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市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食品消费的需求开始由“量”转向对“质”的追求,在此背景下,在外就餐逐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一个重要形式,其占食品消费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增加。本文以南京市居民入户调查数据为依据,首先通过描述性分析得知,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相比存在食品消费结构方面的差异,其中肉类消费增加,蔬菜消费一样,主食消费减少;然后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家庭聚餐与收入呈正相关,与家庭规模呈负相关,而社交聚餐受到性别和职业的约束;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4
一、 绪论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4
(二)研究目的5
(三)研究内容5
(四)基本框架5
(五)研究方法6
1.文献研究法 6
2.问卷调查法 6
3.描述分析法 6
4.定量分析法 6
(六)创新与不足6
1.创新之处 6
2.不足之处6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6
(一)文献综述6
(二)理论框架7
三、 数据收集与样本基本情况分析8
(一)数据收集8
1.样本选择 8
2.问卷设计8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8
四、 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差异对比9
(一)在外就餐基本情况描述9
1.在外就餐次数与支出情况 9
2.在外就餐的形式选择情况10
(二)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食品消费结构对比11
1.不同就餐形式下的食品消费结构对比 11
2.总体食品消费结构对比12
五、在外就餐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3
(一)建立模型13
(二)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分析14
1.家庭聚餐 14
2.社交聚餐16
六、 结论与建议17(一)研究结论17
(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政策启示17
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17
2.加速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18
3.增加收入,拉动消费18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附录 在外就餐情况调查问卷20
图1本文的理论框架图8
图2 在外就餐总支出分布图10
图3 在外就餐形式偏好分布图11
图4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在外就餐形式选择分布图11
图5 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相比蔬菜、肉类、主食的整体消费差异图12
图6 家庭中是否有16岁及以下儿童与在外就餐肉类消费关系图13
图7 家庭中是否有65岁及以上老人与在外就餐肉类消费关系图13
图8本文的结论框架图17
表1 样本基本情况表 9
表2 在外就餐情况分析表10
表3 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食品消费结构对比12
表4 变量名称及定义 14
表5 家庭在外就餐Ordered logit回归结果表15
表6 联合显著性检验——Wald检验 15
表7 家庭外出就餐情况预测表16
表8 社交聚餐Ordered logit回归结果表16
表9 联合显著性检验——Wald检验 17
表10 社交聚餐情况预测表 17
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南京市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食品是人们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来源,而食品消费是居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消费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居民的食品消费有所增长且食品消费结构在不断的改善,但在总收入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显著下降。
当居民的收入满足温饱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后,人们在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时首先是饮食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用于家中做饭的时间日益缩短,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食品消费数量的提高,而是对消费环境、消费便利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时,在外就餐成为满足上述需求的一个重要选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服务消费由1999年的260.1元上升到2007年的762.9元,增长了近2.5倍,已占到食品消费支出的21%(孙香玉,2010)。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外就餐比重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那么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收入这一很显而易见的因素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近年来在外就餐热”这一现象呢?首先,既然在在家就餐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仍然会选择在外就餐,那么意味着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一定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比如食品消费结构、服务体验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其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不同的消费需求可能受到不同条件的约束。对上述差异和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有效的分析在外就餐这一现象。
我国现阶段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阶段,合理引导食品生产、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带动食品优化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在未来在外就餐增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和影响因素,使之真实的反映我国目前食品消费现状,对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在外就餐逐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认为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相比不仅是消费量上的不同,还存在消费结构上的差异,而且出于不同目的的在外就餐会受到不同条件的约束。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城镇居民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及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目录
摘要4
关键词4
Abstract4
Key words4
一、 绪论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4
(二)研究目的5
(三)研究内容5
(四)基本框架5
(五)研究方法6
1.文献研究法 6
2.问卷调查法 6
3.描述分析法 6
4.定量分析法 6
(六)创新与不足6
1.创新之处 6
2.不足之处6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6
(一)文献综述6
(二)理论框架7
三、 数据收集与样本基本情况分析8
(一)数据收集8
1.样本选择 8
2.问卷设计8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8
四、 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差异对比9
(一)在外就餐基本情况描述9
1.在外就餐次数与支出情况 9
2.在外就餐的形式选择情况10
(二)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食品消费结构对比11
1.不同就餐形式下的食品消费结构对比 11
2.总体食品消费结构对比12
五、在外就餐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3
(一)建立模型13
(二)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分析14
1.家庭聚餐 14
2.社交聚餐16
六、 结论与建议17(一)研究结论17
(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政策启示17
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17
2.加速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18
3.增加收入,拉动消费18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附录 在外就餐情况调查问卷20
图1本文的理论框架图8
图2 在外就餐总支出分布图10
图3 在外就餐形式偏好分布图11
图4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在外就餐形式选择分布图11
图5 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相比蔬菜、肉类、主食的整体消费差异图12
图6 家庭中是否有16岁及以下儿童与在外就餐肉类消费关系图13
图7 家庭中是否有65岁及以上老人与在外就餐肉类消费关系图13
图8本文的结论框架图17
表1 样本基本情况表 9
表2 在外就餐情况分析表10
表3 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的食品消费结构对比12
表4 变量名称及定义 14
表5 家庭在外就餐Ordered logit回归结果表15
表6 联合显著性检验——Wald检验 15
表7 家庭外出就餐情况预测表16
表8 社交聚餐Ordered logit回归结果表16
表9 联合显著性检验——Wald检验 17
表10 社交聚餐情况预测表 17
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南京市居民调查数据的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食品是人们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来源,而食品消费是居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消费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居民的食品消费有所增长且食品消费结构在不断的改善,但在总收入大幅提高的前提下,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显著下降。
当居民的收入满足温饱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后,人们在进一步提升生活水平时首先是饮食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用于家中做饭的时间日益缩短,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食品消费数量的提高,而是对消费环境、消费便利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时,在外就餐成为满足上述需求的一个重要选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服务消费由1999年的260.1元上升到2007年的762.9元,增长了近2.5倍,已占到食品消费支出的21%(孙香玉,2010)。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外就餐比重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那么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收入这一很显而易见的因素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近年来在外就餐热”这一现象呢?首先,既然在在家就餐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仍然会选择在外就餐,那么意味着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一定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比如食品消费结构、服务体验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其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不同的消费需求可能受到不同条件的约束。对上述差异和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探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有效的分析在外就餐这一现象。
我国现阶段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阶段,合理引导食品生产、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带动食品优化升级是至关重要的。在未来在外就餐增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和影响因素,使之真实的反映我国目前食品消费现状,对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在外就餐逐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认为在外就餐与在家就餐相比不仅是消费量上的不同,还存在消费结构上的差异,而且出于不同目的的在外就餐会受到不同条件的约束。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城镇居民在外就餐的消费需求及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