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秦腔试看当代农村文化
目 录
1引言 1
2 从《秦腔》看农村文艺的变化 2
2.1秦腔剧的败落 2
2.2现代文人对农村传统娱乐的无视 2
2.3流行文艺活动的兴盛 4
3从《秦腔》看农村道德问题 4
3.1孝道的丧失 5
3.2追名逐利、奢靡之风 6
3.3偷盗抢劫、淫乱之风 6
4从《秦腔》看农村传统文明的变化 7
4.1农耕文明的衰落 7
4.2传统农村民俗的没落 8
5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9
结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秦腔》是他的长篇小说之一,内容是涉及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曾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关于创作的初衷,贾平凹曾说改革开放初期到农村去,他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有生气的东西。但是这么多年过后,城市的蓬勃发展,农村的日渐衰败,让贾平凹产生了一种悲凉的情绪。正是基于对农村、农民命运的担忧,贾平凹怀揣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决心用《秦腔》“为故乡竖一块碑”,以此来纪念“行将过去的棣花街”,纪念“从此失去记忆”的家乡。
小说《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讲述了农民与士地的关系、农民的生存状态。透过一个叫引生的“疯子”的眼光,讲述了对农民沉重的负担及农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与深切同情。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切的表现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通过对故乡复杂的人情纠葛、人物冲突以及政治经济变化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农村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小说《秦腔》以平实细腻的语言,采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乡村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转型中农村现状的思考。
2.从《秦腔》看农村文艺的变化
2.1秦腔剧的败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就会有一个地方腔调韵律。清风街位于陕北地区,民风淳朴,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民歌秦腔。在清风街这个地方,只要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会有人吼几嗓子。在清风街百姓人眼中,秦腔是他们农民苦中的一点乐子。当人们在地里劳作累了,歇牛吃口旱烟,顺便与隔壁的友邻吼几句。散了闷,寻得了开心,心中也算是大快人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城乡的差距拉大,乡村的改革也渐变艰难。传统文化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与不认同,衰落的形式不断加大。随着秦腔日渐走向衰落,秦腔剧团也成为了人们混喝混吃的地方。为了生计,剧团人员竟在剧团门口开起了自己的店面,甚至做起了红白事的吹打。为了迎合大众的低俗趣味,剧团的人员说起了下流话。剧团老演员王老师,红于一时,现在也只能走街串巷,逗人娱乐。夏天智为了能让秦腔永久流传,指派引生带着自己画的马勺去戏团里做展览。在剧团里,引生每天都抱着马勺等待着来访者参观,但总是寥寥无几。命运弄人,随着剧团内部纷争,马勺被毁事件,夏天智弘扬秦腔的热情被现实浇灭。秦腔的无人观看、剧团的无法维持、马勺的无情被毁,这些都暗示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没落。
2.2现代文人对农村传统娱乐的无视
小说中的夏风是从农村中走出去的人物,用君亭的话说就是清风街的名片,给清风街人长脸。夏风的父亲夏天智是前任的乡村小学校长,他是一个秦腔的爱好者,喜欢画各种秦腔的脸谱,自认为秦腔是会发扬光大。夏风对于父亲热爱秦腔的行为,觉得很无奈。在他看来秦腔就是一根腐烂的老木桩,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每每回到家中,就会听到父亲放秦腔的片段,这让夏天很厌恶,甚至一度讨厌回家。夏风的妻子白雪是一个秦腔演员,对于妻子的工作,他从不给予支持。夏风认为秦腔是一种腐败毫无用途的东西,货真价实的工作才是一种生存之道。夏风一直要求妻子去城里,辞掉秦腔演员的工作。但是在白雪眼里秦腔是一种使命,是一种风俗文化的代表,白雪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梦想。随着秦腔的无人喜爱,剧团的分散,白雪的工作也没了着落,这让夏风与白雪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离婚。在白雪的剧团里有一位王老师,她是县剧团演员,年轻时以秦腔剧《拾玉镯》成名,但随着秦腔没落,原有的本事也不能施展,原本希望借白雪公公夏天智的手来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但屡遭夏风的排斥,最后也郁郁不得志。通过夏风这样的文化人,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民间艺术在文化人心中的地位之底。
现代农村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普遍淡漠,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农村知识分子认为农村民间文化活动过于陈旧,无法跟随潮流。就民间艺术而言,很多艺术精华现代青年都无法理解。农村很多的传统习俗中,大部分是以吃为主,虽然也有大型的集体活动,例如皮影、戏剧、踩高跷、划船、敲鼓比赛等等,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节日都渐渐失去原有的味道。很多传统节日必做的礼仪活动,都逐渐演变成老一辈人的活动,年轻一代对此都很漠然。
新一代农村人对传统娱乐活动的漠然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传统娱乐节目本身存在问题。首先传统娱乐节目陈旧。现代生活水平提高,新兴事物的不断涌入。对于年轻一族来说,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统的集体娱乐节目过于枯燥无味,在内容形式上也无法理解。就如小说中的秦腔一样,被现代文人墨客所舍弃。同时网络的普及,对于传统娱乐节目的传播和组织方式也是一种冲击。其次,传统礼仪习俗过于繁琐。比如在农村传统的红白喜事的流程很复杂,一个丧事的举办就要持续三到四天。对于农村的新一代来讲,受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婚姻观影响,对于传统习俗的套路,俨然是无法接收。其二,现代性普及。农村的大量人口外出,受现代都市文化影响,农村原有的价值理念和生活习俗在不断退化和消失。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习俗在时间的碾压下不断被压缩,许多经典的文艺活动由于缺乏传承逐渐在人们的视野褪去。
在面对传统娱乐节目的惨淡,我们可以依据其原因来对症下药。对于传统娱乐本身来说,可以融入当下的潮流元素,来改变传统娱乐节目。
首先,在农村可以开展一些明间艺术培训班,发展成具有特色的明间艺术团。不仅能够继承传统明间艺术,也可以获得一部分经济来源。其次,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开展网上宣传传统文艺节目,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艺节目的内涵和意义。最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功夫熊猫,巧妙的融入中国元素,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于农村的很多娱乐活动,也可以以拍成短片、纪录片的形式在网络媒体中大力宣传。同时也可以融入现代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形式,例如在手机游戏、软件中也可以添加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将新旧娱乐文化融合在一起。
2.3流行文艺活动的兴盛
了解到目前存在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在今后的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不断改进和加强。乡镇领导要重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加大宣传,让普通民众业也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村镇中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地可以充分利用,既有效利用地区,又可以改善一下经费的不足。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娱乐活动必不可少,努力开发一些青年的娱乐节目,也可以增加一些家庭或集体形式的娱乐节目,增进邻里的情感。
结论
清风街的悲剧结局现状也是现在农村的现状。《秦腔》的最后以夏天义的死做了结尾,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民代表,他的死去就意味着农耕文明的消失,土地的逝去。而秦腔痴迷者夏天智的死,以及秦腔沦为用来用来给喜事丧事唱曲的境地,既可看作是民间的精神、文化的一种衰败,也可以看做是传统文化的消失与衰败。通过对小说《秦腔》的解读,了解到改革开放后的前期农村与现代农村的联系与差异。在小说中寻觅出的农村文化衰落过程,是推进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依据。改造农村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一步。
1引言 1
2 从《秦腔》看农村文艺的变化 2
2.1秦腔剧的败落 2
2.2现代文人对农村传统娱乐的无视 2
2.3流行文艺活动的兴盛 4
3从《秦腔》看农村道德问题 4
3.1孝道的丧失 5
3.2追名逐利、奢靡之风 6
3.3偷盗抢劫、淫乱之风 6
4从《秦腔》看农村传统文明的变化 7
4.1农耕文明的衰落 7
4.2传统农村民俗的没落 8
5当代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9
结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引言
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秦腔》是他的长篇小说之一,内容是涉及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曾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关于创作的初衷,贾平凹曾说改革开放初期到农村去,他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有生气的东西。但是这么多年过后,城市的蓬勃发展,农村的日渐衰败,让贾平凹产生了一种悲凉的情绪。正是基于对农村、农民命运的担忧,贾平凹怀揣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决心用《秦腔》“为故乡竖一块碑”,以此来纪念“行将过去的棣花街”,纪念“从此失去记忆”的家乡。
小说《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讲述了农民与士地的关系、农民的生存状态。透过一个叫引生的“疯子”的眼光,讲述了对农民沉重的负担及农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与深切同情。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切的表现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通过对故乡复杂的人情纠葛、人物冲突以及政治经济变化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农村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小说《秦腔》以平实细腻的语言,采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乡村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转型中农村现状的思考。
2.从《秦腔》看农村文艺的变化
2.1秦腔剧的败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就会有一个地方腔调韵律。清风街位于陕北地区,民风淳朴,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民歌秦腔。在清风街这个地方,只要是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会有人吼几嗓子。在清风街百姓人眼中,秦腔是他们农民苦中的一点乐子。当人们在地里劳作累了,歇牛吃口旱烟,顺便与隔壁的友邻吼几句。散了闷,寻得了开心,心中也算是大快人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迁,城乡的差距拉大,乡村的改革也渐变艰难。传统文化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与不认同,衰落的形式不断加大。随着秦腔日渐走向衰落,秦腔剧团也成为了人们混喝混吃的地方。为了生计,剧团人员竟在剧团门口开起了自己的店面,甚至做起了红白事的吹打。为了迎合大众的低俗趣味,剧团的人员说起了下流话。剧团老演员王老师,红于一时,现在也只能走街串巷,逗人娱乐。夏天智为了能让秦腔永久流传,指派引生带着自己画的马勺去戏团里做展览。在剧团里,引生每天都抱着马勺等待着来访者参观,但总是寥寥无几。命运弄人,随着剧团内部纷争,马勺被毁事件,夏天智弘扬秦腔的热情被现实浇灭。秦腔的无人观看、剧团的无法维持、马勺的无情被毁,这些都暗示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没落。
2.2现代文人对农村传统娱乐的无视
小说中的夏风是从农村中走出去的人物,用君亭的话说就是清风街的名片,给清风街人长脸。夏风的父亲夏天智是前任的乡村小学校长,他是一个秦腔的爱好者,喜欢画各种秦腔的脸谱,自认为秦腔是会发扬光大。夏风对于父亲热爱秦腔的行为,觉得很无奈。在他看来秦腔就是一根腐烂的老木桩,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每每回到家中,就会听到父亲放秦腔的片段,这让夏天很厌恶,甚至一度讨厌回家。夏风的妻子白雪是一个秦腔演员,对于妻子的工作,他从不给予支持。夏风认为秦腔是一种腐败毫无用途的东西,货真价实的工作才是一种生存之道。夏风一直要求妻子去城里,辞掉秦腔演员的工作。但是在白雪眼里秦腔是一种使命,是一种风俗文化的代表,白雪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梦想。随着秦腔的无人喜爱,剧团的分散,白雪的工作也没了着落,这让夏风与白雪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离婚。在白雪的剧团里有一位王老师,她是县剧团演员,年轻时以秦腔剧《拾玉镯》成名,但随着秦腔没落,原有的本事也不能施展,原本希望借白雪公公夏天智的手来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但屡遭夏风的排斥,最后也郁郁不得志。通过夏风这样的文化人,我们可以了解到传统民间艺术在文化人心中的地位之底。
现代农村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普遍淡漠,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农村知识分子认为农村民间文化活动过于陈旧,无法跟随潮流。就民间艺术而言,很多艺术精华现代青年都无法理解。农村很多的传统习俗中,大部分是以吃为主,虽然也有大型的集体活动,例如皮影、戏剧、踩高跷、划船、敲鼓比赛等等,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影响,节日都渐渐失去原有的味道。很多传统节日必做的礼仪活动,都逐渐演变成老一辈人的活动,年轻一代对此都很漠然。
新一代农村人对传统娱乐活动的漠然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传统娱乐节目本身存在问题。首先传统娱乐节目陈旧。现代生活水平提高,新兴事物的不断涌入。对于年轻一族来说,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统的集体娱乐节目过于枯燥无味,在内容形式上也无法理解。就如小说中的秦腔一样,被现代文人墨客所舍弃。同时网络的普及,对于传统娱乐节目的传播和组织方式也是一种冲击。其次,传统礼仪习俗过于繁琐。比如在农村传统的红白喜事的流程很复杂,一个丧事的举办就要持续三到四天。对于农村的新一代来讲,受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婚姻观影响,对于传统习俗的套路,俨然是无法接收。其二,现代性普及。农村的大量人口外出,受现代都市文化影响,农村原有的价值理念和生活习俗在不断退化和消失。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习俗在时间的碾压下不断被压缩,许多经典的文艺活动由于缺乏传承逐渐在人们的视野褪去。
在面对传统娱乐节目的惨淡,我们可以依据其原因来对症下药。对于传统娱乐本身来说,可以融入当下的潮流元素,来改变传统娱乐节目。
首先,在农村可以开展一些明间艺术培训班,发展成具有特色的明间艺术团。不仅能够继承传统明间艺术,也可以获得一部分经济来源。其次,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开展网上宣传传统文艺节目,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艺节目的内涵和意义。最近几年,比较受欢迎的功夫熊猫,巧妙的融入中国元素,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对于农村的很多娱乐活动,也可以以拍成短片、纪录片的形式在网络媒体中大力宣传。同时也可以融入现代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形式,例如在手机游戏、软件中也可以添加一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将新旧娱乐文化融合在一起。
2.3流行文艺活动的兴盛
了解到目前存在的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在今后的农村文化建设中要不断改进和加强。乡镇领导要重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加大宣传,让普通民众业也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对于村镇中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产地可以充分利用,既有效利用地区,又可以改善一下经费的不足。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娱乐活动必不可少,努力开发一些青年的娱乐节目,也可以增加一些家庭或集体形式的娱乐节目,增进邻里的情感。
结论
清风街的悲剧结局现状也是现在农村的现状。《秦腔》的最后以夏天义的死做了结尾,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民代表,他的死去就意味着农耕文明的消失,土地的逝去。而秦腔痴迷者夏天智的死,以及秦腔沦为用来用来给喜事丧事唱曲的境地,既可看作是民间的精神、文化的一种衰败,也可以看做是传统文化的消失与衰败。通过对小说《秦腔》的解读,了解到改革开放后的前期农村与现代农村的联系与差异。在小说中寻觅出的农村文化衰落过程,是推进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有力依据。改造农村文化,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一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