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计(附件)

本文就手机后盖注塑模的设计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从制品的测绘、注塑机的选取到分型面的确定、模架结构的确定,每一步均作了详细地说明和精确到计算,特别是对型腔数、浇道结构、型腔、型芯尺寸等重要部分的确定,文中作了重点论述。通过本文可了解注塑模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从模具材料的选取到模架结构的确定的基本方法。文章按注塑模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步骤进行编排,在设计模具结构的基础上,采用mold-flow进行模流分析,AutoCAD、Pro/E两种软件对注塑模具各零件做二维和三维造型,还专门介绍如何选取注塑模结构以及如何确定注塑模具各零件尺寸。 关键词 注射机,pro/E,模流分析,分型面 目 录
1 绪论 2
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 2
1.2 塑料模具工业的现状 2
1.3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 3
2 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4
2.1 塑件材料的选用与性能分析 4
2.2 手机后盖塑件的测绘 7
2.3 手机后盖塑件的结构分析 7
3 模具结构及成型设备的选择与校核 8
3.1 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8
3.2应用 Moldflow进行注射阶段流动分析 9
3.3 成型设备的选用 12
4 分型面的选择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15
4.1 注射模分型面的选择 15
4.2浇注系统的设计 16
5 注塑模具零部件设计 20
5.1 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0
5.2 成型零部件尺寸的计算 23
5.3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26
5.4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32
5.5 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机构和复位机构的设计 33
5.6 模具冷却系统 36
5.7 支承与连接零件的设计与选择 36
6 模具运动过程介绍 37
结 论 39
致 谢 40
参考文献 41
1 绪论
1.1 模具工业在国民生产中的作用
模具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技术能促进工业产产品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并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模具是效益的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在美国模具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德国则认为其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则认为模具工业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
模具工业在我国几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之一。国名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的发展相适应,都需要大量模具,特别是汽车、电动机、电器、家电和通信等类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成型。
1.2 塑料模具工业的现状
塑料模具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技术综合性强的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术,包括:各类模具设计、制造、保管、修理、调试、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四新”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等方方面面,涉及到冶金、材料、理化、计量、摩擦与润滑、机械、电子、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及铸、锻、热处理、有削及无削加工、检测等有关工种,是一个要由上述众多学科和工种共同打造的庞大的系统工程。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这些系统和软件的引进,虽花费了大量资金,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实现了CAD/CAM的集成,并能支持CAE技术对成型过程,如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CAD/CAM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已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P20、3Cr2Mo、PMS、SMⅠ、SMⅡ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1.3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趋势
模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塑料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
因此,塑料模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及比例。这是由于塑料模成型的制品日渐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要求以及因高生产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控所致。
(2)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CAD/CAM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共性技术,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为其进一步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其将解决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分工协作要求的问题;CAD/CAM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技术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采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制件的生产率和质量,并能大幅度节省塑料制件的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积极生产价廉高质量的元器件,是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成本。目前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正逐步推广使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比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有更多的工艺参数需要确定和控制,而且其常用于较复杂的大型制品,模具设计和控制的难度较大,因此,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软件,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塑料件精度,继续研究发展高压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以及注射压缩成型工艺与模具也非常重要。
(2)成型工艺特点 ABS的吸湿性和对水分子的敏感性较大,在加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和预热。原料控制水分在0.3%以下;聚乙烯制件最显著的特点是收缩率大,这与材料的可结晶性和模具温度有关。定型后塑件在强的收缩牵引作用下,可令制件变形和翘曲。
(3)注射温度 ABS塑料的温度与熔融粘度的关系比较独特,在达到塑化温度后在继续盲目升温,必将ABS的热降解;聚乙烯的注射温度一般在120~310℃之间,温度超过300℃时,收缩率会明显增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5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