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研究
工业用地价格是目前土地利用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合理地提高工业用地价格,对于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完善工业用地市场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运用 2008 - 2015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从整体趋势来看,挂牌出让方式提高了工业用地价格,而协议和招标出让对工业用地价格的提高起抑制作用,划拨、拍卖、租赁、作价出租或入股方式对工业用地价格均不存在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拍卖、租赁、作价出租或入股等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出让方式对工业用地价格的正向作用效果越不明显。基于此,本文认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实行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并存的途径,因地制宜,引导地方政府出让行为,同时,推进工业用地管理由分割管理向混合管理转变。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绪论 2
(一)选题依据 2
1.研究背景 2
2.研究目的 2
3.研究意义 2
(二)研究内容 3
1.总结分析不同时区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之间的差异 3
2.分析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 3
3.构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优化路径 4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
1.研究方法 4
2.技术路线 4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5
1.创新之处 5
2.不足之处 5
二、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空差异 5
(一)数据的确定 5
1.空间分析数据的获取 5
2.时间变化数据的选取 6
(二)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空间差异 6
1.东部省份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7
2.中部省份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8
3.西部省份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9
4.小结 10
(三)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间差异 11
1.工业用地价格时间变化的纵向分析 11
2.工业用地价格时间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横向分析 11
3.小结 13
三、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 14
(一)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说 14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15
1.模型设定 15
2.数据说明 15
3.数据描述 16
(三)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16
1.计量检验 16
2.估计结果分析 17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8
(一)结论 18
1.整体趋势 19
2.区域层面 19
(二)政策建议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2
表1 22
表2 23
表3 24
表4 25
表5 26
表6 27
表7 28
表8 29
表9 30
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研究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工业用地价格扭曲现象不容忽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和以分权为核心的财政体制[1]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分权的双重激励下,具有很大的动力干预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压低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吸引企业投资是其主要的干预手段 [2]。随着地方政府间工业地价竞次竞争模式日趋激烈,从最初的适当压低出让价格,以成本价格向企业供地,逐渐发展到以低于成本价格甚至“零地价”向企业供地,由此逐渐导致中国工业用地价格的扭曲局面[3]。
近年来,这种非市场化配置方式引致土地资源浪费日趋严重和资源错配成本上升[4]。鉴于此,早在2006 年国务院便提出“工业用地出让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此之后,国家为减少相关的行政因素在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干预程度,改善工业用地价格扭曲的局面,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提高中国工业用地出让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然而,与不断上升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价格相比,工业用地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大[5],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仍然未能合理体现出资源的稀缺性。
鉴于此,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存在分歧且土地市场化改革正在大力推进的背景下,目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占比变化是否真的能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价值水平回归,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什么差异?基于这一疑问,本文以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运用 2008 - 2015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了工业用地供应和管理方面的建议,为推动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的合理化以及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意见参考。
2.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工业用地“招、拍、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政策背景,结合中国地区之间实际情况探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差异,重点选取6个典型省区,分析地区内部工业用地价格的空间特征,探讨2008至2015年间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时间特征。以此为切入点,重点对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差异。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优化路径,为未来我国工业用地管理以及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意见参考,以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价值水平回归。
3.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有关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现行土地供应政策在土地供应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定性分析[68,对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68],对工业用地供应制度进行差别化构建[910],为土地供应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910],更好的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国内工业用地价格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博弃理论分析方法为主,定量方法正逐步加强。国内对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地价影响因素[1114]、工业地价形成机制及工业地价特点方面[1519]。当前对于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差异分析还没有形成从时间和空间综合维度分析、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也对部分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特点进行研究[15、17、19],但涉及地域面积小,多局限在某省区或城市,未能系统把握全国范围内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时空特征差异。且大多数学者注重研究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对于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2022],很少有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土地供应方式比例的变化对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方面。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未来我国工业用地管理,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价值水平回归。另一方面能够开拓有关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和工业用地价格的研究思路,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绪论 2
(一)选题依据 2
1.研究背景 2
2.研究目的 2
3.研究意义 2
(二)研究内容 3
1.总结分析不同时区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之间的差异 3
2.分析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 3
3.构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优化路径 4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
1.研究方法 4
2.技术路线 4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5
1.创新之处 5
2.不足之处 5
二、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空差异 5
(一)数据的确定 5
1.空间分析数据的获取 5
2.时间变化数据的选取 6
(二)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空间差异 6
1.东部省份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7
2.中部省份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8
3.西部省份工业用地价格空间分布基本特征 9
4.小结 10
(三)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间差异 11
1.工业用地价格时间变化的纵向分析 11
2.工业用地价格时间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横向分析 11
3.小结 13
三、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 14
(一)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说 14
(二)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 15
1.模型设定 15
2.数据说明 15
3.数据描述 16
(三)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16
1.计量检验 16
2.估计结果分析 17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8
(一)结论 18
1.整体趋势 19
2.区域层面 19
(二)政策建议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2
表1 22
表2 23
表3 24
表4 25
表5 26
表6 27
表7 28
表8 29
表9 30
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研究
引言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工业用地价格扭曲现象不容忽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和以分权为核心的财政体制[1]使得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财政分权的双重激励下,具有很大的动力干预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压低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吸引企业投资是其主要的干预手段 [2]。随着地方政府间工业地价竞次竞争模式日趋激烈,从最初的适当压低出让价格,以成本价格向企业供地,逐渐发展到以低于成本价格甚至“零地价”向企业供地,由此逐渐导致中国工业用地价格的扭曲局面[3]。
近年来,这种非市场化配置方式引致土地资源浪费日趋严重和资源错配成本上升[4]。鉴于此,早在2006 年国务院便提出“工业用地出让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在此之后,国家为减少相关的行政因素在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干预程度,改善工业用地价格扭曲的局面,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提高中国工业用地出让市场的透明度和竞争性。然而,与不断上升的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价格相比,工业用地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大[5],工业用地的出让价格仍然未能合理体现出资源的稀缺性。
鉴于此,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目标存在分歧且土地市场化改革正在大力推进的背景下,目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占比变化是否真的能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价值水平回归,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什么差异?基于这一疑问,本文以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切入点,运用 2008 - 2015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及其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了工业用地供应和管理方面的建议,为推动工业用地价格形成机制的合理化以及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意见参考。
2.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工业用地“招、拍、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政策背景,结合中国地区之间实际情况探讨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差异,重点选取6个典型省区,分析地区内部工业用地价格的空间特征,探讨2008至2015年间中国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时间特征。以此为切入点,重点对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差异。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构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优化路径,为未来我国工业用地管理以及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提供意见参考,以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价值水平回归。
3.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有关工业用地供应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现行土地供应政策在土地供应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定性分析[68,对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68],对工业用地供应制度进行差别化构建[910],为土地供应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910],更好的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国内工业用地价格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博弃理论分析方法为主,定量方法正逐步加强。国内对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地价影响因素[1114]、工业地价形成机制及工业地价特点方面[1519]。当前对于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差异分析还没有形成从时间和空间综合维度分析、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也对部分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的时空特点进行研究[15、17、19],但涉及地域面积小,多局限在某省区或城市,未能系统把握全国范围内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时空特征差异。且大多数学者注重研究土地供应方式变革对于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2022],很少有学者把研究重点放在土地供应方式比例的变化对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影响方面。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对价格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全国范围以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影响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未来我国工业用地管理,促进工业用地价格向合理价值水平回归。另一方面能够开拓有关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和工业用地价格的研究思路,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