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中国航油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 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市场化建设,在全新的体制下,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因此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是企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立,评价以及审议当中,对于内部控制缺陷判别往往比较困难,现阶段对于内部控制缺陷定义界定,相关认定标准等模糊不清,内控缺陷缺少明晰指导等,上述全部内容造成上市企业内控缺陷横生,而防范措施不力。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希望可以给一些我国企业带来发展启迪。
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 1
1.2选题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2.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
2.1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3
2.2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
3.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 4
3.1公司自身防御风险意识薄弱 4
3.2国家和行业缺乏对于财务的有效监督 5
3.3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相对不健全 5
3.4公司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 6
4.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对策 6
4.1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 6
4.2国家和行业完善对于企业的有效监督 6
4.3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7
4.4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和人员建设 7
5.总结 8
参考文献 9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
我国社会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程,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正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又在进一步助推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各个行业领域市场的竞争态势均愈演愈烈,但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却无可替代。但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从企业内部原因角度出发以识别、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当前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
1.2选题的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新时期,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发展也迎来了全新的空间,对于就业压力的缓解、经济水平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国际贸易的深入乃至于国家社会的稳定等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代企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深入,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由此凸显,对此企业来说,风险概率也就由此提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就随之被赋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就主要从企业内部原因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对财务风险,促使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Abigail(2012)提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应以内部牵制理论为基础,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的落实从财务审计等层面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而确保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有效性;Adelaide(2012)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落实是伴随企业整个发展进程永无休止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内部控制的发展时期也有着明确的分类即内部牵制、制度落实、结构调整、框架制定、风险管理执行与内部控制实施。同时还提出在最初阶段的牵制主要包括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和簿记牵制。随着国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系统的内部牵制日趋成熟,将查错防弊作为内部牵制的终极目标,方法拟定为职务分离与账目核对等,最后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分别落实牵制对象,通常主要包括会计事项的各项内容。
1.3.2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入,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正是社会对此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不断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内部控制相关政策法规,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实践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着良好的保障。张宇(2013)在其研究中认为,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重点应当在于对企业财务部门独立审计职能的强化,只有确保企业审计职能的独立,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公平性。然而要想实现这种公平必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完善。只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被不断强化,并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推动审计流程的合理化,才能基于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企业的审计效率。最终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实现事前与事后的全覆盖,对于风险的控制大有可图。而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方面来看,我国早在1992年便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题词,完整性较高。在此之后,人行又再次基于SOCO框架理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致力于通过法律法规确保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实践步入正轨。到了2001年,证监会也与时俱进,同金融界的整体发展进程一并制定了多项相关规定政策,昭示着证券公司亦在不断加大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由此形成了证券公司独有的内部控制规范标准。在此形势下,我国财政部门为了能够满足更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更高要求,也顺势制定并颁布了多项相关规范性政策,从此之后,我国现代企业经济业务也就拥有了相对规范化的标准指引,视角不外乎都是从企业的会计方面入手。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发展在对COSO《整体框架》的大力借鉴之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的推动作用下,辅以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深度也有了飞速的进展,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也越来越多,价值由此更在迅速提升。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社会经济状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现状;其次,根据以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并通过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针对目前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思路,进而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更加合理和健全。
1.4.2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以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企业内部控制做初步分析,为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提供些许的参考和为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打好基础。
2.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1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属于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航油供应商,集航空油品的采购、物流、存储、检测、销售与加注于一体,时至今日已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2.2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中油公司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内部控制也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该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管理主要采用长效管理模式,始终重点强调执行力,并辅以严格的考核,所执行的内控工作方案也较为完善。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流为常态化,从而使得该公司的管理水平较高。纵观其长效机制的覆盖主要包括管理、规范经营、风险控制等等。中油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已合法经营为主,采用保守经营战略,重点保证企业财务方面的安全性,因此近些年来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性较高,有利于推动发展战略水平的提升。而内部控制的结构是以董事长为主要负责人,在其带领下由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内部控制,包括各职能部门、事业部以及控股、参股公司等等,在职责目标的作用下由审计机构牵头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协调并实施。董事长作为内控的第一责人在企业内部有助于各项工作的推动(图21)。
目 录
1.绪论 1
1.1选题的目的 1
1.2选题的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2.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
2.1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3
2.2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3
3.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 4
3.1公司自身防御风险意识薄弱 4
3.2国家和行业缺乏对于财务的有效监督 5
3.3公司财务管理模式相对不健全 5
3.4公司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 6
4.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对策 6
4.1增强企业的风险防控意识 6
4.2国家和行业完善对于企业的有效监督 6
4.3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的管理和控制机制 7
4.4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力度和人员建设 7
5.总结 8
参考文献 9
1.绪论
1.1选题的目的
我国社会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历程,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正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又在进一步助推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各个行业领域市场的竞争态势均愈演愈烈,但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却无可替代。但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从企业内部原因角度出发以识别、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是当前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
1.2选题的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新时期,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发展也迎来了全新的空间,对于就业压力的缓解、经济水平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国际贸易的深入乃至于国家社会的稳定等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现代企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深入,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由此凸显,对此企业来说,风险概率也就由此提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就随之被赋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就主要从企业内部原因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应对财务风险,促使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Abigail(2012)提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应以内部牵制理论为基础,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的落实从财务审计等层面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进而确保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有效性;Adelaide(2012)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落实是伴随企业整个发展进程永无休止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内部控制的发展时期也有着明确的分类即内部牵制、制度落实、结构调整、框架制定、风险管理执行与内部控制实施。同时还提出在最初阶段的牵制主要包括实物牵制、机械牵制、体制牵制和簿记牵制。随着国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系统的内部牵制日趋成熟,将查错防弊作为内部牵制的终极目标,方法拟定为职务分离与账目核对等,最后根据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分别落实牵制对象,通常主要包括会计事项的各项内容。
1.3.2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入,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提升。正是社会对此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不断制定并出台一系列内部控制相关政策法规,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实践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着良好的保障。张宇(2013)在其研究中认为,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的重点应当在于对企业财务部门独立审计职能的强化,只有确保企业审计职能的独立,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公平性。然而要想实现这种公平必须要依赖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完善。只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被不断强化,并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推动审计流程的合理化,才能基于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企业的审计效率。最终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实现事前与事后的全覆盖,对于风险的控制大有可图。而从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方面来看,我国早在1992年便制定了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框架题词,完整性较高。在此之后,人行又再次基于SOCO框架理论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致力于通过法律法规确保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实践步入正轨。到了2001年,证监会也与时俱进,同金融界的整体发展进程一并制定了多项相关规定政策,昭示着证券公司亦在不断加大着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由此形成了证券公司独有的内部控制规范标准。在此形势下,我国财政部门为了能够满足更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更高要求,也顺势制定并颁布了多项相关规范性政策,从此之后,我国现代企业经济业务也就拥有了相对规范化的标准指引,视角不外乎都是从企业的会计方面入手。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发展在对COSO《整体框架》的大力借鉴之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的推动作用下,辅以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深度也有了飞速的进展,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也越来越多,价值由此更在迅速提升。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社会经济状况下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现状;其次,根据以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并通过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针对目前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思路,进而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更加合理和健全。
1.4.2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以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企业内部控制做初步分析,为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提供些许的参考和为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打好基础。
2.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2.1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公司)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简称,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属于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是国内最大的航油供应商,集航空油品的采购、物流、存储、检测、销售与加注于一体,时至今日已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2.2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中油公司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内部控制也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该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管理主要采用长效管理模式,始终重点强调执行力,并辅以严格的考核,所执行的内控工作方案也较为完善。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流为常态化,从而使得该公司的管理水平较高。纵观其长效机制的覆盖主要包括管理、规范经营、风险控制等等。中油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已合法经营为主,采用保守经营战略,重点保证企业财务方面的安全性,因此近些年来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性较高,有利于推动发展战略水平的提升。而内部控制的结构是以董事长为主要负责人,在其带领下由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内部控制,包括各职能部门、事业部以及控股、参股公司等等,在职责目标的作用下由审计机构牵头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进行全面协调并实施。董事长作为内控的第一责人在企业内部有助于各项工作的推动(图2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