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的交互游戏应用设计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游戏的平台得到了很大的拓宽,更多的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也使幼儿的教育变得愉悦而更有效。本文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旨在开发一款适宜3-6岁幼儿的益智类游戏。它能够激发幼儿在学习方面的潜能和积极性,可以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智力。本文首先详细分析3-6岁幼儿的空间感知物体的特点和智力发展特点,其次,结合市场上现有的多款受欢迎的同类空间感知类益智游戏,设计出一款游戏的益智类游戏,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再次,本文还分析了优秀的设计界面,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最后,期待在游戏界面、内容、交互等方面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5
1.1 课题背景 5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5
1.1.2 课题的项目背景 5
1.2 研究目的 6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6
1.4 论文架构 7
第二章 设计调研与分析 9
2.1 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特点 9
2.2 空间感知益智类游戏的特点 10
2.3 现有的空间感知益智游戏相关分析 11
2.3.1 游戏平台分析 11
2.3.2 游戏内容分析 11
第三章 游戏概念设定 16
3.1 幼儿空间感知游戏的概念 16
3.2 游戏内容的设定 16
3.2.1 游戏关卡设定 16
3.2.2 能力培养与评估点设定 17
3.2.3 游戏操作流程 18
第四章 游戏视觉设计 19
4.1 识别系统设计 19
4.2 关卡视觉设计 20
4.2.1 挑战几何拼图 20
4.2.2 家务小帮手 27
4.2.3 小恐龙接水球 33
4.2.4 气球抓抓乐 3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5 森林里躲猫猫 41
第五章 游戏交互程序设计 48
5.1 FLASH技术以及ACTIONSCRIPT3.0编程的相关知识 48
5.2 挑战几何拼图 48
5.3 家务小帮手 50
5.4 小恐龙接水球 53
5.5 气球抓抓乐 56
5.6 森林里躲猫猫 63
第六章 游戏测试 66
第七章 结论 67
参考文献 68
致谢 70 绪论
1.1课题背景
1.1.1课题的研究背景
游戏是一种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玩耍,玩耍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热衷的一种娱乐活动。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智力、想象力、、断力、知识面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如今,电视、手机、电脑、平板电脑已经为我们大众所熟知和使用,一些基于这些媒介的游戏也应运而生。数字化的游戏对幼儿的成长的帮助良多。鉴于此,本次课题以“基于Flash的交互游戏应用设计《旦宝旅行记》”为研究方向,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Flash技术设计一款以“《旦宝旅行记》”为主题的幼儿益智类游戏。
36岁的幼儿对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但这种感知还不够完善,这一时期的幼儿可塑性大,对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有着自己探索的好奇心,开发一款适合他们的益智类游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一款适合他们的益智类游戏的开发任重道远。游戏本身是一种教育方式,选择适合幼儿的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幼儿的乐观进取的个性;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在玩中增长知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一款益智类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有助于后期的小学教育,培养幼儿从小学习的兴趣,减轻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负担。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的形式更加丰富,游戏的效果也更加生动,个人电脑如今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儿童基础教育中就会有计算机的普及,从小锻炼幼儿使用计算机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对计算机知识的熟知,因此,开发基于个人电脑的幼儿益智类游戏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次课题基于个人电脑,开发一款36岁幼儿益智类游戏,游戏的每一个关卡都经过开发者精心的设计,其中,有对幼儿常识的普及,有促进幼儿对自然的感知,有锻炼幼儿的记忆力,有提高幼儿的敏捷性,还有培养幼儿的设计审美的能力总的来说,本次课题尝试运用Flash技术,设计一款以个人电脑为平台的36岁幼儿益智类游戏,运用于学前教育中,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1.1.2课题的项目背景
龙城常州中华恐龙园2000年对外开放以来,以恐龙为主题的电影和吉祥物也深受大众的喜爱。其中,恐龙园吉祥物的可爱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这些活灵活现的卡通形象是本次课题创作的源泉。
本次课题以恐龙为主角,加上一些其他动物的形象,设计符合人物形象且具有特色的卡通场景和故事情节,开发了一款虚拟的益智类游戏,帮助36岁幼儿寓教于乐,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得到锻炼。
1.2研究目的
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好奇心和创造力。对于还没有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幼儿而言,游戏不失为一种汲取经验的新方式,也是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佳径。游戏与学习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游戏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年轻父母更应理性地对待这个问题,要注意通过益智类游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的身心还未发展健全,智力方面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健全,在这个时期,一款适合幼儿的益智类游戏能够很好地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开发幼儿的聪明才智。一款适合幼儿的益智类游戏使幼儿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对游戏中涉及的相关环节做出自己的选择判断,在这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幼儿的智力得到开发。
本次课题旨在设计一款益智类游戏,它针对36岁学龄前幼儿,培养幼儿的常识知识的学习、记忆力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提升,设置的游戏场景丰富多彩,游戏玩法多种多样,游戏难度适中,旨在通过游戏的过程,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愉快地体验中提高学习能力。
本次课题以幼儿游戏为媒介,把相关可以锻炼幼儿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环节赋予其中,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开发幼儿的聪明才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智力。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设计一款适宜36岁幼儿的益智类游戏,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到每一个道具的设定,大到整个游戏的框架布局,都需要考虑周全,切不能顾此失彼。
第一,对游戏受众的特点的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观察法。首先,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幼儿行为及性格特点研究的书籍资料,初步了解36岁幼儿的心理性格特点和生理行为特点。此外,笔者亲临幼儿园,与众多36岁幼儿一起玩耍、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日常的喜怒哀乐,为游戏的设置更加符合他们的喜好奠定基础。只有首先了解受众,才能设计出一款被受众接受并且喜爱的游戏。
第二,对幼儿益智类游戏的设计特点和风格采用归纳总结法。笔者在网上搜集了几款36岁幼儿益智类小游戏进行试玩,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共同的设计风格及特点,主要是:游戏界面都比较卡通,人物造型可爱,游戏关卡难度适中,游戏细节把握到位等。笔者根据这些归纳总结到的设计特色构思本次课题的设计风格和特色,既要符合36岁幼儿游戏设置的风格潮流特点,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创新之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31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