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方法 3
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4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 4
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4
3.2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类别 5
3.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1—以联想收购IBM为例 8
3.4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分析2—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 12
4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防范对策 15
4.1 并购前风险的防范 15
4.2 并购中风险的防范 16
4.3 并购后风险的防范 16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市场都相继开放,海外并购能使一个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得资源,品牌,技术等上面的优势。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国情,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我国才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对外投资快速的发展,我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 的主要方式就是海外并购。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海外并购占得份额越来越多,逐渐在海外并购中占主动地位。
但是,我国的海外并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的案例远远多于成功的案例,在并购这条道路上频频受创,受创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没能及时的识别出海外并购的风险,所以分析海外并购的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1】。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海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并购所存在的风险,借鉴那些成功实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找出适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防范对策,为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帮助。这不仅将提高我国海外并购的成功率还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海外并购是指一国的跨国性企业为了某个目的,利用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收买另一国企业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从而达到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进行管理的行为。其中“一国的跨国性企业”是指并购发出的企业或进行并购的企业,“另一国企业”是指他国被并购企业,也称目标企业【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海外并购,很多学者得出了关于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各种理论。
1987年McKinsey管理咨询公司研究了116家欧美企业的并购活动,研究结果表明约60%的并购操作都是失败的,大规模的混合并购操作的失败率更是达到了86%。?
McKinsey公司总结了以下几点失败原因:一是企业采取的并购决策太过盲目性,没有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二是并购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三是支付过高的收购价格;四是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五是并购后整合阶段有问题。
Healy在1992年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企业并购的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并购失败而造成的市场价值的降低、管理成本的上升。企业并购的风险一般包括:并购行为的失败,使得之前的所以操作都是失败的;企业并购后的获利很少,远小于投入;并购后企业管理的失败。”
Robert. J. Borghese, Paul. F.?Borghese(2001)指出导致并购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并购事件双方企业在并购后经营管理方面的互补性、协调性差;二是并购企业在并购前未制定出详细有效的整套并购计划和应对机制。
Suehismita(2005)通过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非混合型的海外并购方式可以降低并购过程中的非系统性风险,但这对系统风险的影响不是很大。
由外国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海外并购的失败率很高,并且有很大的风险,包括了并购前的风险、并购中的风险以及并购后的风险。
1.2.2 国内研究现状
葛莉(2010)认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着交易金额大、行业覆盖面广的特点。海外并购有技术风险,政治风险,整合风险,最后提出了海外并购风险的管理建议,审慎选择,做好可行性分析,充分准备,积极应对政治风险,提高整合能力。
李哲(2011)认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等,并提出了海外并购的对策,要先做好调查的工作,熟悉并购的法律环境,做好并购双方的沟通工作,要注重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减少并购的失败率。
蒋雪冰,杨行翀(2011)认为,海外并购的主要动机是规避贸易壁垒和获取海外资源,提出了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有目标公司定价中的风险,收益不确定产生的融资风险,支付方式产生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风险,并对海外并购的风险提出了几个控制的措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选择合理的目标公司定价方式。
崔强(2011)认为,我国的海外并购和国内并购对比,操作的过程比较复杂,有着诸多风险。如何减少海外并购风险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使我国企业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海外并购,应该要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分析出我国海外并购的风险,找出风险的预防措施。
袁明智(2012)通过对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案例的研究,分析出了信息风险,营运风险,财务风险等在杠杆收购背后的风险。
刘毅,陈学中(2012)认为,海外并购有一个形成机理:驱动力-并购博弈-价值评估-整合,每个步骤都蕴藏风险,并提出了海外并购风险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构建了数字模型,清楚地揭示出了海外并购的风险及预防的办法。
陈泽,侯俊东,肖人彬(2013)运用ISM模型,把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划分为四个风险阶段,并且找出其主要的风险因素,表明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为10个层次,且主要是由并购过程中的目标企业的选择、融资,并购中的发展,并购后的整合等产生的。
通过对国内学者对并购问题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国内学者的思路一般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要发现海外并购的风险,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防范对策。从国内学者的研究中,我知道了海外并购的几种常见风险,为我论文的研究起到了好的引导作用。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的海外并购的数量和金额都在不断地上升之中,总体的形势还是很乐观的,但是海外并购的失败率还是不容忽视的,大概是达到了60%,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降低其风险,进而降低海外并购的失败率。
3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
3.1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
3.1.1 成本动因
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就会遇到市场的瓶颈,企业需要利用国际化战略越过这个瓶颈。由于国际化进程中要面临的困难很多,我国企业想要在欧美那些高度发达的市场,建立品牌的优势,就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广告费用及营销费用,这对我国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通过海外并购来使用目标市场的品牌,从而达到占领市场的最终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可以以极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品牌,而且还可以得到原来的商业销售渠道。企业将那些被并购企业原来的渠道,用来推广自己的产品,不仅低成本,还能快速的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了低成本的扩张【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