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风险保障机制、政府扶持方面对江苏省农村金融进行分析。结论认为,江苏省之所以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是由于农村金融供给总量不足、供需不匹配、结构不合理、担保抵押物缺乏等方面造成的。通过借鉴江苏省农村金融改革,我国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和市场的主导作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出台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和监管政策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引导和监管。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要发挥其服务农村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健全农村信用档案,扩大抵押物的范围,以此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努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完成农业从需求端向供给端的转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Key Words: supply side reform;rural economy;rural financial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3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方法 4
2.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相关内容概述 5
2.1供给侧改革概述 5
2.2农村金融 5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分析 7
3.1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7
3.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分析 7
3.3政策支持力度小 8
3.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8
3.4.1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 8
3.4.2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 9
3.4.3农村非正规金融缺乏规范与保护 10
3.5金融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10
3.6风险保障体系不完善 11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及对策建议 12
4.1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与监管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2
4.2.1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2
4.2.2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 13
4.2.3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13
4.3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13
4.4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然而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服务业和工业相比,农业在GDP中的份额相对较小,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这是不应该的。农业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意识到了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数量继续稳步增长,服务网点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扶持机制与监管机制逐渐完善。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从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保持农村经济在转型期稳定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第一个问题是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第二个问题是在资源和环境限制的背景下,农业缺乏科学的指导与技术支持,发展方式粗放;第三个问题是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第四个问题是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背景下,要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难度加大。可以看出,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供给总量不足转变为供给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在于供给方没有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造成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自从在2015年中央会议上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后,我国便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其数量充足、品质保障的农产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有效的农产品供给。政府可以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和风险保障机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为了改变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提出了通过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变农村的供给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农村金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发展状况,了解农村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和对此的解决办法,为深化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基础。本文之所以选择江苏省是由于江苏省在农村供给侧改革方面在全国具有较为领先的地位,可以借鉴江苏省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为其他省供给侧改革提供经验。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农村经济问题一直备受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专家学者对于农村金融方面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Goldsmith(1969)通过分析资料发现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然而Galor, Zeira, Banerjee, Newman(1993)的研究却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就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才可以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而Braverman和Guasch(1989)研究指出,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没有的季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这导致农业生产存在着协同风险,并且农村金融市场与较为完善的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明显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正如Hoff、Stiglitz(1990)和学者Peaxce(2004)通过研究指出,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等因素会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影响,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受到了限制。stiglitz &Weiss (1981)认为,若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没有政府进行适当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影响,会造成市场失灵,所以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市场,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要健全农村金融市场Stiglitz&weiss(1981)和Stiglitz(1994)认为,需要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农村金融的稳步发展。Duncan(1998), Banerjee and Newman (1999)通过采用模型分析,得到了贫富差距会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的完善,贫富差距会缩小。而Celine(2011)则认为需要平衡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发展,避免农村经济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而造成城乡经济不平衡,而使农村金融陷入到更加贫困的境地。一般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金融供给而Ghosh(2015)研究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农民更多的是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大。
Key Words: supply side reform;rural economy;rural financial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3
1.4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4.1研究内容 4
1.4.2研究方法 4
2.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相关内容概述 5
2.1供给侧改革概述 5
2.2农村金融 5
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分析 7
3.1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7
3.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分析 7
3.3政策支持力度小 8
3.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8
3.4.1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低 8
3.4.2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 9
3.4.3农村非正规金融缺乏规范与保护 10
3.5金融产品不能满足需求 10
3.6风险保障体系不完善 11
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江苏省农村金融问题及对策建议 12
4.1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与监管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2
4.2.1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2
4.2.2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 13
4.2.3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 13
4.3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13
4.4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14
结束语 15
致 谢 16
参考文献 17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然而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服务业和工业相比,农业在GDP中的份额相对较小,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这是不应该的。农业在一个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意识到了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的投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数量继续稳步增长,服务网点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扶持机制与监管机制逐渐完善。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从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保持农村经济在转型期稳定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需要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第一个问题是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需结构性失衡;第二个问题是在资源和环境限制的背景下,农业缺乏科学的指导与技术支持,发展方式粗放;第三个问题是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第四个问题是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背景下,要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难度加大。可以看出,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供给总量不足转变为供给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在于供给方没有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造成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自从在2015年中央会议上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后,我国便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其数量充足、品质保障的农产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有效的农产品供给。政府可以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补贴制度和风险保障机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为了改变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提出了通过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改变农村的供给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农村金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发展状况,了解农村金融在供给侧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和对此的解决办法,为深化推进农村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基础。本文之所以选择江苏省是由于江苏省在农村供给侧改革方面在全国具有较为领先的地位,可以借鉴江苏省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为其他省供给侧改革提供经验。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农村经济问题一直备受国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专家学者对于农村金融方面做出了许多的研究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Goldsmith(1969)通过分析资料发现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反之亦然。然而Galor, Zeira, Banerjee, Newman(1993)的研究却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就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才可以实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而Braverman和Guasch(1989)研究指出,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没有的季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这导致农业生产存在着协同风险,并且农村金融市场与较为完善的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明显不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的原因,正如Hoff、Stiglitz(1990)和学者Peaxce(2004)通过研究指出,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缺乏抵押物等因素会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造成影响,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受到了限制。stiglitz &Weiss (1981)认为,若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市场没有政府进行适当干预,农村金融市场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因素影响,会造成市场失灵,所以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非完全竞争的市场,需要政府进行适当干预。要健全农村金融市场Stiglitz&weiss(1981)和Stiglitz(1994)认为,需要从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进行控制,才能确保农村金融的稳步发展。Duncan(1998), Banerjee and Newman (1999)通过采用模型分析,得到了贫富差距会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的完善,贫富差距会缩小。而Celine(2011)则认为需要平衡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发展,避免农村经济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而造成城乡经济不平衡,而使农村金融陷入到更加贫困的境地。一般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金融供给而Ghosh(2015)研究了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农民更多的是向非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扩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