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脚步的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来自生活以及工作等的各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因而人们逐渐利用乡村旅游来释放压力。十九大以及两会报告会议上着重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提供政策依据。然而乡村旅游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进化进程正在挤占乡村的界限,许多乡村已经丧失了自己的特色甚至逐渐消失。针对保护和发展的双重选择的背景下,隆昌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乡县,在这种形势下,对隆昌县乡村旅游开发进行研究,这不仅有益于加快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健康发展,更对隆昌县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隆昌县乡村旅游处在开发初级阶段,还欠缺乡村旅游品牌和科学的、系统的规划。论文以隆昌县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旅游”为切入点,在充分的调查基础上,首先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归纳了隆昌县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阐述了隆昌县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并作了简略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旅游开发理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对隆昌县乡村旅游开发提出运营实施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 论文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
1.1.1 论文选题目的 1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主要研究方法 3
1.3.1 文献研究法 3
1.3.2 比较分析法 3
1.3.3 访谈法 3
2 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5
2.1 乡村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 5
2.1.1 乡村旅游业概念 5
2.2 隆昌县的基本情况 5
2.2.1 隆昌县的基本情况介绍 5
2.3 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7
2.3.1休闲布局基本完善 7
2.3.2 品牌提升稳步加强 7
2.3.3 产业融合推进有力 7
2.4 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8
3 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10
3.1 隆昌县乡村旅游业知名度不高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3.2 隆昌县相关专业人才的不足使经营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10
3.3 隆昌县的地域文化大同小异缺乏特色 11
3.4 隆昌县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相关管理条例的相对缺失 12
4 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14
4.1 隆昌县利用试听传媒等方式提高隆昌县乡村旅游业的知名度 14
4.2 隆昌县乡村旅游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队伍建设 14
4.3 隆昌县深入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风景区 15
4.4 隆昌县政府出台有利于隆昌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管理条例 16
5 结论和展望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1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论文选题目的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经济新常态,中国GDP保持在6%的中高速增长,截止于2017年12月,中国的GDP为7.1%。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GDP 2%3%的增长速度,经调查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经济,不论在带动人口就业发展方面,还是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这当然也将是使得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所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然而近几年隆昌县旅游业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没有有效带动隆昌县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对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现状分析,明确隆昌县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既看到隆昌县的乡村旅游的优势又对其客观存在的问题以正确态度对待;帮助隆昌县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的发挥乡村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进而在乡村旅游产业拉动下,带动隆昌县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1.1.2 论文研究意义
从综合角度来分析乡村旅游的意义在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论是对市县地域的经济、文化、教育,甚至是农民的收入的增加,都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
从理论意义而言:对近些年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料整理分析,反应出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为更多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此同时,对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问题的明确,让隆昌县认识的自己在乡村旅游产业方面的不足,为隆昌县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建议。
从现实意义出发:本文通过对隆昌县乡村旅游产业现状的分析,针对隆昌县已有的优势旅游资源,对隆昌县乡村旅游等进行研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改善隆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根据上述分析,当前可以明确指出:本文对隆昌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绝对不能仅仅只以经济建设为其首要目的,这样不仅不利于隆昌县的乡村旅游发展,更不利于隆昌县经济的循环发展以及为隆昌县经济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因此,隆昌县应当结合本区县的优势以及不足,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在符合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基础上,充分协调各方利益,调动企业和农民积极性的同时,打造隆昌县特色乡村旅游产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乡村旅游的内容上,英国的BramwellandLane(2001)认为:假日的农村旅游活动属于乡村旅游一部分,但它应当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等活动,甚至一些特定区域的旅游民俗活动。
关于乡村旅游的特色上,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OECD1994)认为,在乡村旅游中的田园风味角度中,乡村在开展的乡村旅游的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田园风味(rurality)看做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独特卖点。
从利益相关论的角度,YingT、ZhouY(2007)提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仍然可以运用在乡村旅游发展之中,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的前提是:乡村旅游中利益相关者的发展权利应当以明确的法律进行界定。
Roberts(2004)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是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需求,要对传统的产品和服务营销进行革新,与传统的景点旅游应当区别开来,着重关注游客的亲身体验。
综上所诉,因为研究的维度不同以及各地乡村旅游实际发展情况也各异,众多学者根据各地的乡村旅游特征提出了适合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和方向上,我们更多注重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以及持续发展能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余兵(2007)将焦作与楽川两个县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得出了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各个基层部口的协作是乡村旅游得正常开展并且实现进一步繁荣的最关键因素。
张洪(2008)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提出各级政府要适时转变其发展重点,在其起步的阶段要"开拓者"的身份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其成长阶段要"规则制定者"身份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然而在其成熟阶段要以"守夜人"的身份促进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
韩申(2014)在《凤县乡村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开发具有凤县本土性的乡村旅游,要以因地制宜的思路来创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本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当地特色支持下会更加健康发展。
王德宁(2017)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一文中指出,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在20多年的发展中虽有蓬勃发展之态,乡村旅游产品品质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确实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品质升级的具体措施。
总之,国内外研究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和立脚点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但当前对相关理念仍缺乏足够的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隆昌县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运用个性到共性的研究方法,尽可能给中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的乡镇提供宝贵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