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股份公司股利政策的利与弊(附件)

摘 要贵州茅台自上市以来一直采取的是高派现的股利政策,而其他酒业例如五粮液的股利政策却呈现低现派、多变动的特点。中国白酒行业不同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也大都不尽相同,通过规范研究和文献研究分析对比贵州茅台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原因,这对贵州茅台未来股利分配政策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为贵州茅台坚持自己高派现的政策提供了文字文献,也提出了丰富股利分配内容和坚持一体化战略的结论。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3
1.3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4
1.3.1 主要内容 4
1.3.2 研究方法 5
2 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6
2.1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6
2.1.1股利政策的概念及类型 6
2.1.2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 7
3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利弊分析 9
3.1 贵州茅台简介 9
3.2 贵州茅台股利政策 10
3.3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利弊分析 10
3.3.1从盈利角度分析贵州茅台股利政策 10
3.3.2从偿债角度分析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利弊 12
3.3.3从鼓励政策角度分析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利弊 13
3.3.4从股票配股角度分析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利弊 13
4 贵州茅台的发展建议 14
4.1坚持持续稳定高派现股利政策 14
4.2丰富股利分配方式——发放股票股利 14
4.3坚持一体划的战略 15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对象。股利分配政策是结合自身盈利情况和发展现状采取的原则性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一个好的适应企业的股利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证,也会给自身企业股东传递一个好的信息,使他们对公司更加持有信心。所以说一个好的股利政策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白酒行业的股利政策也是参差不齐,为了更加了解白酒行业的股利政策现状,挑选及其有代表性的贵州茅台进行分析。
“高、派、现”的股利政策是贵州茅台一直以来坚持的股利政策,而其他酒业例如五粮液的股利政策却呈现低现派、多变动的特点。本篇文章选取高代表性的贵州茅台来分析,找出其股利政策存在的原因,为如何完善自己的股利政策和公司治理提出相关建议。
1.1.2 研究意义
上市公司财务环节的关键之一就是股利政策,它除了能吸引新的投资还有助于调控股价,均衡股东所占比例等。股利政策在反应公司经营状况的同时还能反应公司的形象,所以股利政策与企业的各方面密切相关,股利政策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完善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贵州茅台一直保持着自己高派现的股利政策,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贵州茅台属于我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之一,同时贵州茅台的极其特色的“高、派、现”股利政策特别适合研究分析,分析贵州茅台的股利政策除了能让股利政策的研究更加完善,还有助于完善贵州茅台的政策和为相似或同行业的企业制订股利政策时提供文字数据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的股利政策是由林纳特(Lintner,1956)提出,从他的股利政策模型提出开始到现在国外鼓励政策研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时间,并有了一定的成果。
Lintner从600家不同行业的上市企业中筛选出28家,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通过实证研究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的股利政策表现出管理层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只有在公司收益的稳定性发生改变时,才有可能在上一年的股利支付水平和本年度的盈余基础上综合进行调整[2]。
Miller和Modieliani(1961)在其论文《股利政策,增长和公司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MM股利无关论”,即认为在一个无税收的完美市场上,股利政策和公司股价是无关的,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公司价值仅仅依赖于公司资产的经营效率,股利分配政策的改变就仅是意味着公司的盈余如何在现金股利与资本利得之间进行分配。理性的投资者不会因为分配的比例或者形式而改变其对公司评价,因此公司的股价不会受到股利政策的影响[12]。
Elton和Cruber(1970)提出了收入差别理论,认为由于股利收入的所得税率通常都高于资本利得所得税率,这种差异会对股东财富产生不同影响,出于避税的考虑,投资者更偏向低股利政策,公司实行较低的股利政策可以为股东带来税收利益,有利于增加股东财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而高股价政策将导致股票价格下跌[11]。
Fama(1976)通过研究企业投资、筹资对股利的影响,得出股利支付水平和投资决策没有关系,企业价值没有收到股利政策的影响。但Graham在1985年对鼓励投资与投资筹资的关系进行研究时认为如果企业的筹资受到限制,股利政策就会受到投资决策的影响,二者此消彼长;如果不受限制,二者将互不影响。虽然得出的观点不同,但两人都支持股利无关论[10]。
Jensen(1976)研究得出,公司的成长机会与股东决定分配的利润呈反比,公司的成长机会越多,股东决定分配的利润就越少。Copeland和Weston发现公司拥有较多成长机会时,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来进行资产扩充,这样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La Porta等学者(2000)根据公司成长能力的不同,结合国家发展情况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得出,在发达国家中如果中小股东权益得到较好的保护,高成长性公司股利支付率就会低于成长性的公司;而发展中国家忽视了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上市公司的派现水平低且连续性差的现象并没有过多的受到公司成长性的影响[10]。
Robert Higgins(1977)就公司增长问题和财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增长模型。可持续增长模型对一定条件下公司的增长速度受经营水平、财务资源、政策的制约关系进行了描述。
Aharony和Swary(1980)发现当公司股利政策稳定时股价没有超额收益,当公司股利政策发生便发动时,股价发生超额收益,而且大部分超额收益发生在股利宣告日前后两天内[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95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