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房地产企业为例
摘要: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很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降低库存,采取赊销的方式,增加了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总量过多时,会对企业产生消极影响。本论文选取了35家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利用应收账款总量、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比较,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比较以及账龄分析法等指标和方法,评价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发现问题,并基于PDCA管理循环理论,运用ABC分析法和信用管理方法提出合理的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 1
一、绪论 2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2
(二)研究综述 2
二、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概念和理论 3
(一)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概念 3
(二)应收账款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3
1.积极影响 3
2.消极影响 4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4
(一)数据来源与范围 4
(二)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状况 5
1.应收账款总量情况 5
2.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 6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情况分析 8
4.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的对比 8
5.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的比较 10
6.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10
四、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 11
(一)应收账款总量巨大 11
(二)流动资金周转效率下降 11
(三)为了增加销量,盲目扩大应收账款规模 12
(四)部分企业坏账损失率较高 12
(五)应收账款存在“高账龄”现象 12
五、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进对策 12
(一)计划阶段 12
1.制定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 12
2.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培训 13
3.调整适应的应收账款数量目标 13
4.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3
5.为高风险客户建立专项准备金 14
(二)执行阶段 14
1.明确和执行各部门职责,在收回账款过程中加强沟通 14
2.采用ABC分析法,有针对性的实施收账工作 14
3.完善企业债权保证机制 15
4.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和政策更新现有的信用政策 16
5.收账管理 16
(三)检查阶段 16
1.建立并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业务制度 16
2.完善反馈制度,针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建立执行分析表 17
3.将应收账款追回情况纳入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 17
(四)处理阶段 17
1.分析账款逾期的原因,并改善 17
2.针对销售总额中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大的员工加强培训 17
3.对违约的客户采取制裁措施 17
六、结论 17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房地产业为例
工商管理 雷颜行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都渴望抓住机遇,降低风险,将企业推向新的高峰。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很多企业为了增加销售利润采取赊销的方法扩大总体销售量,导致了应收账款总量的增加。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与诸如固定资产、现金等资产不同的是,它的回收率影响着企业资金链,甚至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存亡。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有着非凡的意义。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总计有271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数据,总额达到3.06万亿元。其中有可对比数据的上市公司共计2593家,2015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总额为3.04万亿元,与2014年同期的应收账款总额相比,增长16.14%。
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加以管理,有可能会造成大量坏账,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威胁企业正常运营,最终也会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地发展,所以此问题应当引起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房地产业的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数据分析,评估其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控制或解决此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综述
近年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多位学者从我国企业整体、单个企业内部情况、一个行业的企业等角度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的研究思路基本是分析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大部分学者是直接从宏观角度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进行探究,还有部分学者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为辅助,对此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但是对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宏观理论和微观数据结合的论文较少,所以我对没有数据分析的宏观理论和有数据分析、针对具体企业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梳理。
1.相关宏观理论的研究综述
马强(2014)从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风险的含义、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直接提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程序、内部权责不明确、“死账”较多、缺乏跟踪应收账款的控制等问题。作者提出应当建立合理的信用机制和坏账准备金等对策。 [1]
刘思佳(2015)从信用管理方面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是研究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通过建立适当的信用制度,对企业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跟踪,把握事前、事中、事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等管理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与控制。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其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由双方博弈决定的。[2]
李艳(2013)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存在事前控制空缺、缺乏对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企业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事后控制不到位等问题,为企业带来资金管理成本增加、资金使用率下降、坏账风险高等不利影响,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确认、现金折扣、清收账款的机制以及对应收账款的分类管理来控制此问题。[3]
2.相关以数据为支持的研究综述
Anastasia Nwakaego Duru等(2014)通过建模对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作者以尼日利亚的食品和桶装水行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0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应收账款、负债和销售增长率为变量,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应收账款与企业的收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负债和销售增长率都与企业收益无明显的相关关系。[4]
杨应杰、冯雪琴(2014)利用2007年至2012年苏宁电器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其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苏宁电器的资金利用率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差、周转天数过长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应该从加强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完善催收制度、开展保理业务、建立反馈制度来增加应收账款管理。[5]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 1
一、绪论 2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2
(二)研究综述 2
二、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概念和理论 3
(一)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概念 3
(二)应收账款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3
1.积极影响 3
2.消极影响 4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4
(一)数据来源与范围 4
(二)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状况 5
1.应收账款总量情况 5
2.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 6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情况分析 8
4.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的对比 8
5.应收账款与坏账损失的比较 10
6.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10
四、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 11
(一)应收账款总量巨大 11
(二)流动资金周转效率下降 11
(三)为了增加销量,盲目扩大应收账款规模 12
(四)部分企业坏账损失率较高 12
(五)应收账款存在“高账龄”现象 12
五、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进对策 12
(一)计划阶段 12
1.制定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 12
2.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培训 13
3.调整适应的应收账款数量目标 13
4.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3
5.为高风险客户建立专项准备金 14
(二)执行阶段 14
1.明确和执行各部门职责,在收回账款过程中加强沟通 14
2.采用ABC分析法,有针对性的实施收账工作 14
3.完善企业债权保证机制 15
4.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和政策更新现有的信用政策 16
5.收账管理 16
(三)检查阶段 16
1.建立并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业务制度 16
2.完善反馈制度,针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建立执行分析表 17
3.将应收账款追回情况纳入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中 17
(四)处理阶段 17
1.分析账款逾期的原因,并改善 17
2.针对销售总额中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大的员工加强培训 17
3.对违约的客户采取制裁措施 17
六、结论 17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房地产业为例
工商管理 雷颜行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企业都渴望抓住机遇,降低风险,将企业推向新的高峰。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很多企业为了增加销售利润采取赊销的方法扩大总体销售量,导致了应收账款总量的增加。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与诸如固定资产、现金等资产不同的是,它的回收率影响着企业资金链,甚至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存亡。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有着非凡的意义。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总计有271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数据,总额达到3.06万亿元。其中有可对比数据的上市公司共计2593家,2015年上半年的应收账款总额为3.04万亿元,与2014年同期的应收账款总额相比,增长16.14%。
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加以管理,有可能会造成大量坏账,致使企业资金链断裂,威胁企业正常运营,最终也会不利于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地发展,所以此问题应当引起现代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房地产业的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数据分析,评估其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控制或解决此问题的对策。
(二)研究综述
近年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多位学者从我国企业整体、单个企业内部情况、一个行业的企业等角度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的研究思路基本是分析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大部分学者是直接从宏观角度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进行探究,还有部分学者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为辅助,对此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但是对一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宏观理论和微观数据结合的论文较少,所以我对没有数据分析的宏观理论和有数据分析、针对具体企业的文献进行了分类梳理。
1.相关宏观理论的研究综述
马强(2014)从企业应收账款和应收账款风险的含义、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直接提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缺乏规范的管理程序、内部权责不明确、“死账”较多、缺乏跟踪应收账款的控制等问题。作者提出应当建立合理的信用机制和坏账准备金等对策。 [1]
刘思佳(2015)从信用管理方面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了研究,主要是研究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通过建立适当的信用制度,对企业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跟踪,把握事前、事中、事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等管理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与控制。应收账款的存在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的,其价值能否得以实现,是由双方博弈决定的。[2]
李艳(2013)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存在事前控制空缺、缺乏对客户信用档案的管理、企业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事后控制不到位等问题,为企业带来资金管理成本增加、资金使用率下降、坏账风险高等不利影响,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确认、现金折扣、清收账款的机制以及对应收账款的分类管理来控制此问题。[3]
2.相关以数据为支持的研究综述
Anastasia Nwakaego Duru等(2014)通过建模对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作者以尼日利亚的食品和桶装水行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0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应收账款、负债和销售增长率为变量,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应收账款与企业的收益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负债和销售增长率都与企业收益无明显的相关关系。[4]
杨应杰、冯雪琴(2014)利用2007年至2012年苏宁电器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其应收账款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苏宁电器的资金利用率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差、周转天数过长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应该从加强信用管理、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完善催收制度、开展保理业务、建立反馈制度来增加应收账款管理。[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sgl/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