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国际化战略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厂商更多地去满足我国通信市场的同时,也在大力的开拓着国际市场。此时,分析和研究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挺进国际通信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很有必要,而华为正是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领头羊,从一家很小的通信产品代理商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国际声誉日隆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的成长历程和鲜明的企业特征, 为正在做大做强、正在面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样板。本文首先对华为的国际化战略进程进行了叙述,然后对该企业所处的中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调研所发现的华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提出的相关对策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目录
1华为的国际化历程概述 1
1.1华为公司简介 1
1.2华为的国际化进程 1
1.2.1进入香港 1
1.2.2进入俄罗斯 2
1.2.3 开拓东南亚市场 2
1.2.4 进军欧美市场 3
2华为公司国际竞争能力的环境分析 4
2.1华为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收获与现状 4
2.1.1 资产升值 4
2.1.2 销售额增加 4
2.1.3 财务能力分析 5
2.1.4 全球化布局 6
3华为国际化战略面临的的问题与建议 7
3.1华为国际化的战略机遇 7
3.2华为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7
3.2.1品牌形象差 8
3.2.2企业文化融合欠佳 8
3.2.3市场风险大 8
3.2.4技术壁垒高 9
3.2.5缺少优秀管理人才 10
3.3 华为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10
3.3.1 提升品牌形象 10
3.3.2 运营模式的改变 11
3.3.3 优化公司管理结构 11
3.3.4 管理创新 12
3.3.5借助政府扶持 12
3.3.6 引进国际化营销人才 13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华为的国际化历程概述
1.1华为公司简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TECHNOLOGIES?CO.?LTD)成立于1987年,主管数据通讯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从创业初的人民币两万元资产到今天的年销售额110亿美元,从代理销售交换机到国际通讯设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电信营运商,从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发展到世界500强、服务全球150多个国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自1988年创办以来,在总裁任正非的领导下,不断坚持技术创新,由一个仅有六个员工的“小作坊”逐步成长为年销售收入逾317 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公司[1],其国际化发展历程颇有几分传奇色彩。1996年,华为初涉国际市场,与长江实业旗下的香港和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络”产品,自此踏上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国际化征程。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华为已经成为我国通讯设备领域的龙头老大,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相当的份额。
1.2华为的国际化进程
华为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先易后难的策略,这一进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进入香港;第二阶段,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重点是市场资源丰富的俄罗斯和非洲,南美地区;第三阶段:全面开拓其他地区。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市场;第四阶段:开拓发达国家市场,重点是北美市场。
1.2.1进入香港
2002年第一季度,华为出口首次超过内销,上半年达3亿美元,是2001年同期出口额的2倍。全年销售额221亿元,出口近5.5亿美元,占近20%。2003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20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3.5亿美元,占近24%。华为从1996年开始“走出去”,至今产品已经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
香港是世界电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世界著名电信公司都看好这一市场,纷纷将最先进的交换机销往那里。当地的运营商也竞相采取新技术、推出新业务吸引顾客。1996年,香港即将回归,华为与李嘉诚旗下的香港和记公司开展交换机业务,这是华为大型交换机从国内走向国际的第一步,标志着华为开始进军国际电信市场。
促使华为在1996年开辟香港市场的因素有:一、当年的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26 亿元,公司具有了实力,并在国内同行中已经居领先地位;二、香港回归之后,香港和内地的经贸往来势必会频繁起来;三、当年6月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华为时明确表示国产交换机打入国际市场,一定提供买方信贷[3]。
华为初到香港开局时处境十分艰难。一是香港对国产交换机的质量没有信心;二是香港和记公司的很多人对早就进入香港市场的西门子机器很熟悉,短时间内无法接受一个全新的机型。华为技术人员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但问题隐藏很深,进展非常缓慢。为了加快速度,华为技术人员与和记电信商量后,购买了几个睡袋在机房打地铺,大伙轮番进行昼夜调试。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为了能适应香港现状和最大限度的方便用户,华为对其的交换机进行了不少修改。只要能实现,华为人就不厌其烦的修改;对于实现较困难的一一向用户做解释,并共同探讨变通的方法。经过多次修改,用户的意见越来越少,已基本接纳了华为的系统。
1.2.2进入俄罗斯
华为的海外第二站是俄罗斯。1997年4月8日,华为与在俄罗斯注册的合营公司签订合同。实际上,三年前的华为就瞄准了俄罗斯。三年间华为组织了数十个代表团访俄,前后数百人次。当时俄罗斯虽然出于经济低谷,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人从内心深处就瞧不起华为公司。在艰难的起步中,华为从俄罗斯国家电信局获得的第一张订单只有12美元。经过七年的“冰雪之旅”,华为终于赢得了俄罗斯人的信任,2001年,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签署了上千万美元的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设备供应合同。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超长距离320G的彼德堡到莫斯科国家光传输干线(DWDM)的订单[4]。2005年度,华为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145亿人民币[5]。
1.2.3 开拓东南亚市场
2010年在泰国,华为连续获得较大的移动智能网订单。此外,华为积极寻求与国际电信巨头的战略合作,积极进行OEM商务洽谈,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提供移动智能网。
华为在泰国电信市场的机会:1.固定电话业务如提供预付卡技术 2.互联网业务如提供集中技术3.移动电话业务如提供智能网 4.信息技术业务如提供各种应用软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879.html

好棒文