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公司的成本分析
摘 要 国美电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卓越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之一,支撑其过去辉煌业绩的“低价”和“服务为先”的理念使它引领家电零售业。在国内外不同商业竞争的夹击之下,国美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国美电器要明确的优势和劣势。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调研,结合公司的现状,对国美公司不同成本分析找出公司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市场特征和国美本身存在的问题,明确国美成本优势,探索出适合国美电器公司发展的有效方案。同时也希望对中国其他电器零售业的生存和发展有所裨益。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2 选题意义 1
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
1.3.1研究内容 1
1.3.2研究方法 1
2相关理论概述
2.1采购成本的理论研究 2
2.2营销成本的理论研究 2
2.3管理成本的定义 3
3国美成本现状
3.1采购成本 4
3.1.1进货成本 4
3.1.2物流系统成本 4
3.2营销成本 5
3.2.1营业门店成本 6
3.2.2网络化门店的扩张成本 6
3.3管理成本 7
4国美成本管理优势及不足
4.1成本管理的优势 8
4.1.1低成本采购 8
4.1.2低成本物流 8
4.1.3低成本销售 8
4.2成本管理的不足 8
4.2.1人力成本较高 8
4.2.2盲目扩张门店销售成本增加 9
4.2.3电子商务系统的不完善 9
5对策及建议
5.1加强人力成本管理 10
5.2增强门店管理能力 10
5.3完善电子商务系统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渡,在面对机物价上涨和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中,国美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国美电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加强人力成本管理 10
5.2增强门店管理能力 10
5.3完善电子商务系统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渡,在面对机物价上涨和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中,国美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国美电器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并利用国外成功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使企业转亏为盈。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其成本优势,并在早期的研究结果上分析其他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的优势为国美电器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和成本竞争优势的建议 [1] 。希望给国美电器的下一步发展进行成本战略设计,也能够给国美电器的持续发展以及其他家电企业提高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2]。
1.2 选题意义
根据分析国美电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建立国美的成本优势,研究国美电器通过清理渠道、集中、整合门店的原因和发展方向,对家电零售企业提供指导意义以及对家电零售业和制造业领域的资产运动方向的影响[3]。
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国美的经营状况,了解市场现状、竞争对手、消费者的现状,结合当前的形势分析之前的问题,在现有成本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从成本管理选择入手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是国美面临苏宁、外商等电商的挤压,销售收入增加,利润却在不断减少,提出从增加门店,扩大门店网络,打造供应链,提高配送服务,改变营销策略,裁员等方面解决此问题[4]。
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第三章国美成本现状;第四章国美成本管理的成本优势和不足;第五章对策和建议。
1.3.2研究方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2相关理论概述
2.1采购成本的理论研究
经济学家Lamming 给出现代采购成本的定义为:强调与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相区分,现代采购成本所涉及的方面很广,它不仅仅是管理开支与花销,而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采购成本管理以保证企业物资供应为目标,包括外部资源管理、物资采购、物流管理等多个环节,采购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会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
康善村的观点为: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需要发挥采购的积极作用,在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不足并迅速加以弥补,采购管理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Van Weele的观点为:采购成本管理就是以合适的时间、地点、质量和数量在企业外部获取产品和服采购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物资供应,以使生产顺利进行,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彼得.贝利,大卫.法摩尔,大卫.杰塞,大卫.琼斯在其著作《采购原理与管理》一书中说,采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采购不再被认为是例行公事的或行政性的订购活动,即采购不再仅仅是订购或购买,而是具有战略作用的,关乎从原材料到使用和弃置整个过程的物料流动。
2.2营销成本的理论研究
我国对营销成本管理的系统研究,从1982年左右开始起步。但最初的成本控制及信息系统是为财务会计而设计的,跟销售实际相对脱节,并不适宜于营销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营销成本理论的发展,并从不同的领域分别对企业营销成本控制进行探讨。他们分别从定性及定量角度研究营销成本管理,提出了营销成本的概念,预算编制的方法,管理控制的程序及内容,强调各个部门对营销成本管理的支持作用,并认为加强沟通与协调是各部门相互关联的关键,同时提出营销成本管理应反过来促进对各个部门进行控制[4]。此外学者们还将创新引入营销成本管理中去,不断开辟营销成本管理控制的新领域。
对于营销成本控制的研究,学术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营销成本控制的切入点就不同。于捷(2006)从满足客户价值创造的视角研究营销成本问题;林升栋等(2005)从营销管理会计的角度研究营销成本管理;姚琴(2005)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营销成本当中:孙永军等(2006)将关注的目光集中于企业营销成本的风险控制模式;沈瑞山(2008)则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降低营销成本的探析[6]。
??对于营销成本控制的研究,还有的研究是基于营销的不同方面进行的。胡蓉(2007)构建了一个在促销情境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模型,分析不同促销方式分别为消费者提供了哪些具体利益,在促销效果的利益一致性框架理论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产品的促销效果差异,并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说,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销策略相关的营销成本管理建议;张永(2008)指出分销渠道成本是营销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分销成本是塑造竞争优势的途径之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2 选题意义 1
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
1.3.1研究内容 1
1.3.2研究方法 1
2相关理论概述
2.1采购成本的理论研究 2
2.2营销成本的理论研究 2
2.3管理成本的定义 3
3国美成本现状
3.1采购成本 4
3.1.1进货成本 4
3.1.2物流系统成本 4
3.2营销成本 5
3.2.1营业门店成本 6
3.2.2网络化门店的扩张成本 6
3.3管理成本 7
4国美成本管理优势及不足
4.1成本管理的优势 8
4.1.1低成本采购 8
4.1.2低成本物流 8
4.1.3低成本销售 8
4.2成本管理的不足 8
4.2.1人力成本较高 8
4.2.2盲目扩张门店销售成本增加 9
4.2.3电子商务系统的不完善 9
5对策及建议
5.1加强人力成本管理 10
5.2增强门店管理能力 10
5.3完善电子商务系统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渡,在面对机物价上涨和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中,国美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国美电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加强人力成本管理 10
5.2增强门店管理能力 10
5.3完善电子商务系统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渡,在面对机物价上涨和内忧外患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中,国美企业出现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国美电器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并利用国外成功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使企业转亏为盈。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其成本优势,并在早期的研究结果上分析其他国内家电连锁企业的优势为国美电器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和成本竞争优势的建议 [1] 。希望给国美电器的下一步发展进行成本战略设计,也能够给国美电器的持续发展以及其他家电企业提高竞争力提出合理的建议[2]。
1.2 选题意义
根据分析国美电器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建立国美的成本优势,研究国美电器通过清理渠道、集中、整合门店的原因和发展方向,对家电零售企业提供指导意义以及对家电零售业和制造业领域的资产运动方向的影响[3]。
1.3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国美的经营状况,了解市场现状、竞争对手、消费者的现状,结合当前的形势分析之前的问题,在现有成本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从成本管理选择入手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是国美面临苏宁、外商等电商的挤压,销售收入增加,利润却在不断减少,提出从增加门店,扩大门店网络,打造供应链,提高配送服务,改变营销策略,裁员等方面解决此问题[4]。
本篇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第三章国美成本现状;第四章国美成本管理的成本优势和不足;第五章对策和建议。
1.3.2研究方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2相关理论概述
2.1采购成本的理论研究
经济学家Lamming 给出现代采购成本的定义为:强调与传统意义上的采购相区分,现代采购成本所涉及的方面很广,它不仅仅是管理开支与花销,而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采购成本管理以保证企业物资供应为目标,包括外部资源管理、物资采购、物流管理等多个环节,采购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会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
康善村的观点为: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与发展,需要发挥采购的积极作用,在进行详细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不足并迅速加以弥补,采购管理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Van Weele的观点为:采购成本管理就是以合适的时间、地点、质量和数量在企业外部获取产品和服采购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物资供应,以使生产顺利进行,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彼得.贝利,大卫.法摩尔,大卫.杰塞,大卫.琼斯在其著作《采购原理与管理》一书中说,采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采购不再被认为是例行公事的或行政性的订购活动,即采购不再仅仅是订购或购买,而是具有战略作用的,关乎从原材料到使用和弃置整个过程的物料流动。
2.2营销成本的理论研究
我国对营销成本管理的系统研究,从1982年左右开始起步。但最初的成本控制及信息系统是为财务会计而设计的,跟销售实际相对脱节,并不适宜于营销管理。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营销成本理论的发展,并从不同的领域分别对企业营销成本控制进行探讨。他们分别从定性及定量角度研究营销成本管理,提出了营销成本的概念,预算编制的方法,管理控制的程序及内容,强调各个部门对营销成本管理的支持作用,并认为加强沟通与协调是各部门相互关联的关键,同时提出营销成本管理应反过来促进对各个部门进行控制[4]。此外学者们还将创新引入营销成本管理中去,不断开辟营销成本管理控制的新领域。
对于营销成本控制的研究,学术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营销成本控制的切入点就不同。于捷(2006)从满足客户价值创造的视角研究营销成本问题;林升栋等(2005)从营销管理会计的角度研究营销成本管理;姚琴(2005)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营销成本当中:孙永军等(2006)将关注的目光集中于企业营销成本的风险控制模式;沈瑞山(2008)则重点研究了中小企业降低营销成本的探析[6]。
??对于营销成本控制的研究,还有的研究是基于营销的不同方面进行的。胡蓉(2007)构建了一个在促销情境下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模型,分析不同促销方式分别为消费者提供了哪些具体利益,在促销效果的利益一致性框架理论基础上,探讨不同类型产品的促销效果差异,并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说,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销策略相关的营销成本管理建议;张永(2008)指出分销渠道成本是营销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分销成本是塑造竞争优势的途径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