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期金银花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

摘 要实验探讨了不同采收期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情况,为资源采收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绿原酸的含量是幼蕾期1.18%、三青期2.12%、二白期2.09%、大白期1.71%、银花期1.52%、金花期1.34%、凋花期0.58%。木犀草苷的含量是幼蕾期0.7781%、三青期0.9389%、二白期0.9956%、大白期0.9455%、银花期0.8395%、金花期0.7598%、凋花期0.4509%。总黄酮的含量是幼蕾期1.7611%、三青期1.922%、二白期2.291%、大白期2.056%、银花期1.839%、金花期1.251%、凋花期0.851%。结果表明绿原酸在三青期含量最高,其次是二白期,随着花开放的时间,药材中绿原酸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木犀草苷二白期最高,大白期次之,随着花开放的时间,木犀草苷呈现下降的趋势。总黄酮在二白期最高,大白期次之,在三青期再次之,随着花开放的时间,总黄酮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金银花合适的采收时期是花蕾期(三青期、二白期)及花初开时(大白期)。为金银花药材的采集,药用价值的提高及质量优劣评价奠定了基础,为金银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Key words: Honeysuckle; Chlorogenic acid; Luteolin;Total flavonoids ;Estimation of quality 目 录
1 绪论 1
1.1 本草考证 1
1.2 化学成分 1
1.2.1 挥发油类 1
1.2.2 黄酮类 2
1.2.3 有机酸类 2
1.2.4 环烯醚萜类 2
1.2.5 无机元素 2
1.3 药理活性 3
1.3.1 心血管保护作用 3
1.3.2 抗氧化作用 3
1.3.3 抗紫外和抗辐射作用 3
1.3.4 抗诱变及抗癌作用 3
1.3.5 抗肿瘤作用 4
1.3.6 抗炎作用 4
1.3.7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4
1.3.8 止血作用 4
1.3.9 其他作用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2 实验部分 6
2.1 实验药材、试剂与仪器 6
2.1.1 药材 6
2.1.2 试剂与仪器 6
2.2 形态观察 6
2.3 金银花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9
2.3.1 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 9
2.3.2 HPLC法测定木犀草苷含量 13
2.3.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17
2.4 讨论 20
结 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4
1 绪论
1.1 本草考证
金银花,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见图1.1和图1.2),又叫二花,双花,二道花,忍冬等。梁陶弘景《新修本草》谓:“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谓:“忍冬,花初开者,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芳香,四月采花阴干;藤叶不拘时采。阴干。”金银花性甘,寒。归肺、心、胃经,为常用中药种类。金银花的生长范围及其广泛,遍布我国各个省份,具有“国宝一枝花”的说法[2]。金银花很早以前,就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金银花,被列为上品,说其“久服轻身”。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明,它具有多重功效,如抗菌,消炎解热,利尿、抗病毒、抗氧化等。
图1.1 开花时 图1.2 花苞时
1.2 化学成分
金银花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比较多,主要有挥发油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以及无机元素等等。
1.2.1 挥发油类
挥发油有极强的芳香气味,它作为金银花的多种有效成分的一种,其在化妆品、香料、食品、医药等方面应用广泛,它的化学成分复杂,有芳樟醇、棕榈酸等,它的组成是醇、醛、酯、炔等成分组成[3]。
侯冬岩[4]等人验证并证明了金银花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多达50种以上,用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使用峰面积归一法,最终得出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占比,依次为酸类物质占其总量59.76%,烷烃类物质占其7.18%,酮类物质占15.58%,萜类物质占1.57%,醇类物质占12.85%,醛类物质占其1.74%,加起来占其总量的98.44%。又研究发现了金银花中挥发性物质,采用的方法是蒸馏萃取法。
1.2.2 黄酮类
金银花跟叶中都含有木犀草素、木犀草苷和忍冬素等。但金银花叶叶中的黄酮类成分相较于花含量更为丰富,王丽婷等[5]研究花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忍冬叶中二者的含量分别为27.53μg/g和147.3μg/g,而花中仅有20.94μg/g和41.66μg/g。郭玉等[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同一株金银花来源的花和叶中的木犀草苷含量,叶中含量0.326%,比花中含量多2倍。
1.2.3 有机酸类
金银花,主要有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等成分。其中,异绿原酸是一种混合物,其异构体有7种;咖啡酸是绿原酸的水解产物。马俊利等[7]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从忍冬中分离得到了包括绿原酸在内的5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合物,其中5O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5Ocaffeoyl quinic acid methyl ester)、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diOcaffeoyl quinic acid)、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4diOcaffeoyl quinic acid methyl ester)、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4diOcaffeoyl quinic acid)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2.4 环烯醚萜类
Machida K[8]分离出(E)氧代开联番木鳖苷和4个新的环烯醚苷类,分别是:L苯丙氨酸四乙酰开联番木鳖苷、7O(4βD吡喃葡糖氧基3茴香醛)四乙酰开联番木鳖苷酸、6O7α羟基当药酰氧番木鳖苷、(Z)氧代开联番木鳖苷。
1.2.5 无机元素
金银花中有许多微量元素,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分别是Ca、Li、Co、Mn、Fe、Cu、Ti、Zn等15种无机元素。吕琳琳等[9]测定出在金银花中含有的钠、钙、铁、铜、钴、锌6种微量元素,最后得出样本中6种元素质量值依次为34.33μg/g、159.91μg/g、96.00μg/g、85.12μg/g、56.96μg/g、95.34μg/g。
1.3 药理活性
现代实验证明金银花中药理活性非常丰富,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以下是金银花的功效详细说明。
1.3.1 心血管保护作用
氧自由基是引起内皮损伤的重要因子之一,而大量的实验证明绿原酸是一种能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剂型[10],它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进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Chlopcikov[11]等的研究发现绿原酸对心肌细胞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樊宏伟[12]的实验也证实绿原酸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凝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