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意象看李清照的人生意识(附件)【字数:12511】

摘 要李清照词中花意象很多,而且贯穿于其一生的创作之中。在所有花意象中,出现最多的是梅、菊、桂等高雅素洁的形象,这不仅和时代背景相关,也是词人个人形象和审美取向的展现。在李清照笔下,花已不再是纯客观的外物,而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通过花意象的创作,李清照向世人展现了她一生的生命历程和情感波动。对于后世婉约词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花意象的选取和演变 2
1.1花意象的选取:时代脉动和个人体验 2
1.2花意象的演变 3
1.2.1少女时期的闺意闲情 4
1.2.2婚后时期的离乱别愁 5
1.2.3寡居时期的孤苦凄凉 6
第二章 花意象的特点和内涵 8
2.1花意象的生命意识 8
2.2以花喻人——花意象的人格追求 8
2.3独特的女性意识 10
第三章 花意象创作的影响 11
3.1拓展词的意境 11
3.2对婉约词风的发展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被誉为“古今才妇第一”的词人,李清照在中国古代词坛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出身封建时代缙绅之家的她却在诗词创作方面突破了时代和地位所加于她的某些局限,在诗词创作方面表现出深厚造诣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女作家。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李清照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年代,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活,经常沉醉于大自然中,婚后与其夫赵明诚琴瑟和鸣,但是不久就遭遇社会巨变,中年之后孤身一人承受着国破家亡的双重痛苦。造成这种悲惨命运的根源,当然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但也正是这些经历使她的词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清代王士祯言“婉约以易安为宗”,给予李清照在婉约词派中最高的地位。据王仲闻所著《李清照集校注》,辑词四十五首,其中涉及花意象的有三十五首,占了总词作的一大部分。由此可见花这一意象在易安词中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研究价值的,通过这其独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格的花意象,李清照向世人展现了其生命历程的情感波动。
前人对李清照艺术风格的研究、易安词的比较研究、易安词作中女性意识的探究以及李词意象研究等成果十分丰富。笔者对李词中花的意象研究十分感兴趣,通过调查发现前人对李词中花的意象研究都是从各种花所代表的词人的思想感情入手,但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花意象的演变以及花与词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词人为什么会对花意象如此情有独钟,为什么不同时期的李清照对花意象的选取会有不同,花意象和她本人究竟有何关系。对此,笔者认为还有可开拓的空间,值得对李清照花的意象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第一章 花意象的选取和演变
1.1花意象的选取:时代脉动和个人体验
李清照爱花惜花,花成了其笔下的宠儿,贯穿于词人的创作之中。据统计,李清照三十五首写花词中共写过八种花,分别是菊花、梅花、桂花、海棠、荷花、芭蕉、梨花、荼蘼,数前五种所占数量最多。
李清照作为两宋之交的词人,她塑造的花品是受其时代风骨影响的。唐五代时期,咏物词兴盛,但它们仅仅是直接铺陈刻画对象的外在形貌特征,而没有在发掘对象物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即“质直而少情致”。而到北宋时期,更准确地说是中后期,苏轼等大家的不断涌现,使咏物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此之后咏物词便具有了体物和言志的双重主题,开创了其个性化、人格化的先锋。在意象的选取上,咏物词也有了极大的转变,在咏花诗词中,唐人钟情于姹紫嫣红,牡丹、桃李、杏花等在其笔下千娇百态,映衬着唐雍容华贵的精气神,又吻合着唐人的审美情趣;到了宋代,梅取代了牡丹,一度被称为“花中节气最高坚”,除此之外,桂花的淡雅朴素及菊花的幽远孤傲也映含着宋人清雅闲适的意趣追求。作为宋人,受北宋士大夫文化的影响,李清照自然融合了宋代独具特色的社会审美文化心理,对高雅的梅桂菊有着一定的偏爱,她对于花意象的选取带着宋人的情感风骨,但是她在前人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内容。不仅用花来抒发个人情感,也在花意象中寄寓了身世和家国之痛。像李清照这种对花意象终其一生的情感投入是不常见的。而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女性,李清照对于花意象的选取也是有视野局限的。其咏花词多以深闺香阁为背景,从“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的闺情春怨,到“人比黄花瘦”的思妇离愁,皆是从多愁善感的深闺女子的角度来写的。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环境下,旧社会制度让李清照与社会、政治关系甚远,她被困守在无所事事的狭小天地里,使她的才能、性格都不能充分发展,因此借花来抒发自己的淡淡闺怨,这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阶层妇女的精神世界。但是,李清照毕竟是“花中第一流”的女词人,即使被封建社会所束缚,在思想上也是大胆进步、超凡脱俗的。她用梅、桂来寄托自己高洁的品格,像梅花“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满庭芳小阁藏春》),又似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除此之外,李清照所描写的花意象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并且大都集中在风雨飘零的暮春或残秋,这说明她对那些凋零花意象的特殊喜爱,而李清照本人敏感的内心,颠沛流离的生活,聚少离多的感情,以及风雨飘摇的时代,则更加强化了她对凄苦的花意象的偏爱,将自己与花儿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1.2花意象的演变
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花的种类极其繁多,可供作家选择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在李清照笔下,出现最多的只有五种。其中写的最多的是梅花,13首,其次是桂花、菊花、荷花和海棠,这些花皆高雅脱俗,风韵独特,如同词人一般。我们将李清照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来看,即少女时期、婚后时期和寡居时期,她在不同时期对花意象的选取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表11 李清照咏花词分布表
花名
篇名

《浣溪沙》江梅已过柳生绵
《渔家傲》寒梅点缀琼枝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