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的场测量系统基pc机wifi的测量控制软件(附件)
在很多场合需要对空间场信号进行测量,由于很多场信号是矢量,除了对其相关参数的测量外,还需要测定方向来确定场信号的具体位置。在某些场合的测量中需要进行远程控制,来避免人员对场信号的干扰。本课题选用WIFI作为数据传输方式,来达到远程数据交互的目的,使得空间定位系统和测量系统以及控制系统之间能够协同工作。 本文介绍基于PC机WIFI的测量控制软件设计。此软件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语言进行编写,利用PC机WIFI与空间定位系统和场信号测量系统进行数据通信。设计控制系统的界面,实现传感器位置与指向性控制、检测信号采集、输出图标设计等功能。关键词 场信号,WIFI,数据采集,LabVIEW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1
1.2 课题涉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1
1.3 研究的内容 3
2 课题设计方案 3
2.1 课题整体目标 3
2.2 本文的设计任务 4
3 软件设计平台选择 4
3.1 软件的设计平台 4
3.2 LabVIEW开发平台 5
4 软件制作 8
4.1 软件的设计思想 9
4.2 通信部分 9
4.3 数据记录处理部分 14
4.4 控制部分 17
5 WIFI通信模块 20
5.1 WIFI模块简介 20
5.2 WIFI模块S1-RTL8189 21
6 软件调试 24
6.1 软件模拟说明 24
6.2 实际调试过程 25
结 论 28
致 谢 29
参 考 文 献 30
附录:软件函数面板 31
1 绪论
本章节主要介绍基于PC机WIFI的场测量控制软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讲述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规划整个软件的编写思路。同时说明本部分在整个大课题中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其他部分的协作流程。
1.1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很多场合都涉及到立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 考 文 献 30
附录:软件函数面板 31
1 绪论
本章节主要介绍基于PC机WIFI的场测量控制软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讲述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规划整个软件的编写思路。同时说明本部分在整个大课题中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其他部分的协作流程。
1.1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很多场合都涉及到立体空间场信号的测量。对于空间场信号的测量,需要解决在立体空间中测量点和测量角度的确定问题,测量信号的传输问题,测量环境的干扰因素排查与屏蔽问题,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准确性评判。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整个测量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在很多场信号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置于场信号覆盖区域时,当场信号较弱时,人体本身会对该场信号产生很多无法确定的干扰,势必会对最终的测量值的准确性有干扰,这样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要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基于WIFI的场测量系统的课题研究。让测量设备与测量人员分开,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互,排除人员对场区的干扰,使测量值更加的客观准确。
1.2 课题涉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WIFI传输技术
WiFi——WirelessFidelity,是属于无线的数据交互的基本载体,和常用的蓝牙相同,都可以归结为短距离无线数据交互技术。WiFi技2.4G发展到现在的5G。其目前使用的标准很多,比如常见的IEEE802.11a和IEEE802.11b。这种短距离的数据传输技术有很多特色的技术优点,因此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WIFI使由接入点和无线网卡组成的网络构架,可以在多台设备之间快速的进行网络搭建。相比于传统网络的组网复杂性,具有快速、简单、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搭建资源需求量小等等。
1.2.2 场信号检测
检测技术在科技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的进步都需要检测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支持,在很多十分恶劣的场所里面,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会显得尤为突出。在很多年的发展之后,并且得到了微电子的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支持,弱光、微电、小磁场、超短距离位置变动、温差的间距很小、电导体受阻较大、偏移量小的波动等物理信号的检测都得到了长远的技术进步,这里的检测方法都采用了物理量转换为电磁学感应量的基础思想,将无法直接检测的量转换为设备可以识别记录的数据值[1]。
检测技术的应用基础是用仪器仪表等等很多的其他手段,来将不可直观识别的物理量转化为我们认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量。其指导思想是将很多无法用直观的检测手段检测出来的被检测以及相关干扰变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将其转换为技术所支持的检检测,从而进行间接检测。
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构建高效的生产平台,检测技术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产品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快速进步过程中,要求所有的生产地生产的零部件达到一致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产品兼容性,所有,建立一套国际通用性以及一致性的检测体系变得非常重要,高度一致化,是所有产品能够相互协作的前提条件。为了让所有的产品在生产中都有统一的对比标准,检测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有统一的设计规划与实行标准,通过多种手段对其可靠性和广泛适应性进行长足的提高。同时检测仪器的制造也在高速发展,检测精度,测量范围以及检测的环境适应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满足科学研究的各种可能应用的场合,促进了检测技术的长远发展[3]。
1.2.3 虚拟仪器LabVIEW
虚拟仪器的思想确立,至今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这种技术手段已经有了革命性的的突破,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说明了计算机技术必将对传统的科学技术手段产生突破性的影响。在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VXI技术规范的确立和传播,VXI总线体系能够充分的体系指标一致化、应用广泛化、套路化、分布设计化的突出技术优势,它包含了了检测、数据处理、数据通信等等前沿化技术支持,拥有GPIB智能设备和VME BUS的所有技术优势,同时还具备速度极快、可分布助理、容易应用的突出特色;二是图形化的软件设计方式的提出与演变[4]。前一个总线结构的设计基础上对硬件的整体设计把握实现了突破性的分析和检测设备的设定,后一个编程方式向上进行了突破性的手段改进,两个互相结合,各自突出其设计特点将虚拟仪器的设计标准进行了统一。
虚拟仪器的演变有四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第一硬件模拟设备,第二数字取代设备,第三智能人工化设备,第四虚拟仪器设备[6]。
以往的仪器设备,例如波形显示器和波形合成器,使用局限性较大,价格却很高,而且它的相关功能还被仪器生产商进行限制,只能够完成一些很具体的检测或应用工作,很难进行更新换代。因此,使用者要对其功能进行自定义的添加将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但是和传统仪器相比较,虚拟仪器高自由度、价格便宜等突出优势,使用者只需在计算机进行软件的相关调整或者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的硬件设备进行应用连接。另外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对所要实现目标的不同要求,自由地进行修改和功能拓展
1 绪论 1
1.1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1
1.2 课题涉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1
1.3 研究的内容 3
2 课题设计方案 3
2.1 课题整体目标 3
2.2 本文的设计任务 4
3 软件设计平台选择 4
3.1 软件的设计平台 4
3.2 LabVIEW开发平台 5
4 软件制作 8
4.1 软件的设计思想 9
4.2 通信部分 9
4.3 数据记录处理部分 14
4.4 控制部分 17
5 WIFI通信模块 20
5.1 WIFI模块简介 20
5.2 WIFI模块S1-RTL8189 21
6 软件调试 24
6.1 软件模拟说明 24
6.2 实际调试过程 25
结 论 28
致 谢 29
参 考 文 献 30
附录:软件函数面板 31
1 绪论
本章节主要介绍基于PC机WIFI的场测量控制软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讲述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规划整个软件的编写思路。同时说明本部分在整个大课题中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其他部分的协作流程。
1.1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很多场合都涉及到立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参 考 文 献 30
附录:软件函数面板 31
1 绪论
本章节主要介绍基于PC机WIFI的场测量控制软件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讲述相关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规划整个软件的编写思路。同时说明本部分在整个大课题中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其他部分的协作流程。
1.1 课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很多场合都涉及到立体空间场信号的测量。对于空间场信号的测量,需要解决在立体空间中测量点和测量角度的确定问题,测量信号的传输问题,测量环境的干扰因素排查与屏蔽问题,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数据的准确性评判。
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是整个测量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在很多场信号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置于场信号覆盖区域时,当场信号较弱时,人体本身会对该场信号产生很多无法确定的干扰,势必会对最终的测量值的准确性有干扰,这样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客观性要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基于WIFI的场测量系统的课题研究。让测量设备与测量人员分开,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互,排除人员对场区的干扰,使测量值更加的客观准确。
1.2 课题涉及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WIFI传输技术
WiFi——WirelessFidelity,是属于无线的数据交互的基本载体,和常用的蓝牙相同,都可以归结为短距离无线数据交互技术。WiFi技2.4G发展到现在的5G。其目前使用的标准很多,比如常见的IEEE802.11a和IEEE802.11b。这种短距离的数据传输技术有很多特色的技术优点,因此在很多场合都有应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WIFI使由接入点和无线网卡组成的网络构架,可以在多台设备之间快速的进行网络搭建。相比于传统网络的组网复杂性,具有快速、简单、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搭建资源需求量小等等。
1.2.2 场信号检测
检测技术在科技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的进步都需要检测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支持,在很多十分恶劣的场所里面,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会显得尤为突出。在很多年的发展之后,并且得到了微电子的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支持,弱光、微电、小磁场、超短距离位置变动、温差的间距很小、电导体受阻较大、偏移量小的波动等物理信号的检测都得到了长远的技术进步,这里的检测方法都采用了物理量转换为电磁学感应量的基础思想,将无法直接检测的量转换为设备可以识别记录的数据值[1]。
检测技术的应用基础是用仪器仪表等等很多的其他手段,来将不可直观识别的物理量转化为我们认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信号量。其指导思想是将很多无法用直观的检测手段检测出来的被检测以及相关干扰变量,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将其转换为技术所支持的检检测,从而进行间接检测。
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构建高效的生产平台,检测技术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产品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快速进步过程中,要求所有的生产地生产的零部件达到一致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产品兼容性,所有,建立一套国际通用性以及一致性的检测体系变得非常重要,高度一致化,是所有产品能够相互协作的前提条件。为了让所有的产品在生产中都有统一的对比标准,检测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有统一的设计规划与实行标准,通过多种手段对其可靠性和广泛适应性进行长足的提高。同时检测仪器的制造也在高速发展,检测精度,测量范围以及检测的环境适应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满足科学研究的各种可能应用的场合,促进了检测技术的长远发展[3]。
1.2.3 虚拟仪器LabVIEW
虚拟仪器的思想确立,至今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这种技术手段已经有了革命性的的突破,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说明了计算机技术必将对传统的科学技术手段产生突破性的影响。在虚拟仪器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转变,一是VXI技术规范的确立和传播,VXI总线体系能够充分的体系指标一致化、应用广泛化、套路化、分布设计化的突出技术优势,它包含了了检测、数据处理、数据通信等等前沿化技术支持,拥有GPIB智能设备和VME BUS的所有技术优势,同时还具备速度极快、可分布助理、容易应用的突出特色;二是图形化的软件设计方式的提出与演变[4]。前一个总线结构的设计基础上对硬件的整体设计把握实现了突破性的分析和检测设备的设定,后一个编程方式向上进行了突破性的手段改进,两个互相结合,各自突出其设计特点将虚拟仪器的设计标准进行了统一。
虚拟仪器的演变有四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第一硬件模拟设备,第二数字取代设备,第三智能人工化设备,第四虚拟仪器设备[6]。
以往的仪器设备,例如波形显示器和波形合成器,使用局限性较大,价格却很高,而且它的相关功能还被仪器生产商进行限制,只能够完成一些很具体的检测或应用工作,很难进行更新换代。因此,使用者要对其功能进行自定义的添加将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但是和传统仪器相比较,虚拟仪器高自由度、价格便宜等突出优势,使用者只需在计算机进行软件的相关调整或者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简单的硬件设备进行应用连接。另外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对所要实现目标的不同要求,自由地进行修改和功能拓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dzxx/dzkxyjs/2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