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研究
萨班斯法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研究[20191229210758]
摘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影响上市公司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由于不完善不健全的内控制度而引发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严重危害我国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建立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的健康良好发展。而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影响,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系更加完善,企业更加健康发展。
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萨班斯法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控制度影响启示
目录
1.绪论 5
1.1研究背景 5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6
1.3研究现状 6
1.3.1国外研究现状 6
1.3.2国内研究现状 7
1.3.3文献评述 8
2.内部控制理论阐述 9
2.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9
2.1.1内部控制的概念 9
2.1.2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9
2.2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0
2.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11
2.4萨班斯法案主要内容及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 11
2.5萨班斯法案给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 12
2.5.1积极影响 12
2.5.2消极影响 13
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3
3.1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认识不够 14
3.2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15
3.3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16
4.借鉴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议 17
4.1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强内控意识 17
4.2加强政府监督,严格执行上市公司内控制度 18
结术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安然、世通等重大财务欺诈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刺激了国际投资市场,极大的打击了投资者们对资本市场和政府的信心,因此,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的出台给全球敲响了警钟,这也让全球资本市场、政府以及监管部门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反思。我国也不例外,在美国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事件发生的同时,我国也同样存在大量财务欺诈以及资产流失、投资者利益受损等现象,如我国上市公司银广厦财务欺诈案,科隆公司财务欺诈以及资金挪用事件,商业银行出现的盗取和资金挪用案件等。深究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尽管我国这么多年来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不断做出了贡献,并且以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出台了中国版萨班斯法案。但是,由于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与规范相对还是比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较滞后,因此,我国在上市公司内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至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启示,提出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相关建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萨班斯法案及其相关规则的基本要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更好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快我国企业的内控建设,让我国的企业更好的发展。
由于我国内控研究起步晚,对内控制度体系构建及内控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相关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及措施,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相关问题,使我国更与国际化接轨,同时,也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研究该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不仅对改进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相关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更是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的选题范围在于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特色,研究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并比照法案要求,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有:
Doyle, Geb和McVay等学者在2002年到2005年期间,获取了779家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了影响内控的决定性因素。据研究发现,内控问题的产生更容易存在于小规模,盈利差,经营复杂,成长又快,还在进行组织重构的公司中。同时,他们还发现,那些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的因素随着披露的内控缺陷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1]。
Larry E. Rittenberg和Patricia K. Miller学者等(2005) 就萨班斯法案的执行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对171名在职内部审计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萨班斯法案的404条款在未来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仍旧不明[2]。
Hermanson学者(2009)对使用了九种不同的财务报表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内控报告需求程度的研究分析。其研究表明,无论被调查者是否自愿披露内控报告,都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司的内部控制,只是相比之下,自愿披露公司内控报告在决策方面的效果更明显[3]。Andrew J. Leone 学者(2007)通过研究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内控信息还存在着一些特点: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变化性以及具有良好的投资性。为了验证这些特点,该学者还提供了相关的证据[4]。
1.3.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如下:
1、内控框架、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吴水澎等学者(2000)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美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即COSO报告框架的特点,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向国内提出关于制定内控保准体系的建议,强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做出规范性、强制性规定[5]。 阎达五学者(2001)发现,内控框架和公司治理机制两者间的关系与内部管理监控系统及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即四者之间相互两两对应,还指出要满足COSO委员会理想的目标使内控建设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主张要抓住关键因素,循序渐进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6]。陈汉文等学者(2000)基于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内部控制,并且从最新出台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即COSO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它的创新特点,最后提出报告对我国的企业构建内控框架的极大建议[5]。
方红星学者(2002)表示内控的发生应该在审计目定位的基础上发展,以“组织效率”的视角出发,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了内控及其审计的历史相关性和他们的逻辑关系[7]。杨有红等学者(2004)基于审计视角下,分析了内控方面的相关问题,其中逐个分析了审计程序和其方法的运用,审计中的风险控制、成本节约和审计效率的提高[8]。崔璇、付秀丽等学者(2009)的意见是,我国企业应该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9]。
2、萨班斯法案对内控的影响研究
钟亮、胡向丽学者等(2007)仔细研读过萨班斯法案后,指出我国内控制度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增强内部监督力度,从根本上防止财务信息诈骗现象的泛滥[10]。彭斌学者(2007)认为危害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建立,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同时阻碍资本市场有序运行的根本因素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对此,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结合基本国情,制定完善的内控准则,不断规范我国资本市场[11]。
摘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影响上市公司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由于不完善不健全的内控制度而引发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严重危害我国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建立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的健康良好发展。而美国的萨班斯法案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影响,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系更加完善,企业更加健康发展。
摘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萨班斯法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控制度影响启示
目录
1.绪论 5
1.1研究背景 5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6
1.3研究现状 6
1.3.1国外研究现状 6
1.3.2国内研究现状 7
1.3.3文献评述 8
2.内部控制理论阐述 9
2.1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9
2.1.1内部控制的概念 9
2.1.2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9
2.2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0
2.3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必要性 11
2.4萨班斯法案主要内容及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 11
2.5萨班斯法案给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 12
2.5.1积极影响 12
2.5.2消极影响 13
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3
3.1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认识不够 14
3.2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15
3.3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16
4.借鉴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议 17
4.1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强内控意识 17
4.2加强政府监督,严格执行上市公司内控制度 18
结术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安然、世通等重大财务欺诈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刺激了国际投资市场,极大的打击了投资者们对资本市场和政府的信心,因此,美国国会出台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的出台给全球敲响了警钟,这也让全球资本市场、政府以及监管部门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反思。我国也不例外,在美国安然、世通等财务欺诈事件发生的同时,我国也同样存在大量财务欺诈以及资产流失、投资者利益受损等现象,如我国上市公司银广厦财务欺诈案,科隆公司财务欺诈以及资金挪用事件,商业银行出现的盗取和资金挪用案件等。深究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尽管我国这么多年来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不断做出了贡献,并且以萨班斯法案为蓝本,出台了中国版萨班斯法案。但是,由于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与规范相对还是比国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较滞后,因此,我国在上市公司内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而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至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启示,提出建立健全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相关建议。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影响,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借鉴萨班斯法案及其相关规则的基本要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相关建议,以期更好的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加快我国企业的内控建设,让我国的企业更好的发展。
由于我国内控研究起步晚,对内控制度体系构建及内控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相关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及措施,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一系列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相关问题,使我国更与国际化接轨,同时,也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研究该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不仅对改进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善相关体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更是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的选题范围在于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特色,研究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并比照法案要求,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
1.3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有:
Doyle, Geb和McVay等学者在2002年到2005年期间,获取了779家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的相关数据,发现了影响内控的决定性因素。据研究发现,内控问题的产生更容易存在于小规模,盈利差,经营复杂,成长又快,还在进行组织重构的公司中。同时,他们还发现,那些影响公司内部控制的因素随着披露的内控缺陷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1]。
Larry E. Rittenberg和Patricia K. Miller学者等(2005) 就萨班斯法案的执行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对171名在职内部审计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萨班斯法案的404条款在未来企业的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仍旧不明[2]。
Hermanson学者(2009)对使用了九种不同的财务报表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内控报告需求程度的研究分析。其研究表明,无论被调查者是否自愿披露内控报告,都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司的内部控制,只是相比之下,自愿披露公司内控报告在决策方面的效果更明显[3]。Andrew J. Leone 学者(2007)通过研究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内控信息还存在着一些特点: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变化性以及具有良好的投资性。为了验证这些特点,该学者还提供了相关的证据[4]。
1.3.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如下:
1、内控框架、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吴水澎等学者(2000)从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美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也即COSO报告框架的特点,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向国内提出关于制定内控保准体系的建议,强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做出规范性、强制性规定[5]。 阎达五学者(2001)发现,内控框架和公司治理机制两者间的关系与内部管理监控系统及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即四者之间相互两两对应,还指出要满足COSO委员会理想的目标使内控建设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主张要抓住关键因素,循序渐进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6]。陈汉文等学者(2000)基于控制理论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内部控制,并且从最新出台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即COSO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它的创新特点,最后提出报告对我国的企业构建内控框架的极大建议[5]。
方红星学者(2002)表示内控的发生应该在审计目定位的基础上发展,以“组织效率”的视角出发,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了内控及其审计的历史相关性和他们的逻辑关系[7]。杨有红等学者(2004)基于审计视角下,分析了内控方面的相关问题,其中逐个分析了审计程序和其方法的运用,审计中的风险控制、成本节约和审计效率的提高[8]。崔璇、付秀丽等学者(2009)的意见是,我国企业应该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加强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9]。
2、萨班斯法案对内控的影响研究
钟亮、胡向丽学者等(2007)仔细研读过萨班斯法案后,指出我国内控制度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增强内部监督力度,从根本上防止财务信息诈骗现象的泛滥[10]。彭斌学者(2007)认为危害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建立,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同时阻碍资本市场有序运行的根本因素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对此,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成果,结合基本国情,制定完善的内控准则,不断规范我国资本市场[1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