失去哪个比重多,而是以乐观的态度去接受得与失这才算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话,拥有幸福对于我们这种普通人来说也是很简单的,拥有的时候不必强求,失去的时候也无需羡慕。
“人生是路,我们总在路上,你不能指望鲜花开道,但你总可以乞求——一路有树。”
裘山山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于得失的态度,不强求,不嫉妒,积极看待身边的事物,这种“温和”的性格不仅使她在生活中“养尊处优”,也使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深入读者内心。
裘山山擅长书写女性。“我喜欢写女性故事。女性的命运更让我关注,似乎从文学的意义上说,也更值得关注。当然,也因为我自己是女性。在我看来,女人的生命往往是以爱情作为支撑的,她们把爱情当成了生命的全部。即使有一些比较理性的女人知道不该如此,可一旦陷入情网,就不顾一切了”,这是裘山山自己写在《落花时节》序言中的话。可以看出裘山山是比较看重爱情的。但裘山山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并不只是爱情的动物,她们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一个支撑点,就是事业与信仰。裘山山小说作品中的每一个女性都有着独立的人格和女性自觉地追求冲动。原本认为,裘山山因自身是女性才去书写女性,便认为她是女性写作,但是裘山山对女性的书写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李皆美曾说“她的内心具有很强的向善性、向光性、母性这种温厚的内在沉淀使他能够在创作中对人性加以温暖的守护。p63”裘山山将自己温和的女性情怀运用到了写作之中,对人物所处的生活境遇描写的非常细致,也可以从中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但这些内心活动不会表现的太过迫切,这也是裘山山书写时的不同之处。在她笔下的人物在经历了大的波折之后,最后也会回归平静。要是将裘山山关于女性的小说作品从女性写作的角度来看,她的作品即包含在女性文学的领域之中,又有所超越。韩骏的《正确的写作——裘山山综论》认为裘山山的文学作品“可以视为基于自我经验的对女性自我的识别,更应该视为对社会、人性的深度探索。”p17因为在裘山山笔下的性别差异不在特别明显。 1遁入空门的女性
对人性和生活的考究让她平等的拥有了和男性作家一样的地位,对生命不断的探索和感悟。因此,裘山山看待女性身份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加温和。赵朴初老先生给裘山山的《隆莲法师传》序文中写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比丘尼传记,阅读时,流了几次泪这本书也是从古到今第一本比丘尼传。”赵朴初称赞裘山山的“好”,来自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行为,但是在追求独立自主的时候不会主观成为男性的对立的角色,不会成为激进主义者。这并不是说裘山山没有看到女性在传统社会伦理中的地位是从属与男性的。裘山山对女性的自我认识的困难深有体会,也在不断思考。《隆莲法师传》中裘山山曾这样问道:“为何寺庙中和尚庙多尼姑庵少?并且和尚庙的香火比后者更旺我看到信佛的大多是女人,可她们还是愿意把香火钱给和尚。可不可以这样说,佛教里也同样存在着男尊女卑”p284,隆莲法师给出的解释是因为男人选择出家要比女人更加自由,更有自主权,而对于香火钱,人们更愿意去相比之下较大的寺庙去。隆莲法师用六个字形容了女性出家的原因“女人苦”,“女人弱”。困难是寻求幸福的动机,作为女人,生活苦,内心苦,在经历了一些无法承受的东西的时候才会信佛,希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女性一直被视为弱势群体,她们不够自信,希望得到他人的保护才去信佛。可以看出,男尊女卑的看法并不是只局限于俗世之中,裘山山潜意识里存在着参照物。通俗而言就是宗教信仰界和俗世世界是相互对应的,裘山山在追问信仰界的男尊女卑时也暗指了现实世界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6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